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極白”三問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蔣文龍 字號:【

作為品牌農業的探路者,“安吉白茶”的成功,曾經被認為是一個奇跡。這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滿打滿算只有三十來年歷史的茶葉品牌,不僅“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而且以其成功,影響著諸多地方的農業品牌化實踐。

但最近“安吉白茶”有點煩。因為政府引導成立了茶產業基金,國企“安吉城投”依托基金進行產業整合,推出了“紅色”背景的“極白”品牌,結果與諸多民營茶企形成了直接競爭,一時間議論紛紛,引來滿城風雨。贊成者有之,認為這是區域品牌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的探索;而諸多民營茶企則感受到巨大壓力,驚呼“狼來了”,質問“極白”到底是整合者還是攪局者;還有的則斷言,這是“國進民退”、“與民爭利”。

地方政府有責任扶持農業產業發展,但茶產業作為競爭性領域,政府是否應該介入,應該如何介入?國有投資平臺實行改革,進入競爭性市場的邊界在哪里?如何實現錯位競爭?將“名優茶”定位為“類快消品”進行品牌營銷是否違背了農產品的特殊屬性?作為地理標志產品,“極白”應該如何為“安吉白茶”加分?農企進行資本運作目的和意義何在,掛牌上市后是否會“一家獨大”,形成壟斷,破壞公平競爭的格局?

一石激起千層浪。安吉白茶的“遭遇”引發人們一系列思考。

“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

在全國難以計數的區域公用品牌中,安吉白茶極富傳奇色彩。

30多年前,白茶在安吉海拔800米高的大溪村被發現。鑒定證明,這種變異白化的綠茶,氨基酸含量為普通綠茶的2-3倍,不僅香濃而且滋味鮮爽。因為品質上的優異表現,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白茶在全縣范圍內得到迅速推廣。

具有一定的規模之后,圍繞標準制訂,品牌創建,安吉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尤其是探索“母子品牌”模式,既幫助了千家萬戶分散經營的茶農進入市場,同時又維持市場秩序,確保了“安吉白茶”牌子越做越響,被認為是現代農業發展中的創新之舉。

一直以來,安吉留給人們的印象都是偏僻和貧窮。但如今,“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安吉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百姓富裕安康,這其中,白茶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由于效益可觀,近年來,安吉白茶被不斷引種到外地,而后又返銷回安吉,嚴重擾亂了安吉白茶的市場秩序。面對此,安吉又有針對性地推出茶園證制度,將茶園的面積和產量進行登記發證,并且憑證還可以抵押貸款。去年以來,更進一步推出了金溯卡,將白茶生產管理交易的各種功能集于一“卡”,為白茶產業的規范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從人工引種到規?;l展,從規模化發展到標準化品牌化發展,在白茶發展過程中,安吉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期間篳路藍縷,歷盡艱險。

2015年的統計數據:安吉白茶面積17萬畝,產量1850噸,產值21個億。涉及種植農戶16000多戶,為安吉農民人均年增收6000元。引用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對安吉白茶的評價,就是“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

經過30余年發展,安吉和白茶兩者之間已經形成了難分難離,互為表里的深層聯系。人們看到安吉,就自然想到白茶;看到白茶,也馬上會想到安吉。安吉白茶已經成為安吉一張名副其實的“金名片”。事關“安吉白茶”的一舉一動,都可能牽一發而動全身。

一問安吉城投:

國資入市邊界何在?

盡管安吉白茶發展迅速,總體規模較大,但產業集中度仍然較低:300多家加工企業中,年產值500萬元以上的只有20家,1000萬以上的只有5家,3000萬以上的只有一家。加上近兩年名茶遇冷,生產成本不斷提高,利潤率日趨下降,安吉白茶的發展似乎遇到了又一個瓶頸。

安吉白茶何去何從?

2015年7月24日,經縣政府批準,幾方合作成立了“安吉白茶產業基金”,規模2個億,其中安吉政府出資4000萬作為引導、安吉城投認繳1000萬,其余基本由“萬向信托”向社會募集。與此同時,安吉城投組建成立“安吉茶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并以“基金”為紐帶,向縣內民營茶企發出邀約,通過置換股權完成改造,設立了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的“安吉茶產業集團”。

“安茶集團”總經理吳劍認為,安吉白茶發展已經進入到一個新的時期,需要從諸侯時代向統一時代全面邁進,需要抱團發展,形成有代表性的品牌,讓安吉白茶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據了解,“安茶集團”目前已經完成峰禾園、千道灣以及電商品牌“芳羽”等三家企業的并購。被并購的茶企老板轉型為集團高管。集團創建的“極白”品牌也已經強勢亮相,攻城略地。

“并購不是行政命令,而是市場行為。多年來,茶企老板都是全能型的,種茶、炒茶、賣茶樣樣都要會,這種發展模式已經碰到了天花板。”吳劍告訴記者:“我們的目標是整合發展,三年后實現年收入5億元,年凈利潤4000萬,到新三板掛牌。”

但“安茶集團”的橫空出世引起了強烈反彈。其中包括民營茶企和政府官員。

一位政府官員激動地發表評論:“安吉白茶之所以有今天,是因為創造了‘母子品牌’模式。‘母品牌’和‘子品牌’所承擔的職能和發揮的作用各有不同。”他認為,“極白”來了,把這一模式也搞亂了。因為無論是產業基金還是安茶集團的命名,都與安吉政府相連,讓消費者一下就聯想到是政府所為,但實際上,“極白”卻屬于企業品牌。

“農業產業本身就是富民產業,城投公司的職責應該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跑到茶產業里來可以說是完全外行,還形成了與民營茶企的直接競爭。這不是借政府的力量搶民企的飯碗嗎?”

