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大米漲勢何時休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華 良 字號:【

在連續五年下跌后,今年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出現強勁反彈,因為供應過剩局面開始減退。許多因素都在共同起到作用——美聯儲維持低利率,全球經濟增長加快,技術面超賣。彭博社編纂的數據來看,自年初以來,投資者已經投入逾170億美元,用來購買和商品相關的交易所交易產品。而中國的金融市場更是熱得發燙。據彭博社報道,在過去狂熱的兩個月時間內,中國期貨市場每日的交易額猛增了約1830億美元,超過了去年中國股市泡沫中最令人興奮的日子,使2000年納斯達克交易所的交易量相形見絀。煤炭、鐵礦石、熱卷等大宗商品瘋狂上漲。暴漲和投機引來了監管的重拳打壓,三大交易所接連上調部分品種的保證金、手續費,并限制漲跌幅。

不過,整體看來,全球糧食價格卻比工業品的回暖速度要滯后一些。2015年全球糧食價格正經歷危機。聯合國糧農組織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糧食價格連續第四年下跌,供需不平衡及美元升值為主因。受國際糧價影響,各農業生產國也承受著重大壓力,其中中國三大主糧價格顯示出2015年以來下跌之勢。

那么,面對農產品這一“價值洼地”,全球以萬億為單位的資金不斷在尋找著被低估的資產,會不會蜂擁而入呢?資金和天氣兩股常見的炒作東風都吹起了,答案似乎也是板上釘釘。

雖然如此,但供應寬松仍成為困擾國際糧價各品種的根本因素。當前糧食價格問題主要由供應充足所導致,而就目前國家糧食產量和消費情況來看,短時間供應充足的局面仍將得到延續。全球大宗商品觸底反彈將對農產品帶來一定的“溢出效應”,全球又開始釋放流動性,屆時將蔓延至農產品上,導致農產品行情的回升。不過從根本上看來,雖然金融炒作會對行情有一定的推升作用,但供需才是最基礎的決定因素。缺乏供需的利多,炒作也難以延續。

當前,全球玉米產量預期創出歷史新高,庫存高企,尤其是中國和美國兩大玉米生產國的庫存達到了歷史級別。小麥的生產維持高位,庫消比也達到近年新高——33.5%。三大主糧中,大米的走勢最為凌厲,受到亞洲主要大米出口國減產預期的支撐,國際大米價格整體上揚。但回升的速度還是比較溫和,相比2015年年初的高位,仍有一段距離。并且,現階段似乎已是強弩之末。據聯合國糧農組織,今年四月糧食價格指數連續第三個月上漲,其中谷物價格上漲1.5%,而大米價格環比微跌。根據泰國大米出口協會的報價,近期漲幅較為明顯的是泰國和巴基斯坦大米,而其他地區的價格保持穩定。

對于“暴漲”呼聲最高的國際大米,我們應保持警覺性。筆者認為,短暫的明顯的漲勢會出現,但把目光拉長一點,則要警惕高位風險。截至目前,全球大米的供需基本面并沒有出現根本性問題,我們仍然維持去年的這個判斷。長期看來,國際大米存在穩定的趨勢。

去年年底,我們就撰文指出,全球糧食庫存的下降,主要源于印度和泰國大米庫存的大幅下降,但這并非供需出現了問題,而是兩國均處于“去庫存”的階段。當前,印度大米“去庫存化”基本走到尾聲,15/16年度庫消比已經低至13.3%,而泰國大米的庫存量也已降低至2011年前的水平,亦即520萬噸左右。加上東南亞近期遭遇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湄公河地區大米減產預期明顯,越南、泰國等地減產預計幅度較大,導致去年年底以來亞洲大米出口價格持續上漲。不過,全球大米產量仍然保持4.7-4.8億噸的大致水平,并未有全球性減產現象。而中國、印度等全球最大的大米生產國,產量相對穩定。

USDA5月供需報告對2016/17年度大米的情況進行了預估,預估值較上年樂觀。全球大米產量達到創紀錄的4.807億噸,供應總量將達到5.871億噸,比上年增長230萬噸。全球大米消費總量預計為4.805億噸,比上年增長210萬噸,也是歷史最高紀錄。但可喜的是,產大于需,扭轉了去年產不足需的局勢。全球大米期末庫存預計為1.067億噸,略高于上年的水平,庫銷比也回升至22%。

值得注意的是,泰國、印度等大米主要出口國的產量都將較去年有所回升,但由于其前幾年去庫存進度較快,期末庫存降低,因此出口也隨之放緩。不過,在其他出口國的補充下,全球大米出口預計為4070萬噸,僅比上年減少70萬噸。這與我們之前的分析《近年國際大米最低庫存VS最激烈的出口競爭》契合。

全球大米的貿易糧僅為4100萬噸左右,占生產量8%。這么低的貿易量,可以解讀出口國對大米市場的絕對控制權,但也可以解讀為大米的國際貿易程度較淺,需求的不足導致供應不足,尚有很多潛在供應商蠢蠢欲動。事實證明,當前的大米國際市場屬于后者。不僅泰國當年意欲提高國內大米收購價的政策破產帶來了這樣的教訓,近年越來越激烈的國際大米市場爭奪戰也很好地印證了這一點。

現在,除了傳統的泰國、越南、巴基斯坦等出口大國在爭奪市場,美國、緬甸、韓國等國家也行動起來了。這些國家的供給,將很好地彌補傳統大米出口國可能出現的減產缺口。

所以,總體而言,在全球糧食供給總體充足以及全球經濟仍處于復蘇期的大環境下,大米本身的生產力也沒有被根本破壞,要走出持續的強勁行情,仍然較難。不過,需要關注天氣問題和全球大宗商品觸底反彈對農產品帶來的刺激,這將加劇短期國際大米的波動。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