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最大的蘋果生產國,產量占到全球的一半以上,蘋果已成為中國農業的靚麗名片。“十二五”以來,果品市場需求旺盛,全國蘋果生產呈現持續發展勢頭。2015年,全國蘋果面積3492萬畝,產量達4261萬噸,在當年全國園林水果總產量中占比近四分之一。
要想實現“果業強 果農富 果鄉美”的目標,不僅要產得好,更要銷得好。時值蘋果產銷旺季,對產銷形勢的分析尤為重要。近日,中國果品流通協會發布了一年一度的蘋果產銷形勢分析報告,對2015產季蘋果經營情況和市場特點進行了總結,分析了2016年蘋果產銷形勢,對市場發展趨勢和價格走勢進行了專業研判。記者特別采訪了中國果品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陳磊,請他為2016產季蘋果收購經營指點迷津。
2015產季:
量增價低,經營困難
2015產季,蘋果產量達4261萬噸,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4.1%(國家統計局統計),是自2012年以來的最大增幅。全國蘋果(指80#二級以上套紙袋紅富士,以下若不作特殊說明,皆同)收購開秤均價為6.88元/公斤,同比下跌23.1%。收購期一直持續到12月上旬方才結束,比往年多了近20天。收購價格也一路走低,末期跌至5.95元/公斤。全國蘋果入庫量創歷史新高,據估算有1200萬噸左右,其中產區1000萬噸,銷地200萬噸。各地基本無剩余庫容。
相比往年,庫存增加量主要以后期被動入庫者居多,果農存果比例進一步提高,以山東棲霞為最高,在80%以上。儲果質量因收儲期長,差異較大,果商收購優級果的比例和質量要好于往年,果農被動入庫的庫存質量較低,導致整體入庫質量出現下降。
受收購價格下跌及前期市場疲弱影響,新果開始銷售后,全國批發均價同比下跌近20%,即使在春節期間的黃金銷售期,市場表現也沒有太大的轉機,旺季不旺,價格表現低迷。全國銷售節奏都比較緩慢,庫存消化同比滯后10%以上。在春節后的3、4月份,果農庫存因保鮮到期,開始扎堆出庫,不同等級鮮果大量充斥市場,對市場形成沖擊,同時也是蘋果“賣難”問題最為突出的一段時期。2015產季庫存銷售于9月結束,全年批發價格的最高價出現在采收初期,然后一路下滑,在3月下旬進入最低谷,隨即開始反彈,直到銷售期結束,銷售價格也沒有覆蓋收購和庫存成本,意味著貯存鮮果的果商、果農基本在賠本銷售,全年幾乎沒有贏利的機會。
需要說明的是,優級果受經銷渠道和市場需求的雙重支撐,價格表現相對堅挺,優質優價特征明顯。不過受低價果拖累,優級果銷售也較緩慢,獲利較往年有所減少。
因2015產季價跌質優,2016年蘋果出口出現轉機,2016年1-8月,蘋果出口78.65萬噸,同比增長81.5%,全年有望突破100萬噸,成為全年蘋果銷售不多見的一道亮麗風景。蘋果出口的恢復性增長主要源于國內蘋果的價格下降,我國的蘋果出口以東南亞國家為主,低價提高了國內蘋果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2016產季全國蘋果生產情況:總量上升,質量下滑
2016年,全國蘋果產區東、中、西部生產情況不盡相同:西部陜西、甘肅兩省,花期無凍害,雨水充足,疏花后的留花量同比增加10%。進入6月份,部分地區遭遇雹災,受災面積近10%,災區產量下降10%。7、8兩個月,持續高溫天氣對果園造成高溫熱害,影響果實膨大,導致一定減產。但總體來看,因西部新增果園的增產數量大于整體減產損失,預計兩省蘋果增產幅度在8%左右。
東部山東、遼寧、河北三省,蘋果整個生長期氣溫較常年偏高,晝夜溫差小,特別是膨果期雨量不充分,7、8月果園也受到高溫熱害影響,加之果農連續兩年增產不增收,對果園的管理和投入的積極性不足。此外,9月上旬煙臺市牟平區多鎮遭受雹災,蘋果受災面積達5萬畝,部分果園甚至顆粒無收,整體減產8萬多噸。綜上所述,山東全省將出現8-10%的減產,威海地區減產幅度還更高,預計在20%左右;河北產量則基本持平;遼寧氣候情況好于上述兩省,加之前兩年果樹減產今年“體力”恢復,產量將出現2%的增長。
