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吉林市力推健康米工程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張添奧 字號:【

印有“京糧古船”商標的吉林市大米已打入北京20個大型商超系統的2000多家店面、產自中新吉林食品區的“光合北緯43°香”大米成功進入新加坡市場、東福米業率先建立地方大米質量追溯體系……享有全國唯一“中國粳稻貢米之鄉”稱號的吉林市,近年來加快實施“健康米”工程,有效提高了“吉林市大米”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

政府部門助力品牌升級

把發展稻米產業、叫響“吉林市大米”品牌提升到全市戰略的高度,“好米變名米”的戰略從2012年開始應運而生。經過中國糧食行業協會一年多的考察,吉林市于2013年7月被該協會正式命名為“中國粳稻貢米之鄉”。

借此金字招牌,吉林市大米品牌建設發展迅猛。擁有東福米業的“大荒地”牌和永鵬公司的“老爺嶺”牌兩個中國馳名商標。“萬昌大米”和“舒蘭大米”先后獲得國家工商總局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等殊榮。“大富人家”、“平安永豐”等大米品牌獲省著名商標認定。至此,全市現有市級以上龍頭企業大米品牌已經達到70多個,16萬公頃水稻種植面積加工的大米全部達到無公害標準,有25戶大米加工企業獲得3個綠色農產品認證,4戶大米加工企業獲得9個有機農產品認證。

千年大米文化,打造“吉林市大米”的文藝范兒。翻開史籍,吉林市大米的過往無比輝煌。明清時期,吉林市已成為皇糧貢米的重要供給地。朝廷在吉林市設置打牲烏拉總管衙門,專門負責進貢吉林市優質稻米等東北特產。1682年3月,康熙皇帝東巡至吉林市,吃過打牲烏拉總管衙門準備的吉林大米后,贊其米香糯滑、口感甚佳,欣喜不已。乾隆皇帝也曾兩次東巡吉林市。民間流傳康熙、乾隆曾題詩贊賞吉林市朝貢的優質稻米:“山連江城清水停,稻花香遍百里營。粗碗白飯仙家味,在之禾中享安寧。”“松江萬里稻興滔,碎碾珠玉降瓊瑤。綿香宜腹還添力,慰我黎庶盡辛勞。”如此經歷,讓吉林市大米的底蘊更加深厚,這也成為該市大米宣傳的一張不可多得的名片。

開拓市場合力共贏

開新米推介會、建門戶網站、制作路邊廣告、主流媒體專題報道……在宣傳造勢,擴大品牌影響力的同時,吉林市糧食部門牽頭,帶領各大米企業“進軍”北上廣,抱團出擊開拓市場。吉林市大米銷售業績連創新高。

域外宣傳瞄準北上廣。從2013年開始,吉林市在上海、北京、南昌、廣州等地舉辦了多場吉林市大米推介會,分別邀請了國內各級主流媒體數十家進行專題宣傳報道,提高了當地人對“吉林市大米”的認知度;2014年底,吉林市與約占北京110萬噸大米年銷量30%的京糧集團古船米業簽約,一年多來已打入當地20個大型商超系統的2000多家店面;在北京建立了30家吉林市大米社區店,2016年底將增加到100家;在上海國際農產品展示直銷中心建立吉林館;吉林宇豐米業借助廣東新供銷集團天潤農產品有限公司的銷售網,進入廣東、海南等地的七八十家店面,年銷售量已達1000噸;由中糧米業(吉林)有限公司與中新吉林食品區合作生產加工的60噸“光合北緯43°香”吉林市大米在新加坡最大的連鎖超市——職工總會平價合作社旗下的三家超市上市……近期有一部很火的電視劇名叫《北上廣不相信眼淚》,吉林市大米人明白,要叫響本地的大米品牌,北上廣只相信實力。

