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遼育白牛: 遼寧產業轉型發展新引擎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張院萍 字號:【

5月29日,位于北京海淀區的遼寧大廈,遼育白牛品牌推介會正在進行。本次推介會由中國畜牧業協會、遼寧省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遼寧省畜牧獸醫局主辦,沈陽湧鑫集團、北京湧鑫億家農產品銷售有限公司協辦。

參加推介會的人員,既有全國32個省市駐京辦、國家肉牛產業技術體系、法國駐華使館等單位的代表和專家,也有正在尋找新投資機遇的商會和企業。

推介會既賺了人氣,又有實實在在的收獲。“推介會的目的,就是為遼育白牛打造更廣闊的平臺,讓其良好性能得以更好地展示,為遼寧產業增效的提升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遼寧省政府副秘書長徐力達說。

遼育白牛:

中國畜牧育種史上的重要進步

讓大家贊不絕口的遼育白牛,究竟是何方“神圣”?“是遼寧省第一個、全國第三個專門化肉牛品種。”遼寧省畜牧獸醫局局長敖鳳玲深情地說。

作為遼育白牛開發辦主任,莊洪延對幾代遼寧養牛人孜孜不倦的探索與努力,深感欽佩,他說,遼育白牛是遼寧畜牧人歷經40年不懈努力培育的科技成果,凝聚了幾代人的心血和智慧。遼育白牛育成歷經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974至1999年,為雜交創新階段;第二階段從1999至2003年,為橫交固定自群繁育階段;第三階段從2003至2010年,為擴群提高階段。遼育白牛于2009年9月通過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組織的專家審定,11月被認定為畜禽新品種。

“遼育白牛具有三個典型的外貌特征,一是皮毛呈白色或草黃色;二是頭額寬正;三是體型大,體質結實,體軀呈矩形;四是肌肉豐滿,背腰平直,四肢粗壯。除此之外,遼育白牛的品種特性也很特別:一是性情溫順;二是適應性廣、抗逆性強;三是采食量大、增重快;四是產肉多、肉質好;五是繁殖性能好。”張世偉介紹。

“遼育白牛的育成是中國畜牧育種史上的重要進步,也是中國畜牧業發展的一個窗口,標志著肉牛種業自主時代迎面而來。”中國畜牧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李希榮對遼育白牛進行了高度評價。

“一句話,是遼寧畜牧業的鉅獻。”中國畜牧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殷成文概括說。

龍頭引領:

催生農業轉型新路徑

遼育白牛以其優越的產肉性能、獨特的適應能力,深受農民歡迎。主產區涵蓋遼寧中北部的黑山、彰武、法庫等10余個縣,形成肉牛產業優勢帶,遼育白牛現存欄約100萬頭。2014和2015年,法國國家畜牧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和賽西亞公司三次來遼寧考察,看到中國利用原產于法國的夏洛牛培育成的新品種,非常高興,并在國家科學雜志發表文章,促進了兩國畜牧科技交流。

黨的十八大以來,政府扶助“三農”力度持續加大,農業迎來廣闊發展空間。湧鑫集團乘勢而上,以全產業鏈創新經營模式,全力打造世界黃金玉米帶上遼育白牛第一牧場。

公司肉業銷售2015年以來在遼沈地區發展迅猛,現銷售合作伙伴有遼寧省供銷社旗下安邦海得農產品配送集團、沈陽中興商業集團、沈陽副食集團等,在沈陽市內擁有銷售終端20家,向市場推出湧鑫牧場牛肉、鮮牛坊、牛腩小棧三個品牌系列產品,受到消費者的廣泛好評。公司現日均供應優質遼育白牛牛肉8噸,2016年計劃出欄遼育白牛1萬頭,供應優質牛肉7200噸。

沈陽湧鑫牧業作為遼寧省行業龍頭企業。計劃2016年申請為國家級龍頭企業。公司經營的牛肉現已獲得遼育白牛、法庫肉牛地理標識使用授權,并已獲頒有機(轉換)牛肉認證、清真牛肉印證,擁有一套可靠的牛肉產品質量追溯體系。2015年肉業公司獲得沈陽市中小企業協會頒發的杰出企業稱號。

“好牛是喂出來的,從田間到餐桌。成為中國最優秀的優質牛肉供應商,是湧鑫人的不懈追求。”沈陽湧鑫集團董事長李業民說。

也就是在這樣的理念下,遼寧湧鑫牧業、遼寧綠源肉業等企業聯合經營,在沈陽和黑山,形成了集核心育種場、標準化肥育場、全株玉米青貯種植基地、屠宰加工龍頭企業、精深加工廠、省級遼育白牛合作社、交易市場、冷鮮肉連鎖店、網上鮮牛坊等全產業鏈開發示范模式。

結構調整:

實現全產業鏈生態發展

“現在,我們法庫縣養遼育白牛的可多了,一家一年最少能增收兩萬多元,大伙可高興了,因為這既不用背井離鄉出去打工,又不擔心工錢拿不到手,就是在家喂喂牛,又不累,現在養白牛的是越來越多了。”來自遼寧省沈陽市湧鑫肉牛專業合作社的高金萍,說出了自己的感受。

