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以村為家 實干興村——記福建省南平市水吉鎮仁山村第一書記王勇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鄭景順 耿 艷 字號:【

駐村前,王勇任福建林業廳防檢局主任科員,空軍勤務學院后勤管理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2014年4月,王勇受省組織部安排,下派南平市建陽區水吉鎮仁山村擔任第一書記,任期三年。

王勇按照省派干部駐村“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創建小康業績、維護和諧穩定、建設美麗鄉村、服務農民群眾”五大主要工作任務要求,堅持以村為家,扎根鄉村搞建設,在幫助農民脫貧解困方面想方設法,努力為農民兄弟辦實事、做好事。

王勇所在的仁山村,距建陽27公里、水吉鎮5公里。現有306戶1250人, 5個村民小組,勞動力人口597人,黨員58名,五保戶6戶。全村面積13.1平方公里,山地面積13114畝,水田1575畝,平均海拔145米。2003年起種植葡萄,2006年成立仁山村山溪葡萄專業合作社,目前是全市首批國家級示范社,年產葡萄4600多噸,產值3700多萬元。2014年農民人均收入10285元,其中葡萄收入占村民收入80%以上。王勇到崗后,積極主動地開展各項工作,為村民謀福利,贏得一致好評。

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王勇堅持:牢固樹立宗旨意識,滿腔熱情地做好組織群眾、教育群眾、宣傳群眾工作,認真解決同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問題。火車全靠車頭帶,支委一班人,小事講風格、大事講原則,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不管誰受理都能及時反饋并解決。嚴格落實“六要”群眾工作法,確保了支部決議能夠順利落實,黨支部成了村民真正的主心骨和領路人,核心作用力得到極大提高。

構筑有利生產平臺

仁山村2003年始種植葡萄,雖然成立專業合作社,由于品質和品牌得不到提升,價格一直上不去。2015年起,仁山村與福建沃農公司合作,在葡萄地安裝監控探頭,打造看得見的葡萄,使消費者能夠隨時監控葡萄生產全過程,確保質量放心;與亞馬遜、永輝等企業簽署了合作銷售協議,建立葡萄銷售電商平臺,進一步拓展市場;加強葡萄種植規范化管理,做到四個統一,即“統一技術指導、統一采購使用生產資料、統一時間噴藥、統一使用仁山牌商標銷售鮮果”;2014年底以股份制形式組織實施土地流轉120畝,確保土地不荒廢、村民有增收;成功舉辦福建省首屆仁山葡萄節,與會代表500余人,簽署銷售協議2500多噸,極大地提升了仁山葡萄品牌效應,省內外客商紛至沓來,進一步促進了葡萄銷售。葡萄產業的發展增加了村民收入,初步統計2015年人均收入較2014年增加380元以上。

改善村民生活水平

由于村里產業有較好的經濟效益,仁山村外出人口僅占總人口6%。新改建村房120棟,新建的幸福院,許多外村人都積極報名申請入住。各家門前花圃栽種蔬菜,保證了日常生活需求,又能對散養家禽家畜行為起到約束作用。生活富裕,百姓追求高品質生活的意識更強,村文化廣場每晚都有百十號人載歌載舞,2014年被評為南平市文化明星村。2015年5月份,原副省長王美香檢查仁山老體協工作,對日常開展的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提出了表揚;美麗鄉村建設獲“省級優秀示范村”榮譽,被建陽區評為4星級美麗鄉村。

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仁山人自覺維護集體利益的意識日益增強。村計劃建公園,當初擔心會因為征地引起糾紛,可是消息發布后村民都自覺騰出菜地,不談一分錢青苗補償;環境衛生不斷改善,村民自覺遵守管理秩序的意識日漸提高,杜絕了隨手亂扔亂丟的壞習慣。自家門前衛生都是主動打掃,全村環境整齊干凈。村民的素質普遍提高,吸引附近鄉村村民紛紛到仁山落戶。

擺脫貧困的實干家

對于精準扶貧,王勇說,“我的理解很簡單,誰貧困就扶持誰,從而使全體百姓經濟整體提升,這種扶持不是簡單的資助多少錢、捐多少物,而是要幫老百姓選對一個可行、有一定生命力的項目,根據村情和人員的不同找到適合他們發展的道路。”為此,王勇制定了“四步走”的方案。

一是正確甄別貧與不貧。采取群眾評議、入戶調查等形式把確實需幫扶的對象與其他人員區分開,做到有的放矢,按照不同情況分別進行建檔,明確了幫扶責任人。二是完善相關措施。在低息貸款、生產和生活方面,村“兩委”專題研究幫扶方案,優先照顧貧困戶,比如在村勤務方面,盡量安排貧困戶家庭,使他們有一定的收益。三是改進農村低保制度。王勇認為,現有的農村低保制度需要改進,入門條件是家庭平均個人年收入2650元以下的家庭,而真正需要幫助的大病大災家庭,享受不到應有的醫療和經濟照顧。一個看起來殷實的家庭可能因為成員一場大病成為最貧困的家庭。四是在促整體經濟提高上下功夫。從整體提高上下功夫才是解決貧困的根本。整體經濟提高,村財富足才可以更好地扶持貧困戶,才可以談扶持。做大做強仁山現有的葡萄主產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大河有水小河不涸。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