一位民營茶企老板尖銳質問:“極白”自稱“整合者”,到底要整合什么?是整合民營茶企還是整合基地,能整合到多大?你能把17萬畝茶園都收購嗎?你現在做的,無非是利用“安吉白茶”的品牌積累,對產業發展有什么貢獻?

一位女老板擔憂:“有了‘極白’,政府對我們民營茶企的關心和支持勢必將減弱。”

那么,對國資進入茶產業究竟應該怎么看?

財政系統一位相關人士談了兩點看法:一是從公共財政角度看,其收入主要來自稅收,其支出主要是滿足公共需要,以解決市場“失靈”的問題。對于市場機制能有效調節的經濟領域,公共財政就不要進入;已經進入的要逐步退出來,暫時退不出來的也要改變扶持方式,如采取基金、貼息等方式;政府的首要責任是為市場主體建立公平競爭的法治環境。二是從國有資本財政的角度看,其收入主要來自國有企業的分紅,其支出主要是支持國有企業的發展;國有企業可以進入競爭性領域,但主要是進入既有競爭性,又有基礎性、戰略性的領域,著眼于經濟的長遠發展。

二問策劃公司:

農產品是不是類快消品?

為了快速樹立安吉白茶“領導品牌”的地位,“安茶集團”邀請張默聞進行全案策劃。

張默聞表示:第一,安吉白茶品牌已然遍地開花,漸臻成熟,有足夠的資本和產業資源脫離傳統綠茶而成為獨具個性的大品類,并從“氨基酸”角度全面定位“氨基酸白茶”,進行細分品類創新;第二,提出“比一般綠茶氨基酸含量高2-3倍”,充分將茶葉的賣點功能化,進行賣點創新;第三,以藝術大家吳昌碩為白茶主要代言人,其代表作品《達摩禪定》作為品牌精神訴求,提出“謝天謝地謝謝您”的情感訴求,與茶文化,與安吉白茶高氨的特點高度融合,進行文化創新。

實現品類細分須輔之以強有力的傳播,為此,張默聞提出8341戰略,即全面實施含廣告、實景演出、極白博物館、走進聯合國等在內的8個品牌行動,啟動陸羽、宋徽宗、吳昌碩3大代言人戰略,規劃含白茶、紅茶、滑茶、花茶在內的4大品線,持續傳播“比一般綠茶氨基酸含量高2-3倍”的強大賣點。

去年底,“安茶集團”召開“相信市場的力量——極白氨基酸白茶產品見面會”;今年初,與永達傳媒達成協議,在北京、上海等24個城市同時啟動高鐵站點廣告投放;稍后,又與浙江衛視達成合作,將“極白”廣告植入《一路上有你》和《中國好歌聲》欄目;與此同時,召開全國經銷商大會暨廣告片全球首發儀式片……

一時間,“極白”廣告鋪天蓋地。與其他品牌走專賣渠道不同,“極白”采取“類快消”的方式,迅速建立起自己的銷售網絡。但張默聞的定位和傳播策略,同樣遭到質疑。茶界專家和傳播學者普遍認為:農產品不是工業產品,有其獨特的規律需要遵循!

中國茶葉科學研究所一位資深專家得知“氨基酸白茶”品類定位后提出質問:中國茶類分為六大類,每一類都有自己嚴格的標準,“氨基酸白茶”屬于哪類茶?標準在哪里?

“工業產品可以24小時加班加點生產,但農產品有季節性生產的特點,不可能短時間內擴大規模。尤其安吉白茶屬于地理標志認證產品,更不可能突破地域限制擴大生產。因此,將安吉白茶定位為類快消品,是混淆了地標產品和工業產品之間的界限。”

一位傳播學專家發表觀點認為:

以類快消品定位,降低了安吉白茶整體的價值感。真正意義上的安吉白茶,全球只有17萬畝,且安吉白茶實施規??刂疲辉贁U大面積。類快消品的定位,沒有把握安吉白茶的稀缺性價值,有可能會因為類快消品的定位,導致價值感下降,價格下降,盡管迎合了今天的“民茶”市場,但對安吉白茶的未來價值發展,可能并不利。目前,安吉白茶不是賣不出去的問題,而是如何通過品牌化提升產品價值的問題。與稀缺性、氨基酸含量高等功能性相比較,安吉白茶的類快消品定位有待商榷。打造品牌的基本目標,是提高品牌價值,提升品牌溢價。