高金萍還是法庫縣務名屯村的支部書記,原來帶著全村搞萬壽菊花卉產業,開始紅紅火火,后來,萬壽菊市場行情不景氣,她就考慮產業轉型。法庫是產糧大縣,她們村也不例外,也在種玉米,“以前還可以,但是現在玉米價低,目前的形勢下,也不是一條好路子。”高金萍說。遼育白牛推廣后,她們村就開始調整種養植結構,雖然還是種玉米,但是玉米作為青貯飼料使用,也就是走上了“糧改飼”的道路,玉米供給牛場,牛糞還田做肥料,效益很好。

高金萍所在的沈陽法庫縣馮貝堡鎮務名屯村,也是湧鑫牧業一座育肥牧場的所在地,占地1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2萬平方米,建有標準化牛舍12棟、圍欄式牛舍3棟,還有飼料加工存儲車間、青貯窖、無害化處理站等配套設施設計,年出欄優質肉牛6000頭。

牧業種植選用美國先鋒公司培育的優良玉米品種——先玉027作為青貯飼料來源。種植全程不施化肥,不噴灑農藥,全部采用發酵后的牛糞做肥料。牧場加農場的全產業鏈條模式,不僅保證了牧業飼料的源頭穩定,同時大大增加了區域內農戶的收入,為縣域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循環模式:

拓寬農業增效新路子

從農場到牧場,從種植到養殖,以湧鑫牧業為龍頭的企業,實現農業綜合開發,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開拓性地提出以養殖帶動種植,以種植反哺養殖的生態理念,實現了遼育白牛的全產業鏈生態循環發展。

推介會上,中國畜牧業協會牛業分會與沈陽湧鑫集團簽署合作協議,吸引了眾多媒體的目光。

“遼育白牛形體大、產肉多、肉質好、繁殖率高、抗逆性、適應性強等,每頭遼育白牛比地方品種肉牛多產肉30%以上,肉中膽固醇含量低于其他地方品種和其他雜交牛,是牛肉中的健康品。”中國畜牧業協會牛業分會會長許尚忠說,“這些為遼育白牛的發展提供了機遇,也為我們協會提供了機會。所以,我們最終在北京為遼育白牛找到一個家。”

“作為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北京是遼育白牛的重要發展地,”遼寧省政府副秘書長、駐京辦主任劉鳳海說,“攜手北京,是遼育白牛產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區域合作的重要舉措。為此,我們今后將對遼育白牛產業發展項目提供綠色通道保障,拓寬農業增效新路子,為遼寧經濟更好更快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產業明珠:

處于發展的最佳“時間窗口”

推介會上,北京京華億家與沈陽湧鑫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書,預示著京華億家將復制他們多年來的理念和策劃,全面助推遼育白牛產業發展。

據悉,京華億家是京華時報社旗下的家庭健康生活購物平臺,于2008年成立。京華億家擁有96008訂購熱線、京華億家網、全程冷鏈配送體系、60家門店和1200名專業配送人員,服務覆蓋全北京。

中國畜牧業協會副秘書長劉強德說,近年來,遼寧把遼育白牛作為調結構的新引擎,出臺了多個支持遼育白牛發展的文件,為促進遼寧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福音。遼育白牛發展要素集中、發展機遇眾多,業內外人士都對這個產業發展寄予殷切希望。可以說,當下的遼育白牛,萬眾矚目,正處于最佳發展的“時間窗口”。

劉強德的評價,引來與會者頻頻點頭,而推介會上現場烹飪湧鑫牧場牛肉,也讓與會者點頭稱贊,大嘆美味。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孫寶忠一直跟蹤湧鑫牧場遼育白牛實驗室檢測,他深有感觸:“作為遼寧產業發展的一顆明珠,‘遼育白牛’生長期長,生長前期主要是沉積蛋白質,后期沉積脂肪,肉質口感細嫩彈滑,為食材精品,在促進經濟發展方面具有巨大潛力。”

“另外,通過溝通交流,我們感受到遼寧人的好客,遼寧對合作者的尊重以及親商、重商、惜商的熱情,這是我們最為珍視的品質。”劉強德說。

開放合作:

為產業發展開辟黃金機遇

“北京將作為集團的一個戰略重地,是一個重要的落地點。”沈陽湧鑫集團董事長李業民如是說。

新品種育成后,遼寧省政府高度重視遼育白牛新品種開發利用工作,通過精準化選育、母牛擴群、中高等級肉牛標準化生產、胴體分級技術研究、示范區和示范場建設、農民合作社、青貯玉米養牛、金融等政策支持,企業積極參與布局產業鏈條,初步形成遼寧特色中高等級肉牛全產業開發格局。

“中國畜牧業協會一直積極參與遼寧的畜牧業建設,在不少領域都進行了實質性合作。今天大家把合作推進得更加全面、深入,充分利用自身優勢促進產業發展。”殷成文說。

對于遼育白牛產業而言,此次開放合作推介會是一次契機、一把鑰匙、一個開始,相信隨著遼育白牛的不斷發展,隨著立足遼寧、面向全國的發展策略,隨著越來越多的人了解遼育白牛、發現遼育白牛,一定會有更多的企業到遼寧投資興業,遼寧將成為企業創業興業的理想之地。

“借這次推介會的東風,借助中國新經濟‘調結構、轉方式’的產業升級動力,遼寧肉牛業將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精耕細作,專業運營,在東北黑土大地上創造出獨特而靚麗的風景。”展望未來,遼寧省畜牧獸醫局局長敖鳳玲充滿了信心。

(作者單位:《中國畜牧業》雜志社)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