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成都:實現從農田到餐桌智慧監管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崔建玲 字號:【

  深秋,當北方的大多數城市秋風瑟瑟,寒冷襲來時,作為我國最具幸福感的宜居城市——成都,卻呈現出一派氣候宜人、溫暖如春的景象。作為“美食之都”,川菜文化重要的發源地,現如今成都市不僅僅通過美食吸引全國各地的消費者,更通過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來吸引全國各地乃至全世界“好吃嘴”的眼球。

  近來,在成都市的大街小巷,“共建食品安全城市,共享世界美食之都”的宣傳語隨處可見。10月21日-22日,全國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工作現場會(“雙安雙創”)在成都召開,這是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連續第三年召開“兩個創建”現場會。對此次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作出重要批示,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出席并作重要講話,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視。農業部部長韓長賦、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畢井泉分別就推進我國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發表了重要講話。

  2014年以來,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農業部在全國開展“雙安雙創”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對于成都市而言,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推進,首先應得益于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兩個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書記唐良智任組長,將“兩個創建”納入全市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納入領導干部綜合考核和黨委政府績效考核體系,考核分值超過全市目標總分的3%。本次現場會期間,與會嘉賓代表們分別來到成都市的順點科技有限公司、成都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麟麟胖哥火鍋店等地進行了參觀考察。

  加強產地源頭監管

  易達奎是都江堰市天馬鎮金華社區的一名普通農戶,種植了20余畝生菜。每年一到農時,易達奎便帶著筆和本,來到天馬鎮農產品質量安全服務站參加培訓。服務站站長吳彬說,培訓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對農戶種植技術的培訓;二是對蔬菜種植的關鍵環節,如何施肥、用藥進行培訓,通過“綠色防控”,提高農戶安全生產意識。對于每一位像易達奎一樣的農戶來說,這些信息對他們來說就像是一場“及時雨”。“你生產不出安全的東西,別人就不會買你的東西,規范生產和不規范生產,哪個更劃算?”吳彬經常這樣跟農戶交流,農戶們也很樂意并自覺按規范種植生產。

  易達奎的生菜基地,需要有詳細的生產記錄檔案,包括在哪買的農藥和化肥、用量多少等信息,還要簽上自己的名字。吳彬說:“不管是種養大戶還是散戶,都要履行主體責任,做到誰生產誰負責。”

  天馬鎮有監管人員6名、協管員7名,實行區域包片負責。蘇敏是負責金華社區的協管員。前幾天,蘇敏前去易達奎的生菜基地,查看蔬菜生產檔案記錄是否完備和用藥、用肥等情況。按照鎮上的要求,蘇敏一個月至少要去自己所負責區域內的每一個重點監管對象基地查看兩次。除此之外,鎮上的6名監管員,每個人負責兩個村,也會不定期去基地抽查。

  都江堰市天馬鎮擁有12個農業社區。金華社區以種植蔬菜、獼猴桃和糧油作物為主,由于產業分布比較多,所以鎮上為該社區單獨設立了一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點。易達奎的生菜就快要上市了,但上市之前,檢測人員會對即將上市的生菜進行檢測。農產品休藥期大概為15天左右,檢測合格才準予上市。

  “如果在檢測過程中發現不合格情況,并有異議時,可將蔬菜帶至都江堰市為農服務中心進行重點跟蹤檢測,主要進行定量檢測。”吳彬說。都江堰市為農服務中心構建了 “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域覆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監管體系。中心建立了以網格化監管為核心,檢測評價、追溯管理、物聯網控制、標準查詢為支撐的“五位一體”的都江堰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指揮平臺。都江堰市農林局副局長何書群表示,“指揮平臺可以實現對鎮村的智能管控和移動監管,對每個屬地網絡和基礎網格的監管員、協管員進行實時調度、指揮、督查。各級監管員、協管員可通過手機APP接受工作指令,迅速開展巡查,及時發現問題,實時上報結果。” 也就是說,蘇敏在田間地頭工作時,可以直接通過手機APP接受指令,迅速開展重點巡查。

  農業的發展需要走規模經營之路。都江堰市蔬菜質量安全聯盟是該市蔬菜規模生產經營主體圍繞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第一責任自愿組建的區域性互助組織,現有44家成員。總經理于宏博介紹,聯盟組建的目的是解決蔬菜分散生產帶來的質量監管和市場銷售“兩個難題”。

