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加工業一頭連著基地和農戶,一頭連著市場,其發展程度是農業強省的重要標志。湖北是農業大省,農業資源豐富,在2009年以前,湖北的農產品加工業從總體上看發展相對滯后,2008年全省規模以上加工企業總數3000多家,銷售收入2100多億元,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之比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省委書記李鴻忠認為,農產品加工業既是傳統產業,也是現代產業,還是未來產業,明確要求把農產品加工業作為朝陽產業、富民產業和優勢產業大力發展,提出讓越來越多的人“飲長江水、吃湖北糧、品荊楚味”的目標。省長王國生多次強調要加大對農產品加工業的支持力度,鞏固完善農產品加工業區域布局,打造一批優勢和特色產品,加快培育一批銷售收入過50億元、100億元的龍頭企業。
短短幾年時間,全省農產品加工業堅持轉型升級和政策引領不動搖,實現了超常規、突破性發展,總體規模一年上一個臺階,已成為湖北規模最大、發展最快、就業最多、效益最好、農民獲利最多的“五最”產業。
到2015年,湖北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5250家,農產品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2916.87億元,連續3年在全國排名保持前5位。連續4年保持湖北省內第一大產業位次。
真金白銀的財政支持
近幾年來,湖北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了扶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財政、稅收、金融、用地和改善發展環境等政策,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政策體系。
2009年底,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大力實施農產品加工業“四個一批”工程的戰略決策,即打造一批在全國同行業有競爭力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一批在全國有影響的知名品牌、一批銷售收入過50億元的農產品加工園區和一批農產品加工銷售收入過100億元的縣市。
2010年湖北省級財政安排專項調度資金10億元支持“四個一批”工程園區建設和重點企業發展,年初借、年底還,以后每年增加5億~10億元。2015年又加大力度,包括“四化同步”試點鄉鎮20億元,共增加到75億元。
對確定培育過百億的重點龍頭企業,省財政對每個企業每年安排財政專項調度資金3000萬~5000萬元。為了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從2012年起,湖北選擇14家領軍龍頭企業,建立了10條農業科技產業鏈,發改、財政、科技等部門共拿出1億元對這些領軍龍頭企業進行專項扶持。
從2009年開始,省農業廳組織實施現代農產品加工園區產業鏈建設項目,每年安排3000萬元財政貼息專項資金,按競爭性方法分配,支持園區龍頭企業發展。資本金2.8億元的湖北省級農業產業化信用擔保公司,每年為90家左右龍頭企業提供融資余額14億元左右。
湖北市、縣兩級財政每年安排約2億元專項資金支持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武漢市財政每年拿出2000萬元貼息資金和4000萬元產業發展資金、襄陽市財政每年拿出1000萬元貼息資金、荊州每年拿出4000萬元周轉資金,支持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發展。
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農產品加工業一業興、多業旺,一業強、多業盛。湖北農產品加工業在強勢崛起過程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農業、促進加工產業向園區集中、引導人口向城鎮集中,代表了農業大省不以犧牲農業、糧食生產和生態環境為代價的新型工業化方向,有力地促進了一二三產業融合,推動了“四化同步”發展。
福娃集團近幾年通過興建高標準水稻基地,實行全程技術服務,促進了農業集約化水平,也帶動了所在地——監利縣新溝鎮的包裝業、運輸業、飲食業、建筑業、服務行業等產業的發展,成為小城鎮發展的主要動力。
孝感春暉集團在土地股份合作基礎上,不斷擴大土地流轉面積,累計流轉土地近10萬畝,發展“訂單農業”,高起點規劃建設“湖北春暉農機專業合作社”,初步走出了一條“土地入股、農企聯盟、職業化管理、機械化作業、規模化經營、產業鏈延伸”的發展路子,在全國產生較大的影響。
潛江華山公司圍繞農產品加工業與現代農業的融合互動,集“土地流轉經營、稻蝦共作共生、鎮企共建社區、市場強勢引領、多方合作共贏”等為一體的改革探索,為綜合解決三農問題推出了一種路徑。
農產品加工企業相當一部分在中小城鎮,吸納了大量農民就近就地轉移就業。宜昌市夷陵區龍泉鎮依托稻花香集團的帶動,遷村騰地集中建設5個農村新型社區,騰出的土地一部分用于復墾農田,一部分用于企業發展,實現了村企雙贏……湖北全省30個省級農產品加工園區,平均每個園區吸納1萬多名農民就業,對當地城鎮化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龍頭舞動,園區聚寶。在“四個一批”等政策的支持下,湖北農產品加工業集群發展格局基本形成。主營業務收入過100億元的企業有6家,過50億元企業12家,過億元企業2652家。2014年,在全省17個市州中,9個市的農產品加工業成為第一支柱產業,武漢、襄陽、宜昌、孝感、荊門、荊州等6個市產值過千億元。過100億元的縣(市、區)41個,過100億元的農產品加工園區有26個。全省農產品加工業累計獲得“中國馳名商標”92件,“湖北著名商標”762件,一批有影響力的“湖北加工”在全國市場上脫穎而出。
(作者單位:農民日報駐湖北記者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