中部山西、河南兩省氣候情況整體介于東、西部之間,蘋果總體產量持平或略減,其中山西吉縣6月份近8萬畝果園遭受冰雹災害,3萬多畝受災嚴重,但因掛果果園數量增多,當地產量基本持平,而山西整體產量則略減;河南三門峽市的靈寶市和陜州區產量基本持平。新疆2015年蘋果種植面積達95萬畝,2016年會進一步增加,同時產量也會有小幅增長。
綜合上述情況,全國蘋果產區在10月中旬采收前,若沒有遭遇異常氣候災害,考慮到全國蘋果新增種植面積掛果給總產量帶來的增量,預計今年蘋果同比增產2-3%,產量在4350-4390萬噸之間。因2016年全年氣候條件不盡理想,果實的發育、膨大和著色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今年蘋果整體質量將出現下滑,表現在果個、表光、著色以及內在口感不如去年,蘋果的優果率和商品果率同比都將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
2016產季蘋果市場預測:
價格下探,優果優價
受2015產季蘋果銷售不利局面影響,以及小幅增產原因,預計2016產季蘋果收購價格在去年大幅回落的趨勢下,今年將進一步下探,業界大多人士判斷,蘋果收購價格將回落到6元/公斤以內,因受成本制約和優級果的市場需求支撐,博弈雙方雖目前看空者為多,但價格下降的空間有限,開秤價格低于5元/公斤可能性較小。
從目前結束的嘎拉、將軍紅等早、中熟品種的銷售情況來看,其收購價同比有20-30%的降幅,但因產區不同,質量不同,價格分化較為明顯,實際成交價格也普遍高于當時的市場預期,預示著富士蘋果開始采收后,價格下跌到一定程度,將會得到來自市場多方的有效支撐。
蘋果價格受供求關系影響,果農、果商經過多年來的市場博弈,雙方都逐漸趨于理性,大家開始認識到蘋果市場的繁榮、行業的發展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合作雙贏才是出路。從目前進行的行業調查來看,蘋果收購價格若回落在5元/公斤的水平,果商的收購意愿將會極大增加,隨著收購價格的抬升,其收購意愿將逐步降低,而在6元/公斤以上,市場風險將如期而至,逐漸增加,抑制他們的收購意愿。因此,雙方都認可的收購價格越早出現越有利,這將會有效擴大收購成交量,降低果農存果比例。至收購期結束,果農存果比例是不是會降低,將是判斷今年后市的一個重要指標。
2016產季蘋果價格分化趨勢將會進一步增強,優果優價,低質低價,質次賣難的趨勢更加明顯。優質果價格堅挺,供不應求,低質果供過于求,將可能出現滯銷和積壓的現象。當前國內蘋果市場供過于求,市場低迷的矛盾,需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調整蘋果產業生產結構,推動蘋果品種優化和品質提升,化解甚至淘汰低端果品的過剩產能來解決。
2016產季蘋果市場的利好來自于國際市場。2016年,我國蘋果因價格下跌,出口已出現轉機,1-8月同比增長81.5%。2017年將在今年的基礎上,可能出現進一步增長,這將對2016產季蘋果的銷售產生極大的促進,并起到振奮市場的作用。同時我國的果汁出口也開始恢復性增長,預計今年增加30%以上,今年果汁生產需要的原料果收購價目前維持在600-650元/噸,可以為沒有銷路而積壓的蘋果保底,并將有效消化國內低端果的產能。
綜上所述,預計今年蘋果收購價格仍將進一步下探,收購仍會出現買方市場局面,市場普遍預期低于6元/公斤,但下跌空間有限,在5元/公斤價位,市場會獲得有效支撐。收購期可能還會比往年有所延長,延續到12月上旬,因收購后期的蘋果質量不斷下降,收購價格會逐步走低, 5元/公斤的收購價格是果農的心理底線,不過在末期跌破至4.5元/公斤也不是沒有可能。在部分產區,低端果“賣難”的情況仍將發生。
2016年,蘋果怎么賣?
