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農產品供需形勢分析(2016年10月)》估計, 2015/16年度中國食用植物油產量2503萬噸,較上月估計數調減3萬噸。其中,菜籽油產量563萬噸,較上月估計數調減3萬噸;豆油、花生油產量估計數與上月持平。中國食用植物油進口量558萬噸,較上月估計數調增3萬噸。其中,棕櫚油進口量342萬噸,較上月估計數調減8萬噸;菜籽油進口量77萬噸,較上月估計數調減3萬噸;豆油進口量估計數與上月持平。
調減2015/16年度菜籽油產量的主要原因是國內油菜籽價格相對偏低,前期臨儲菜籽油拍賣,國內菜籽油供給量相對充裕,進口需求疲軟致使油菜籽進口量較上月估計數調減。受臨儲大豆持續拍賣影響,國內大豆壓榨企業原料進口量減少。調減棕櫚油和菜籽油進口量的主要原因是受國際市場棕櫚油價格繼續大幅上漲,以及中國市場繼續消化前期出庫的臨儲菜籽油,再加上市場面預期2016年下半年繼續啟動臨儲菜籽油拍賣,油脂供給量將增加。
本月預測,2016/17年度中國食用植物油產量2533萬噸,較上月預測數調增1萬噸。其中,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產量較上月預測數基本持平;葵花籽油產量略增。中國食用植物油進口量540萬噸,較上月預測調增5萬噸。其中,棕櫚油進口量320萬噸,較上月預測數調減20萬噸;菜籽油和豆油進口量預測數與上月持平,其他食用植物油進口量預測較上月調增。
2016年9月,東北地區新產大豆零星上市,降水偏多使得前期旱情緩解,但部分主產區由于前期旱情嚴重,再加上9月多雨寡照,大豆明顯減產,蛋白質含量下降,將2016/17年度中國大豆產量預測數較上月繼續調減,豆油產量相應調減。據農業部大豆全產業鏈分析預警團隊預計,大豆單產每公頃1748公斤,比上月預測數調減5公斤;大豆產量1250萬噸,比上月預測數減少3萬噸。葵花籽油產量調增主要原因是2016/17年度葵花籽產量較上月調增。據農業部油料全產業鏈分析預警團隊調度分析,內蒙古主產區遭遇多雨、冰雹等極端天氣,單產略降,但播種面積明顯增加,預計總產較上一年度增加3.6%。中國儲備菜籽油降價拍賣政策以及臨儲大豆拍賣出庫有望繼續執行,將繼續抑制棕櫚油、菜籽油等主要食用植物油進口需求,厄爾尼諾給東南亞地區帶來高溫干燥天氣,導致兩大棕櫚油主產國印尼及馬來西亞減產,庫存量也持續降低,拉動棕櫚油價格處于高位,其他食用植物油替代作用增強,2016/17年度中國棕櫚油進口量預計繼續減少,其他食用植物油進口量預計明顯增加,食用植物油進口總量預計為540萬噸,較上一年度減少18萬噸。
從供需數據可計算,2016/17年度我國食用植物油自給率有望恢復性增長。2015/16年度,受市場價格低迷、庫存高企、農民種植積極性偏低,國產食用油籽榨油940萬噸,自給率31.3%;2016/17年度,受種植業結構性調整,以及“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等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動,國產油料生產有望恢復,預計國產食用油籽榨油970萬噸,自給率32.6%,較上一年度增加1.3個百分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