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各地冬季增殖放流如火如荼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馬艷霞 字號:【

俗話說,“春放魚苗魚發瘟,冬放魚苗長三分”。寒冬季節,魚兒處于半休眠狀態,活動量很小,死亡率和發病率低,成活率更高。日前,河南、山東、湖北等地冬季漁業增殖放流活動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信陽:3.5萬尾魚苗將改善水質、促進生態平衡

1月6日,河南省信陽市“2016年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在浉河二號橡膠壩舉行,35000余尾魚苗被投放至浉河一號橡膠壩至二號橡膠壩的水域。此次活動旨在凈化浉河水質、改善魚類種群結構、保持漁業資源穩定。

1月6日上午9時許,在浉河二號橡膠壩,雖是寒風凜冽,壩上已聚有數十人。在岸邊,擺放有60余個裝有魚苗的塑料袋和20個空水桶。壩南側的工作人員認真地設置著防滑設施。

“作為北國江南,信陽市水系發達,在浉河中心城區段就有近20公里河道。近年來,隨著治水工作不斷深入,魚苗投放的力度越來越大。”在啟動儀式上,信陽市水產局局長耿繼宇介紹,近年來,該市一直高度重視水生生物的增殖放流活動,每年投入資金3000余萬元,在淮河流域增殖放流各種魚類4000萬尾左右。

“2016年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正式啟動!”隨著一聲號令,十余名工作人員將塑料袋中的魚放入水桶中,慢慢傾倒入浉河中。

“這次投放的有花白鰱、鯰魚、鰱鳙魚等魚苗,共35000多尾。”浉河管理處主任張凱說,“別小看了這些小魚兒,在它們長大的過程中,可給咱信陽人做了貢獻呢。就拿白鰱來說,專吃水中有機質,一條白鰱每增長1斤就能消耗掉40斤的有機質。”

張凱介紹,這些魚苗能夠去除水體中的有機物質,起到凈化水質和直接控制水藻的作用。為了改善浉河的水質,他們還將種植蓮藕、茭白、菖蒲等水生物,進行此次增殖放流,既可以維護水域生物多樣性,還可以增加這些水生物的產量。

于投放日起至2月6日一個月休漁期內釣魚、非法捕魚將受罰。據了解,從當日投放魚苗至2月6日,從浉河一號橡膠壩到二號橡膠壩之間的水域將禁止各種捕撈活動。

“釣魚理應是高雅文明的戶外活動,如果是為了吃魚來釣魚我覺得就太不應該了。”張凱說到,“生態環境重要,還是吃重要,我想大家都明白,希望廣大釣魚愛好者能夠自覺一些。也歡迎廣大市民加強對浉河違法捕撈的監督和輿論譴責,共同營造漁業執法的良好輿論導向。”

“其實最可恨的是電魚的,這是一種嚴重破壞漁業資源和漁業水域生態環境的違法捕魚行為。”張凱介紹,往年投放魚苗后,不僅吸引了垂釣愛好者,也吸引了很多非法捕魚者。“電魚對魚獲物沒有選擇性,它擴散電流形成的電場會給許多小魚苗帶來毀滅性打擊,而遭電擊但未能撈取的小魚苗沉入水中腐爛后,對水域也會造成污染。”

據張凱介紹,為了維護好浉河漁業秩序,確保此次增殖放流能夠取得良好效果。在今后的一個月里,信陽市各級漁政執法部門和有關單位會加大對非法捕撈作業的打擊力度,加強巡邏。一經發現釣魚或使用炸魚、毒魚、電魚等破壞漁業資源方法進行捕撈的,將依法給予處罰或者沒收漁具的懲處。

長沙:

湘江綜合樞紐放流“四大家魚”