廣告宣傳全方位覆蓋。從吉長高速沿線到首都機場,多處“吉林市大米”的立式戶外廣告牌吸引眼球;從省內的各級報紙到國家級報刊,專題報道力度空前;從省、市廣播電視媒體到主城區的LED大屏幕,“中國粳稻貢米之鄉·吉林市”的宣傳片定時播放……此外,吉林市還投資建設了“中國粳稻貢米之鄉·吉林市”門戶網站。依托吉林市糧油批發市場建設“吉林市大米”品鑒、展示中心及交易平臺項目,目前已經吸引15家大米加工企業和20個大米品牌進駐。舒蘭市篩選永豐、友誠、金星等9家企業為“舒蘭大米”協會第一批會員單位,統一使用“舒蘭大米”品牌。擴展網上銷路,吉林市已有8戶大米企業通過互聯網電商平臺,累計銷售達4000噸;其中東福米業公司在淘寶網上已累計銷售820噸,實現銷售額1033萬元,在吉林省內大米電商線上銷售位居第一。截至目前,吉林市投入大米品牌建設資金達到近2400萬元。

追溯體系保障“健康米工程”

作為“吉林市大米”的龍頭企業,市東福米業有限責任公司運用現代化農業設施和信息化平臺,建立了全市首家大米生產全過程質量追溯系統,真正實現了“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控制。2015年8月31日上午,國務院副總理汪洋蒞臨吉林市東福米業有限責任公司考察,走進現代農業信息化監視控制中心,詳細了解質量追溯系統的運行情況。通過LED大屏幕上的監控顯示器,可以看到從苗期溫室育秧到田間的水稻長勢情況;通過無線傳感器,可以實時采集農業生產現場的光照、溫度、濕度等參數和水稻生長狀況等視頻信息,遠程監控生產環境。汪洋對吉林市現代農業的迅速發展和 “大荒地”牌大米大加贊賞。

此外,東福生產的每一袋大米,消費者都可以通過手機端掃描產品包裝上的二維碼,查詢到大米育種、土地改造、田間管理、收儲加工、產品流向等40多個細分環節的詳細信息,實現了從種植到銷售等環節的全流程可追溯。公司現擁有7萬畝水稻種植基地,全部實施農場化、標準化的種植管理模式。在吉林(市)檢驗檢疫局的指導幫助下,現已完成出口食品原料種植基地備案近6萬畝,為其大米出口創造了有利條件。

“吉林市大米”個性化種植,高端化發展也頗有建樹。位于永吉縣萬昌鎮的吉林市大富人家米業有限公司可生產有機富硒加甜大米,從2013年開始,該公司在生產基地以半畝為單位向消費者公開“租地”,每年價格是1.08萬元,可以獲得200斤的優質大米;不僅如此,“租地”方可以對大米生產到除草、施肥、加工等全過程實時監控,并組織大家現場參觀,從源頭到終端實現了全方位“私人訂制”,這種方式在國內都是首創。

此外,中新吉林食品區建立了農產品安全可追溯體系和信息化物聯網視頻監控系統;宇豐米業公司將質量安全溯源體系建設與新加工生產線同期建設施工;永鵬公司和棋盤集團等企業也在進行質量安全溯源體系建設方案設計……了解大米的“前世今生”,吉林市走在了全國的前頭。

據悉,吉林市還利用當地氣候條件優越,水資源充沛,水稻栽培經驗豐富以及土質肥沃等優勢,大力發展種植規模化和生產標準化。截至目前,全市流轉和訂單種植的水稻面積占水稻總面積16萬公頃的78%,其中綠色水稻和有機水稻種植面積達到4.68萬公頃;市糧食行業協會制定了《吉林市粳稻貢米質量標準》、《吉林市粳稻貢米水稻種植操作規范》和《吉林市粳稻貢米加工工藝流程》等標準,規范從種植到加工的技術流程;建成6個萬公頃優質水稻生產基地,其中以萬昌鎮為核心建設的萬公頃全國綠色食品水稻標準化生產基地和以孤店子鎮為核心建設的萬公頃“中國粳稻貢米之鄉·吉林市”產業示范園區,落實了基礎設施建設、規模經營管理、科技創新推廣等6大類29項農業產業化具體指標。吉林市計劃到2020年,把萬昌和孤店子兩個現代農業示范先導區建成全國現代農業示范區,中新吉林食品區成為中國食品安全國際合作試驗區。

吉林市糧食局局局長陳波說:吉林市下一步將以“中國粳稻貢米之鄉·吉林市”地域品牌建設為核心,在繼續擴大規模化生產、推進產業化經營、提高大米加工和流通水平、加強“吉林市大米”品牌宣傳的基礎上,努力把吉林市建設成可持續發展的全國食源性安全健康大米生產基地。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