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當得知檢驗檢疫人員上門了解出口蛋制品源頭的養殖場情況時,剛從事蛋制品行業不久的余劼很是想不通:管蛋為何還要來管鴨?如今,余劼帶領的光陽蛋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陽蛋業)已連續多年穩坐全國傳統蛋制品出口量的頭把交椅,主動投入了近千萬元建設生產全鏈條質量安全控制和追溯系統。
福清市地處福州南翼,是福建省主要蛋制品出口地,2012年建成國家級出口蛋制品質量安全示范區(以下簡稱示范區)。在檢驗檢疫部門、政府和企業的協力推動下,小小蛋品有了大作為:福清蛋制品逐步走向全國,同線同標,國內消費者吃到了與出口產品質量相同的放心蛋;借“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東風,2015年福清蛋制品首次出口歐盟,出口額占全國九成。
“因檢驗檢疫部門的幫助,我才明確了源頭管理和質量管控的思路”,現為光陽蛋業董事長的余劼回憶說,“1996年公司蛋制品出口美國,檢驗檢疫工作人員提出要了解鴨群養殖情況,我還很不理解。后來才弄清楚,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要求我國出口鴨蛋產品標注‘鴨群代碼’,檢驗檢疫工作人員解釋說,只有健康的鴨子才能生出安全蛋品,才能加工出安全食品,源頭管理可有效把控產品質量。”
余劼說,正是這件事給自己很大的觸動,深刻認識到了食品安全管控的重要性。至今他還清楚地記得,后來光陽蛋業的蛋制品順利出口美國,獲得的首個鴨群代碼編號是“GY0103”。
創辦之初產值不及百萬元、只知大缸腌蛋的企業,如今已發展成為年產值近10億元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車輛進入養殖場必須先進行噴霧消毒;人員進入禽舍必須經過三道消毒關;禽舍光照、溫濕度等嚴格參照動物福利標準……在檢驗檢疫部門的幫扶下,光陽蛋業建立了生態化標準化的蛋禽養殖基地,實現了種禽、飼料、防疫、用藥、飼養“五統一”管理,蛋制品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
福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食品處副調研員蔡宣紅表示,為推動示范區建設,檢驗檢疫部門從最初督促建立供貨商評價制度,加強原輔料有毒有害物質檢驗檢測開始,幫助企業建立涵蓋設計、原料、加工、檢測和售后服務等各環節的質量安全控制體系,建立和完善風險控制、源頭安全管理、產品追溯、檢測監控等質量安全管理體系。
在示范區建設小組的推動下,檢驗檢疫、農業和質監等部門進一步強化了監管合力,完善了農業化學品投入、疫病防治、質量追溯、預警通報和應急機制等多項公共管理制度,解決了環境污染和農獸藥殘留的問題。
蔡宣紅說,福清目前約有460家蛋禽養殖戶,年產蛋約10億枚。通過示范區建設,幫扶光陽蛋業等龍頭企業的成長給福清地區蛋禽養殖業帶來了示范作用。據了解,目前示范區已擁有5個國內品牌。
在品牌效應的推動下,福清蛋制品的質量贏得了國內外客商和消費者的認可,示范區企業蛋制品遠銷美國、韓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國和中國香港地區。乘著海上絲綢之路的洋流,福清蛋制品又駛向歐洲大陸:2014年光陽蛋業實現對歐蛋制品出口零的突破,2015年對歐出口蛋制品數量占全國蛋制品對歐盟出口的九成。
為加快出口蛋制品通關速度,檢驗檢疫部門在出口蛋制品檢驗監管中推行實施“111”模式,即以風險分析為基礎,以落實企業責任主體為主線,實施檢驗驗證監管放行的檢驗監管放行模式。余劼表示,之前光陽蛋業出口蛋制品批批抽檢,等待檢驗結果就需要一周時間,在新的檢驗監管模式下,出口蛋制品的抽樣比例降低到5%,通關效率大幅提高,同時大大降低了企業成本。
目前,福清蛋制品還加快了對國內市場的開拓。在福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推動下,福清蛋制品企業開展了“同線同標”試點,即內銷產品與出口產品實現“同一生產線,同一生產標準”生產。蔡宣紅表示,同線同標,就是讓國內老百姓也吃到放心蛋。檢驗檢疫部門將用更用心的監管和更優質的服務,幫扶福清蛋制品的發展壯大。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