近日,一縷微微的冬日陽光灑在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蔡家州湘江長沙樞紐工程壩址下游的江面上,江霧輕繞,雖已嚴冬,江風拂面,寒冷刺骨,但江堤上的人們還是溫暖如春,牽掛橫幅,搖旗吶喊,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實施嚴冬魚類增殖放流活動,正在此如火如荼進行,一桶桶魚種和親魚通過專用帶水放流魚槽放入湘江干流。

此次增殖放流的魚種為“四大家魚”,其中春片青魚、草魚等魚種290萬尾、親魚白鰱、鳙魚等100組,屬原種子一代。親魚和魚種體形、體色正常,體質健壯,鰭條、鱗片完整,無疾病、傷殘和畸變。苗種質量由農業部漁業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長沙)負責檢驗,魚種檢疫由長沙市水生動物防疫部門進行檢疫。

此次嚴冬魚類增殖放流活動進一步完善了水生生態的保護和修復工作,促進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增強了全社會保護水生生物資源和漁業生態環境的意識,有效地提升了長沙市生態文明建設。

資興:

向東江湖放流冬片魚種

近日,湖南省資興市開展了東江湖冬季漁業增殖放流活動。

此次冬季東江湖漁業增殖放流向東江湖白廊、興寧、清江、滁口、黃草等水域投放鳙魚、鰱魚、草魚、青魚、三角魴等冬片魚種180萬尾,價值200萬元。據東江庫區管理局漁業辦主任呂欣榮介紹,投放魚主要是根據它的生物特性,加上12月份水溫比較低,對魚體造成的損傷小,從而減少它的發病率,提升它投放時的成功率。

近年來,為了保護東江湖水質,資興市大力實施了網箱退水上岸工程,將東江湖近20萬平方米的網箱拆除上岸,推行漁業“大庫養殖”。從2013年開始,該市每年安排400萬元專項資金,分三至四個批次向東江湖水域投放各類魚苗種2000多萬尾,以促進東江湖漁業可持續發展,改善東江湖水域生態環境,并促進東江湖網箱養殖漁業向捕撈漁業、生態漁業、休閑漁業轉變。

襄陽:

408萬尾魚苗游進漢江

為了修復漢江漁業生態環境,湖北省襄陽市水產局近日在漢江中段進行了魚類冬季人工增殖放流,408萬尾魚苗被投放到漢江中。

據介紹,此次增殖放流的魚種全部由政府出資購買,品種有青魚、草魚、鰱魚、鳙魚、鳊魚等,全部來自天然水域漢江或省級原良種場,規格為3厘米至15厘米魚苗,屬本地品種,適應環境能力較強。

據了解,漢江襄陽段有自然生長的魚類73種。近年來,由于建閘筑壩、船舶航運、河水污染等原因,魚類生長環境改變,加上違法捕撈、過度捕撈等情況,自然魚群數量逐漸減少,對魚類繁殖生長和水域生態環境等帶來不利影響。

按照計劃,今年湖北宜城、棗陽、老河口、谷城、保康等地都要進行增殖流放。水產和漁政部門表示,將加大巡查和執法力,放流區域嚴禁任何形式的捕撈。

臨沂:

3624萬尾魚種放流各大水庫

近日,山東省臨沂市先后在莒南縣陡山水庫、蒙陰縣岸堤水庫、沂水縣跋山水庫、費縣許家崖水庫和蘭陵縣會寶嶺水庫開展了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累計投放鰱鳙魚、草魚等魚類魚種3624萬尾。放流魚種規格整齊、體質健壯、檢疫合格,成活率達到99%。這是繼2015第五屆中國·沂河放魚節沂河城市水系放魚活動之后,臨沂市在大型水庫水源地實施的又一大規模增殖放流活動。至此,臨沂市2015年度漁業資源修復行動項目計劃任務圓滿完成。臨沂市漁業局組成以副局長孫寶進為組長的增殖放流監督小組,對5座大型水庫增殖放流項目實施進行了現場監督。

漁業資源修復行動項目的實施,對保護沂河城市水系和飲用水源地水質安全,改善水域生態環境,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將發揮重要作用。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