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廣西浦北縣山泉官垌魚產銷專業合作社 官垌魚: 六萬大山里的美味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王 歡 字號:【

人們探索美味的腳步從來沒有停止過,而隨著對健康飲食越來越高的要求,廣西六萬大山腹地的官垌魚憑借優越的品質、獨特的口感逐漸為人們所知并美名遠揚。記者不顧盛夏的高溫,跟隨著味蕾的指引走進六萬大山腹地,只為一睹它的真容。

“官垌外產不出官垌魚”

在來之前,記者就了解到官垌魚這些年之所以越來越受到追捧,得益于其獨特的品質,其個體大(3公斤以上),肉質結實,一年四季食用都無泥腥味,味道獨特、入口留香、常吃不厭、營養豐富。而它品質的保證還要歸功于當地獨特的環境,用當地人的話說就是“自古茅臺酒離不開茅臺鎮,現在官垌外產不出官垌魚”。

官垌魚的出產地官垌鎮位于欽州市浦北縣東北部,地處廣西六萬大山腹地,南臨北海、欽州,北靠玉林,距離縣城33公里,是一個典型的山區鄉鎮。全鎮方圓199平方公里,其中宜林山地23萬畝,耕地僅有2.2萬畝,是一個“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方。境內山巒疊嶂,林木茂密,溝渠縱橫,山溪泉水長流不息,水質清新無污染,是中國西江水系武思江的源頭,也是高品質淡水魚類的理想養殖場所。

據專家監測表明,官垌鎮日夜溫差較大,最高可達15攝氏度,非常有利于生物體有機質的累積;官垌鎮地處廣西六萬大山山脈礦脈帶,盛產鐵、銅、鋅、硒等多種礦產,通過山泉的長久浸透,形成了諸多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山上盛產的八角、玉桂等香料,讓星羅棋布、長流不息的山泉水清香迷人;小魚池、山泉水長流灌溉,當地人養成了終年只投喂青草料而不用配合飼料的傳統養殖習慣……“天人合一”的這一切共同打造了官垌魚得天獨厚的生長條件,造就了體色鮮明、綠色無污染的官垌魚。

獨具特色的“小窩養大魚”

從彎曲的盤山小路進入官垌,自然的清香從晨霧繚繞的崇山峻嶺中撲鼻而來。隨著深入大山之中,一張張放養官垌魚的小魚塘也開始沿著小溪零星出現,這些魚塘的面積都不大,大多在10-30平方米左右,里面一條條大魚清晰可見,“小窩養大魚”便是得名于此。

當記者想要對這些大魚進行拍攝時,帶路的師傅說:“這些都是小兒科呢,前面再走一會,會讓你更興奮!”聽著師傅的話,記者迫不及待地加快腳步,并開始能看到一些有十多斤重的大魚從水中躍出,“這些魚都養殖了六七年了,全部是用草來喂養的。”一位村民介紹說。

已經養了這么多年,這么大的魚為什么還不捕撈出售呢?當地百姓解釋道:相傳古時候當地村民養的魚經常無緣無故的消失,觀音菩薩托夢說要村民輪流看守著把一些魚養到9年就可避免災難。后來村民輪流看守把魚養到9年,果然從此很少見魚“失蹤”了。由此當地村民就有了養“魚王”的傳統。當然,這只是個傳說,后來人們知道,當地曾經有很多水獺,專吃魚類,9年的大魚能長到二十多斤,這些二十多斤的“魚王”強勁有力的尾部會讓水獺無可奈何。所以這些魚塘中總能看到一些養了多年的大魚。

“是不是正宗官垌魚,一吃就知道,它根本不用什么調料和料酒,只要你煮開清水,直接把魚放進去煮,煮出來的魚不帶腥味、不帶塵味,具有清香味和口感清甜,那么肯定是正宗的,否則就難說了。”從當地村民的話中,我們能聽出他們對官垌魚滿滿的自信。

品牌建設助力官垌魚走出大山

“六萬山巔高入云,長流綠水波嶙嶙。水淺窩小魚肥大,供不應求似拜神”。簡單的詩句表達了當地人對家鄉美味的自豪,更述說了官垌魚為當地百姓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收益。而這自古便有的美味,真正的迅速發展還要歸功于廣西浦北縣山泉官垌魚產銷專業合作社(官垌魚養殖協會)(以下簡稱“合作社”)對于官垌魚的品牌建設。

正所謂“酒香也怕巷子深”,“天人合一”共同打造的官垌魚雖品質優越,卻常年藏于大山之中不為更多人熟知。2005年,合作社(協會)核準注冊了官垌魚品牌——“官垌”牌,還秉承“年年有余”的國人心愿,設計了獨具特色的禮品包裝盒,讓官垌魚跟上了時尚的腳步。

“官垌”品牌注冊后,便一發不可收拾地先后獲得了50多項榮譽(其中個人榮譽13項):“官垌”在2007、2012、2014年三次通過農業部食品安全檢測;產地在2008年升格為“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2009年被評為“桂菜原材料生產基地”,2010年獲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2011年獲“全國環保·綠色養殖示范”證書,與水牛奶、大蠔一起被認定為廣西水產畜牧 “三寶”,獲全國 “一村一品”示范村鎮認定;2015年又獲“廣西地方特色品牌”認定、“全國百家合作社百個農產品品牌”認定、“廣西著名商標(廣西名牌產品)”認定……在無數榮譽的烘托下,官垌魚的名頭越來越響,品牌價值也從2013年的7.26億元到2014年9.21億元,再到2015年11.96億元,逐年上升,成為了浦北縣的名片,也成為欽州市乃至廣西自治區農產品的名片。

“官垌魚作為我們當地的農業知名品牌,注冊了‘官垌’商標,并獲得了全區著名農副產品商標,現在正在進行官垌魚原產地標識認證。長期以來,我們以官垌魚為主題和農家采茶等表演方式對官垌魚文化進行豐富和發展,開展了官垌魚評比活動等,通過經濟搭臺,舞臺唱戲這種方式來歌頌漁哥和漁嫂們勤勞、純樸、熱情、高尚的生活情操,為進一步保護官垌魚生產,傳承優良的文化傳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合作社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的確,傳統的文化要與現代的元素相結合,才能夠發揮出其應有的效益,才能夠更加得到傳承和發展,這也是我們長久以來都在追求和在做的事情。相信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的更高追求,官垌魚的美味和營養不僅會更為人們追捧,其文化也將得到延續和發展。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