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從一粒玉米開始的農業供給側改革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王域西 李 淼 字號:【

在四川省自貢市,一場與玉米結構調整相關的實驗已經上馬,核心內容便是大力發展種植飼用作物,擴大青貯玉米、新型飼草等種植規模。

據了解,四川省今年將調整優化種植結構,積極發展青貯玉米等主要作物新品種,在18個縣推進糧經飼改革,以養定種發展青貯玉米20萬公頃以上。“改革核心就是圍繞‘人’的需求來進行生產。”四川省農業廳廳長任永昌表示,過去農業生產往往沒有充分考慮市場需要,雖保證了年年增產,結構卻不一定合理。通過改革,力爭實現市場需要什么我們就供給什么,從而推進種植養殖結構優化。

背景:供給側改革,為何從一粒玉米開始

根據農業部部署,今年全國擬完成“鐮刀彎”地區玉米調減66萬公頃以上,四川省正處于“鐮刀彎”區域。

“不過,四川并不承擔調減任務。”四川省農技推廣總站相關負責人介紹,四川已經是名副其實的玉米生產大省。

那么,為何四川省農業供給側改革仍然聚焦玉米?

據悉,玉米雖不做調減,但其結構調整將成為全省改革的重點:受生豬等畜牧養殖業推動,作為飼料的玉米消耗量巨大,甚至需從外省調運。大力發展青貯玉米等飼用作物,適度替換普通籽粒型玉米,可為全省現代畜牧業的發展提供優質飼草料。“這說明調整玉米結構背后有更大藍圖,這張藍圖就是畜牧業的結構調整。”四川省農業廳畜牧業處副處長付建勇表示,全省將積極發展草食畜牧業,力爭到2020年,把牛羊兔和家禽產值占畜牧業產值比重提高5個百分點。“而作為牛羊養殖過程中重要的飼草料,青貯玉米等飼用作物的推廣是發展牛羊產業必不可少的一環。”

來自四川省農業廳的資料顯示,飼料玉米消費占我國玉米消費總量的70%以上,其中,青貯玉米果穗大、生物產量高、消化率高,比籽粒型玉米更適合作為飼料。

而在推廣青貯玉米的基礎上,新型飼用作物也將在今年開展試驗示范工作。“在自貢第一批種植戶試驗的基礎上,我們計劃把新型飼用作物推廣到渠縣、宣漢等19個縣(市、區),開展引種試驗和示范種植。”四川省農技推廣總站相關負責人表示。

樣本:發展優質飼用作物,助養殖戶增收

自貢是四川省川南黑山羊重要的原產地和輸出地,看準這一優勢,在外打拼的張勁松于2013年回到老家創業當起“羊倌”。目前,他的羊舍里養著400只種羊,另外400多只商品羊則通過“公司+農戶”的方式,分包給加盟的鄉親們散養。

創業初期,張勁松采用當地傳統的飼養方式——收割撂荒土地的野草供山羊們食用。“這個方法成本不低,雇傭鄉親們收割野草,1公斤的工資是3角4分錢,10噸草就是3400元錢。”

這種“傳統”的飼養方式并非個例,四川省農業廳草原處工作人員孫立菁表示,與牧區不同,四川省農區牧草資源缺乏,亟須發展優質飼用作物,提升飼料品質。

去年初,張勁松開始嘗試青貯玉米、新型飼草和黑麥草套種的方式。尤其是新型飼草,它是由四川農業大學玉米研究所選育出的試驗性飼用作物,被寄予厚望。

四川農業大學玉米研究所教授唐祈林介紹,這種新型飼草和玉米有一定親緣關系,但更高產、適口性強,粗蛋白含量高,是草食家畜的理想飼草料。

上述特點在張勁松的羊舍中得到印證,他說,新的飼用作物很討黑山羊喜歡,新型飼草的生長速度也很驚人。“草長到70厘米就能收割,一年可以收割四五次。全年下來,一畝地可以收割10噸飼草。”

更大的賬本是黑山羊養殖的效益。告別野草,去年張勁松的黑山羊平均每只多長了約2.5公斤肉。“別小看這5斤,對農戶來說,就是每只羊都多了70多元的收益。”

收益的另一邊,成本也在下降。“不用再雇人割草,只需流轉山坡荒地,一年的租金是每畝400元。”張勁松表示,加上租金和一些雜費,收割10噸飼草的成本不到500元,遠低于收割野草需要支付的3400元人工費。此外,收割的草喂羊,羊糞再用來施肥“喂草”,非常生態。

路徑:種養結合,帶動農業結構全面調整

四川省將采用以養定種的方式發展青貯玉米,而針對新型飼用作物的試驗示范,也將依托有一定規模的養殖場或養殖大戶開展。

嘗到甜頭的張勁松已經行動起來,今年他決定把飼用作物的種植面積擴大到20公頃。“我們有一個規劃,爭取今年的商品羊出欄數量達到1000只,遠期要突破2000只,到時候種植規模還要擴大。”

“推進種植、養殖和漁業結構優化,路徑就是推動糧經飼統籌、農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任永昌表示,今年推進的糧經飼改革所在的18個縣均為養殖大縣,將通過種養結合的方式,發展以青貯玉米為主的高產、高蛋白質含量、低成本的飼用作物,從而減少玉米從外省調入的量。

此外,在新型飼草的推廣方面,四川省農業廳計劃按照“種養結合、以養定種”的原則,在渠縣、宣漢等19個縣試驗示范種植667公頃以上,而在已經試驗種植成功的大安、榮縣和樂至,還將擴大示范種植范圍。“廳里將成立以副廳長為組長、各相關處室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新型飼用作物試驗示范工作領導小組,而各試驗示范縣也要成立相應機構,切實抓好落實。”四川省農技推廣總站相關負責人表示。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