2016年蘋果價格的進一步回落,是市場繼續低迷下去,還是出現轉機,行業同仁智者見智。但可以肯定的是:2016年的蘋果收購和經營工作,存在壓力和風險。陳磊去年曾在不同場合多次呼吁業界控制風險,現在經過一年的市場變化,蘋果價格下跌的空間進一步被壓縮。因此,控制風險須強調,但不是最主要的,積極開拓市場才是今年蘋果經營工作的關鍵。
為做好今年的蘋果收購和銷售工作,化解經營風險,促進消費,繁榮市場,避免價格大起大落,實現果農增收,果商得利,促進蘋果產業健康穩定發展,陳磊給行業同仁做如下建議。
對廣大果農而言,在今年的特定環境下,要有合理的價格預期,不要高價惜售,隨行就市,順勢銷售,避免造成積壓和損失,把收入落到實處;專注蘋果生產質量,不賣統貨,加強分級,提高果品的優質果率和商品化率。若做到優質果優價,低端果保價或降價出售,則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了自己的利潤;要適時采摘,嚴禁采青,確保蘋果的成熟度,提高內外在質量和市場競爭力;要尋找可以依賴的組織和企業,形成合力,抱團取暖,否則將始終處于市場弱勢地位。
對果企和冷庫而言,在控制風險的情況,收購不要過分壓級、壓價挫傷果農生產積極性,適當擴大收儲規模,及時順價銷售,穩妥經營,用于跨年度后期銷售的蘋果要保持合理的比例和適當的庫存,避免積壓造成虧損。
部分企業存在消極的收購心理,可以理解,但今年市場觸底后可能意味著轉機,此時在企業經營策略中,控制風險應該讓位于積極開拓市場,變被動為主動。特別是對從事蘋果出口、連鎖經營的企業,市場可能會打開機會的大門。
龍頭企業是行業的脊梁,行業持續穩定的發展,離不開龍頭企業的發展壯大。企業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要更多地承擔社會責任,共同努力促進蘋果產業的健康發展,為果農增收、行業穩定做出貢獻。
對主產區政府而言,要加強宣傳推廣工作,做好地方蘋果品牌宣傳和銷售推介;要搭建銀企平臺,積極協調政府和有關部門,采取措施解決果企、冷庫收購資金困難,支持果企與冷庫的收購和經營;要努力開拓國內市場,擴大銷售,開展產銷對接、網絡團購、電子商務等活動,促進終端銷售;要積極支持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擴大出口和加工規模,減輕蘋果銷售壓力;要凈化銷售環境,從規范經紀行為入手,打擊惡意賒欠、合同欺詐等不法行為,做到公平買賣,合法交易,為蘋果銷售搞好服務;要做好信息傳遞,及時掌握產銷市場信息,指導果農合理銷售,確保各方利益不受損失。
對行業協會而言,要加強信息工作,加大對數據精準統計、市場信息搜集力度,運用好大數據,解決行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要勇于適時為行業整體發聲,提供正確導向;要抓住蘋果價格回落契機,加大對出口企業支持和扶持力度,協助其積極開拓國外市場,力爭今后幾年蘋果出口量會有更大幅度的提升。
國內蘋果價格的穩定,市場的繁榮,需要果農、生產者、經營者、冷庫、加工企業、銷售企業和地方政府、行業協會的共同努力,蘋果產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的協調發展。行業成員強化合作意識,加強行業自律,加強信息交流和協作。誠信經營、規范市場秩序,避免惡性競爭,避免市場的大起大落,方能促進蘋果產業的健康發展。
(文中數據來自中國果品流通協會《2016年蘋果產銷形勢分析報告》)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