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把健康和財富帶給萬家——訪萬家福集團董事長、跨界通服務平臺創始人楊舜凱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曾詩淇 字號:【

隨著經濟的發展,大健康已經成為時代潮流。2013年,國務院向全國發布了大健康產業的第一份指導性文件《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8萬億元以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然而,當前經濟振興乏力,如何撬開8萬億健康大市場,對調整經濟結構、擴大就業、推動健康產業發展、提高國人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1994年成立的萬家福集團至今已經走過20多個年頭,一直致力于環保、健康產業,已經從最初的產品銷售發展為如今涵蓋多個領域的產業集群,這一切都離不開萬家福的創始人也是集團現任董事長楊舜凱的努力與堅持。初見楊總,給人的第一印象:幽默、健談,對于企業的發展脈絡以及未來規劃,他了然于胸。言語中,記者能感受到他是一個內心非常堅定的人,正如他自己所說,要把健康和財富帶給全人類。

深耕不輟 倡導健康理念

1954 年3月,楊舜凱出生在吉林省一個風光秀美的鄉村。從小就對大自然充滿敬畏的他,曾先后就讀吉林化工學院、吉林大學經管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培訓學院,先后在長春市和吉林省民建工商聯工作,歷任咨詢辦副主任、秘書處處長、聯絡部部長等職,1993年調任吉林省經濟技術開發公司總經理,吉林省國際商會副會長。作為一個上世紀50年代出生的人,楊舜凱親眼目睹了中國城鄉的巨變以及環境的惡化。

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不僅影響到人們的身心健康,也威脅著人類生存。楊舜凱常說,環保可謂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空氣,環保是責任、是義務、是使命。正是懷揣著這樣的情懷。1994年一次偶然的機緣,楊舜凱下海經商,從此走上了綠色環保健康產業的創業之路,一路坎坷、一路荊棘,曾受到過質疑、產品被仿冒等等,但他依然堅持,不放松,不動搖,一直以領先的技術走在環保健康產業的前沿。

2003年非典時期,萬家福集團慷慨解囊,向北京醫院,北京朝陽醫院,小湯山醫院,天津、內蒙古、深圳等地疾控中心、紅十字會等單位捐贈價值1700萬元的抗非產品,為奪取抗非斗爭的勝利作出了積極貢獻,受到了有關部門的表彰,并榮獲“愛心大使”稱號。

“十一五”期間,公司進入廣西河池、崇左、北海,從過去單一地研制環保系列產品,逐步進入了覆蓋天然泉水、有機農業、生態旅游、養老地產、環保健康、物流配送等諸多領域的產業群體,為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近年來,世界經濟振興乏力,中國經濟開始進入新常態,由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型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存的深度調整。這是一種趨勢性、不可逆的發展狀態,意味著中國經濟已進入一個與過去30多年高速增長期不同的新階段。2014年6月,萬家福集團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踐行“互聯網+”理念,成立了跨界通集團,開啟了 “互聯網+生態環保+消費易物”新時代,通過推廣巴馬水等產品,宣傳和普及環保健康知識,樹立綠色富國、綠色惠民的新觀念,以此不斷創造新消費,滿足新需求。

“萬家福為此還開展了綠色健康世界行活動。活動得到了當地政府和民眾的響應。綠色環保理念的推廣與事業拓展緊鑼密鼓,在業內外引起很大反響。”楊舜凱表示,未來隨著市場發展的需要,集團除了進行內部產業的有機整合外,還將開發更多新興業務和模式。

結緣巴馬 創新生態產業

在楊舜凱看來,要想健康長壽,就必須有好的陽光、空氣、水、食物,要修復被破壞的基礎。

巴馬,地處廣西西北,是世界著名的長壽之鄉,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獨特的山水風情,被譽為“人間遺落的一片凈土”。上天賜予了巴馬特有的“資本”:絕佳的空氣質量、充滿活力的陽光、堪稱人間奇跡的水、含多種微量元素的食物和神奇的磁場。楊舜凱將其總結為 “氣譜、光譜、水譜、食譜和療譜”,簡稱巴馬“五譜”,正是這獨一無二的“五譜”,鑄就了巴馬的長壽美名。

“萬家福倡導的生態環保理念與巴馬獨特的自然資源渾然天成,二者是理念與實踐的完美結合。因此,公司才會立足巴馬,并深耕巴馬。”楊舜凱告訴記者,為了推廣巴馬的長壽養生精華,萬家福開發了大健康必備的幾個產業集群,形成了天然泉水、有機農業、民族醫藥、環保健康、醫療器械、生態旅游、養生地產、長壽商城、物流配送、金融資本等多元化的長壽經濟產業群體。集團研制開發的環保、保健、美容、醫療、日用等6大系列100多款產品,十多項專利和發明專利,獲得了CQC、CE、UL、IS9001、AAA、14025、三型環境標志等權威認證,多項產品填補了國內外空白,并遠銷歐美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廣受贊譽和好評。

水是生命之本,健康之源。集團生產的萬福泉牌雙達標礦泉水就源自巴馬。楊舜凱親自帶隊在兩年時間內先后考察了100多處巴馬水源,采集了80多處樣本,足跡踏遍了巴馬的山山水水,經過反復排查檢測認證,最后從中選出了16處。萬福泉牌雙達標醫療級礦泉水,水質口感柔和、甘甜,經過地礦部南寧檢測中心、衛生部環檢所、清華大學環境系、中科院物理所檢測,是世界稀有純天然、低氘、低礦、低鈉、高鍶、高鋅、高偏硅酸健康水,榮獲美國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百年慶典最佳產品獎。另外,萬家福在巴馬有2000畝種植基地,發展有機農業,主要種植黑谷類、黑花生、黑玉米等。