“極白”的軟文廣告如:安吉白茶領導品牌“極白”引領氨基酸含量最高時代;極白氨基酸白茶引領安吉白茶品牌新時代;極白如何成為安吉白茶第一品牌;極白氨基酸白茶公開戰略發布 安吉白茶步入氨基酸時代;極白領導地位確立 安吉白茶產業邁入統一時代;極白氨基酸白茶為我國養生型白茶的領導品牌,等等等等,也引起了民企反感。

“人家打拼二十多年也沒敢說自己是‘領導品牌’,怎么你還沒有取得注冊商標許可證就成了‘領導品牌’?你領導誰?‘領導品牌’是誰封的?市場認可嗎?這種隨心所欲地自吹自擂,不僅傷害了安吉茶人的情感,而且很容易讓消費者對整個安吉白茶產生懷疑。”一位多年服務安吉白茶的政府官員對此提出批評。

記者了解到,當地工商、農業部門此前已經分別發出了行政指導函和行政建議書,要求“極白”在廣告傳播上予以規范和整改。目前,“極白·氨基酸白茶”定位幾經調整,已從“極白·氨基酸安吉白茶”最后改成“極白·安吉白茶”,將“我們只做氨基酸含量高的茶”作為傳播口號推出。

三問萬向信托:

農企上市目的何在?

綁在“安茶”戰車上的,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角色,就是“萬向信托”。

一直以來,萬向信托致力于創新發展并深耕特色農業產業基金,浙江省土地信托第一單、全國首單公益林受益權信托計劃、磐安縣農業產業基金等,都是萬向信托的創新之作。

不同于“種植—加工—營銷—品牌” 的傳統路徑,這次,萬向信托聯合安吉縣人民政府(縣國資公司)、安吉城投集團共同發起“安吉白茶產業基金”,投資成立“安茶公司”,旨在通過“資本紐帶、市場導向、先予后取、共享增值”這種創新的商業模式,更好地實現對白茶產業資源的高效整合,打通“茶農、茶企、茶商、資本”產業鏈,推動安吉白茶產業進一步升級。

萬向信托有關負責人認為:現代農業的發展,金融是血液,但與國外相比,中國農業最大的不足恰恰在于金融供給的嚴重不足。多年來,大家靠著“安吉白茶”這塊金字招牌賺錢,但卻沒有投入和維護的義務,長此以往,安吉白茶在與周邊其他品牌的競爭中必然會處于下風。因此,通過資本運作的方式進一步增強安吉白茶的競爭力刻不容緩。

此外,從上市要求來看,不論是國資還是民資,也不論是農業還是工業,只要達到指標要求,均可掛牌上市。萬向通過上市實現基金的退出是最佳選擇。在此過程中,一批民營茶企的關門倒閉在所難免,這是市場競爭的必然結果,是商業行為不可避免的走向。

但“極白”資本運作的目的和意義也難逃質疑。

前述政府官員反問:“極白”上市有可能獲得成功,但即使成功,意義又在哪里呢?農業產業本身是富民產業,是讓大家共同致富的產業,我們總不能犧牲那么多的民營企業,去成就一個國有控股企業吧?上市融資有可能提高產業集中度,整合出一個大品牌,但難道追求規模、形成壟斷是我們的目的所在嗎?

“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需要的,是公平的競爭環境。‘極白’上市必然形成一家獨大的壟斷,對其他民營茶企的生存空間造成擠壓。”

浙江大學一位姓李的金融專家則從經營管理的優勢上進行比較認為:茶產業屬于完全競爭性領域,“極白”作為國有控股企業,與民營茶企相比,經營管理上并不存在優勢。“理想并不能代替現實。要不然,國有企業為什么要進行改革?”該專家反問。

另有專家對農企上市表示擔憂。認為農產品初加工企業發展緩慢,盈利能力低,財務不透明,人才匱乏等實際,短期內難以改變。資本運作的結果很有可能“拔苗助長”,因此農企掛牌后出現虧損的比例很高,甚至折戟沉沙,對產業發展造成重大傷害。金大地等一大批失敗的案例猶在眼前。

“農企上市本身不確定因素很多,風險很大。如果按照資本的意志成功上市,意味著諸多民企可能關門;如果上市不成功或者上市后出現意外,則有可能給整個安吉白茶產業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因為‘極白’不是普通的安吉白茶子品牌,為其背書的,已經是整個縣政府和安吉白茶品牌。”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極白”的問世,讓多年來一向平穩發展的安吉白茶陷入了爭論的漩渦。所發表的意見中,既有對安吉茶產業長遠發展的考量和擔憂,也不排除自身利益驅使和推動下的怨言。其中爭議的焦點和核心在于:公共財政是否應該介入茶產業發展,城投公司進入的茶產業屬于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嗎?此后一系列營銷傳播和資本運作上的爭議,源頭均在于此。

作為我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中的翹楚,安吉白茶今天面臨的問題,將是其他區域品牌明天無可回避的考驗;而安吉城投在國有投資平臺中率先走向市場,所進行的擴展,也將是其他國有投資平臺遲早必須作出的選擇。就此而言,“極白”的問世,最大的價值或在于:引發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思考。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