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大利亞國徽中有兩種動物,人們熟知的是國徽左側的袋鼠,而在國徽右側的鴯鹋卻鮮有人知,即使有人注意到右側的鴯鹋,多數人會把它誤認成鴕鳥。實際上,這種長相像極了非洲鴕鳥的鴯鹋,不但是澳洲的國鳥,而且渾身都是寶。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鳥種之一,存在地球已有8000萬年,科學研究表明,數十萬年的地質和氣候變遷,仍無法改變它們最初形成的原始形態,這種神奇的適應能力在自然界的進化史中極為罕見。近幾年來,隨著珍禽養殖業的興起,在我國河北、甘肅、陜西等地區出現了鴯鹋養殖熱,但很多人不知道,國內養殖鴯鹋始于廣東。創立于1993年的廣東新基鴯鹋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基鴯鹋)是國內首家將澳洲鴯鹋及鴯鹋養殖技術引入大陸的企業,是國家唯一鴯鹋養殖行業標準的起草單位。最早,在國內無人識得鴯鹋的養殖價值時,新基鴯鹋不惜血本將這種珍禽動物堅持養殖到今天,才有了如今國內鴯鹋養殖行業的繁榮。
從清遠市驅車十多分鐘的時間就到了清遠市清新縣的新基鴯鹋養殖基地。占地近2000畝的新基鴯鹋養殖基地內,綠樹成蔭,花香四溢,數千只鴯鹋棲息在這里,時不時聽到鴯鹋喉部發出隆隆的、原始、奇妙又獨特的聲音,有點侏羅紀時代的韻味。養殖基地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生態觀光園。這里也是國內最早實現規模化引種繁殖的鴯鹋養殖基地。
然而,在園內盡情狂奔、撒歡兒、覓食的鴯鹋們并不知道這些年來他們的主人不惜血本才堅持把它們飼養下來。1993年4月成立的新基鴯鹋,已走過整整23個年頭,但這23年對于新基鴯鹋來說走得并不容易。鴯鹋渾身都是寶,鴯鹋肉屬極瘦純紅肉,低熱量、低膽固醇、低脂肪,高蛋白、高鐵、高鈣、高鋅、高硒,是極其健康的一種禽肉;鴯鹋油,被澳洲人稱為“液體黃金”,被澳洲土著人視為神油,并作為優良的抗炎劑及透皮劑被“澳大利亞”政府納入國家藥典,其對傷口愈合、皮膚再生以及美容有很大的功效;此外鴯鹋皮和鴯鹋蛋也都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一顆鴯鹋蛋在英國可以賣到228元(人民幣)的高價。但2000年以前,鴯鹋在中國完全處于身在閨中無人識的局面。多年來,由于人們對鴯鹋價值的知之甚少,不論是鴯鹋肉還是鴯鹋油等身加工產品在市場上都難以立足。新基鴯鹋曾幾度停止了鴯鹋肉的銷售和對鴯鹋油等深加工產品的開發。據不完全統計,一只成年鴯鹋一天的開銷要10元錢左右,每1000只鴯鹋一天的開銷需要上萬元,當年新基鴯鹋基地有上萬只鴯鹋,成本可想而知。在放棄與繼續養殖中,新基鴯鹋的母公司香港新華集團選擇了堅持,財力雄厚的母公司多年來堅持對新基鴯鹋不計回報的投入。“既然成為中國這個行業的鼻祖,就不會輕易言棄。”新基鴯鹋基地生產部總經理凌勇東坦言公司高層的心聲。
隨著國內養殖業發展的多樣化,以及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年輕一代的新型養殖人開始關注珍禽養殖,在貴州、福建等地,當地有媒體報道大學生返鄉創業養殖鴯鹋的故事。而在我國西北部,如內蒙古、甘肅等地,由于天氣寒冷,鴯鹋產油量更大,也引來不少養殖戶的青睞。
剛給云南的客戶發走一批鴯鹋種苗的飼養員彭師傅告訴筆者,“以前只有南方人關注鴯鹋,現在全國各地的客商都對鴯鹋感興趣,鴯鹋的市場終于打開了。”在新基鴯鹋養殖基地做了十年鴯鹋飼養工作的彭師傅說這話的時候臉上堆滿了笑容。彭師傅介紹,近幾年來,鴯鹋種苗的銷售情況越來越好,有的客商以觀賞為目的進行養殖,有的客商則是看重了鴯鹋油的經濟價值進行養殖。過去的新基鴯鹋以賣肉為主,根據行情的變化,現在新基鴯鹋轉以賣鴯鹋種苗和鴯鹋油為主,隨著市場熱度的走高,新基鴯鹋再度開始研發鴯鹋油等深加工產品。凌勇東介紹,新近研發出一批全新的化妝品,打算近期投向市場。
關于鴯鹋油的價值究竟有多驚人?與鴯鹋親密接觸了十年有余的彭師傅談到此滔滔不絕,“鴯鹋常會打架,起初看到鴯鹋打架受傷很擔心它們的傷口要不要上藥,后來發現,鴯鹋打架過后的一兩個晚上,就可以明顯看到它們的傷口開始自動愈合,完全不用人工上藥。”彭師傅介紹,一只80斤重的成年鴯鹋可以產10公斤的鴯鹋油,鴯鹋利用身體里的油脂來抵御冬天的寒冷。每年的10月份到第二年的4月份,是鴯鹋的產蛋期,這期間,鴯鹋吃得很少,就用它肚子下方厚厚的油脂來抵御寒冷。當前,很多年輕愛美一族喜歡從澳洲海淘護膚品“馬油”,據悉,鴯鹋油的美容效果一點不亞于“馬油”。未來,鴯鹋油等深加工產品的不斷開發,將是撬動國內鴯鹋養殖行業走向繁榮的重要砝碼。
一批接一批的訂單,讓彭師傅很開心,也終于讓歷經波折的新基鴯鹋,守得云開見月明。“現在很多人認識到了鴯鹋,尤其是鴯鹋油的經濟價值,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試養殖鴯鹋。”凌勇東表示,最近兩年新基鴯鹋種苗的銷售呈百分百增長趨勢,去年全年累計銷售鴯鹋種苗1000多只,今年預計能突破3000只,明年的銷售量估計可以達到5000-6000只。如今,新基鴯鹋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內最大的鴯鹋原種養殖場。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