此外,企業推出的瑤藥系列產品,在千年古方基礎上,經挖掘整理傳承、科學配伍,提高功效,并通過先進的生產工藝精心制作而成。目前已有580多家巴馬瑤藥加盟店在全國各地陸續開業。

多網合一 迎接消費時代

楊舜凱介紹,跨界通集團自2014年成立以來,成功推出了跨界通服務平臺,并于2016年4月10日正式上線,“互聯網+生態環保+消費易物”邁入了“互聯無界、萬物互聯”的新時代。在最近結束的第六屆全國服務業公眾滿意度專項調研揭曉新聞發布領袖年會上,跨界通平臺被推選為“金典獎—中國最佳商業模式”。跨界通服務平臺創始人,萬家福集團董事長楊舜凱被推選為“金典獎—推動中國產業經濟發展十大創新人物”。

“跨界通服務平臺采用神經網絡、大數據與云計算新技術,整合融通各行業各類資源,使消費者與商家資源共享、良性互動、產銷對接,是實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云移物、互聯網+、跨界融合、通連三業、全球運作的國際化消費、易物、創業、服務平臺。平臺打破了傳統電子商務的單一模式,為企業與企業、企業與消費者、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復雜多維的消費需求提供了強有力的網絡支撐,智能化地解決易物交易的萬維對接,完美的消費易物服務,開創了多網合一的新模式。”作為跨界通的創始人,楊舜凱表示,跨界通服務平臺的誕生,是踐行習近平主席中國夢的偉大構想和“發展分享經濟”指示精神的具體行動,要通過該平臺,為實現“雙創”落地、大云移物、跨界融合、拉內需、促流通、增就業、保繁榮做貢獻。

針對跨界通的運營模式,楊舜凱向記者介紹,平臺最大的特點是互助、互動、互通、共創、共享、共贏。任何企業,均可向平臺提出加入申請,提供產品和服務。任何個人,也可免費注冊成為會員,在平臺上消費易物,與平臺共同成長,分享平臺的收益。平臺上創客可以創業,其作品或商品可以大易物或小易物,是滿足消費者自然消費實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平臺;實體企業可以將自己的微經濟納入平臺,提供產品和服務,是易物清庫、易物采購、盤活資金和債務,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的直供平臺。

“公司平臺化、商戶合伙化、消費股權化、經營創客化”,楊舜凱認為,跨界通服務平臺讓企業與企業、企業與消費者、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的跨界互動、互助、互通,共創、共享、共贏自發地進行。使消費者充分享受生產、流通、銷售利潤,刺激自然消費,真正成為拉動內需的內在動力。“讓創造財富但從來不擁有財富的消費者變成消費商,全民致富,財富共享。”楊舜凱特別強調。

綠色先行 共建生態文明

“萬家福集團為跨界通服務平臺提供強有力的產業支撐,跨界通服務平臺推出的重點項目,包括萬福泉礦泉水、瑤藥、養生地產,均產于著名的長壽之鄉廣西巴馬,都與青山綠水緊密相關,是十分珍稀的無污染資源。” 楊舜凱說,跨界通吸引各地市民的不僅是其平臺的創新模式,更重要的是綠色經營理念。跨界通集團承諾,在跨界通服務平臺綠色先行,把堅守青山綠水,保護好母嬰水源放在第一位。通過開發、推廣巴馬水和其他產品,大力宣傳和普及健康知識,增強環保意識,倡導綠色生活,推動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

結合推廣巴馬水、巴馬瑤藥等產品,跨界通集團倡導開展了 “保護青山綠水、珍愛母嬰水源、爭做愛心大使、創建環保家庭”主題活動,受到各地市民熱情歡迎。目前已有近萬人簽名參加活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要像保護生命一樣保護生態環境。”楊舜凱介紹,在本次活動中,萬家福集團發出如下倡議:

號召關愛下一代成長,關愛健康。樹立綠色富國、綠色惠民,發展不忘堅守生態文明、脫貧不忘增綠護藍的新觀念,努力提高自身環保健康素質和思想水平。以呼喚環保意識,傳播健康知識,倡導綠色生活,造福人類社會為己任,擔當社會責任。堅持以身作則,從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小事做起,親近自然,綠色出行,保護身邊的生態環境,帶動身邊的人愛護生態環境。

為了讓普通人都能分享到綠色發展、綠色消費的成果,跨界通還向上海、溫州等地“下一代”和“老一代”群體代表捐贈巴馬優質母嬰水、瑤藥系列產品,價值達5000萬元。公司宣布,未來五年,公司將拿出10億元用于扶助老、幼、病、弱公益事業。

對于未來發展,楊舜凱告訴記者,公司將通過與當地政府、協會進一步合作, 推動環保家、健康家、和諧家、美麗家、生態家、智能家建設,推動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配合“十三五”國家城鎮化進程,逐步建立“十統一”的社區服務站、縣區形象店、市區旗艦店,設立國際區域運營中心,利用好國內外資源、打造好國內外市場,演繹新商業文明與共享經濟的新模板,領跑全球消費易物新領域,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為實現“十三五”規劃的宏偉目標多做貢獻。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