  聯盟實施“七個統一”模式,即統一育苗與生產布局,根據市場分析,確定當年品種,安排布局生產,統籌組織育苗。統一投入品和供應,按照生產需要和質量要求,采取“團購”方式采購種子、肥料、農藥等投入品,降低生產成本,把好“源頭關”。統一技術規程與生產記錄檔案,按規范技術標準要求組織生產,全程記錄生產信息并形成檔案。統一政策性農業保險,由圣壽源農業有限公司出資統一為成員購買政策性農業保險,防范化解蔬菜生產經營風險。統一質量安全檢測,聯盟建立快速檢測室,定期或不定期對成員生產基地開展農殘抽檢、送檢,并建立銷前檢測制度。凡產品不合格的,不得上市銷售,并扣繳保證金,年內兩次檢測不合格的,解除成員身份。統一質量追溯,成員生產信息檔案統一納入都江堰市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實現全程可追溯。統一品牌銷售,成員產品統一使用“圣壽源”商標,實行每天約定數量和每年固定價格收購,統一貼牌銷售、分戶結算。

  目前,天馬鎮共有兩家合作社和一個種養大戶加入了蔬菜聯盟。 “我現在正在鼓勵動員天馬鎮更多種植大戶加入聯盟,聯盟有一套自己的標準,實行蔬菜統一管理和銷售,不僅能夠保證蔬菜的質量,而且對市場把握比較準確,有話語權,對農戶來說益處多多!”吳彬講道。

  有效對接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

  對于成都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來說,不管是從天馬鎮某些散戶收購來的蔬菜,還是從蔬菜聯盟送過來的蔬菜,如果這些蔬菜想要進入批發市場,其實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需要符合嚴格的準入制度。

  據了解,為適應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的實施,2010年,成都市農委印發《農產品質量安全產地準出證明》管理規定,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的有效銜接。規定指出,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及其成員、農業園區生產的農產品,在自檢或委托檢測合格的基礎上,由本企業、組織或園區管理者出具《產地準出證明》。其他農產品生產者生產的農產品,由縣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指定的機構或委托的鄉(鎮)政府、村民委員會出具《產地準出證明》。出具《產地準出證明》的單位應對出具《產地準出證明》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負責,未經檢測或檢測不合格的農產品不得出具《產地準出證明》。

  批發市場建有自己的快速檢測室,配備檢測設備和檢驗人員。當田間地頭的農產品運往成都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時,批發市場首先查驗食用農產品產地證明或購銷憑證、合格證明文件,對無法提供這些文件的,批發市場將自行進行抽樣檢驗或快速檢測。商戶則需要建立食用農產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如實記錄食用農產品名稱、數量、進貨日期以及供貨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內容,并保存相關憑證。

  經營主體的認證和商戶的備案,是市場準入的重要要素之一。成都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的經營商戶通過“大白菜+客戶端”完成企業資質、經營品種和檔位信息等經營信息的認證,生成唯一的二維碼,它是實時更新數據的“身份證”。記者看到,在批發市場每個商戶所在攤位的墻上都張貼著一張“成都市食品流通溯源食材來源公示”,購買者可以掃一下上面的二維碼,獲得食材的具體信息,做到“流通千萬里,追溯零距離”。

  除此之外,市場還建立信息快速互動和分享的“智慧農批”客戶端,市場管理人員進行巡場記錄,同時同步信息給屬地食藥監所。食藥監所可根據市場管理人員的日常巡場記錄針對高危檔位重點督查,并向市場同步相應結果和整改意見,形成政企日常監管聯動化。當入場抽檢發現不合格商品時,立即禁止流通,市場將信息通過客戶端實時上傳屬地食藥監所,食藥監所將依法依規進行處置。

  從采購到終端餐飲的智慧監管

  在成都市雙流區麒麟胖哥火鍋食府,餐桌上的每一盤菜都來自火鍋店自己的中央廚房。所謂中央廚房,即火鍋店自己籌資建立的專門為火鍋店量身定做的廚房,改變了大多數傳統餐飲業“前店后廚”的現狀,實現了火鍋店各分店食材統一加工配送,實現了餐飲工業化生產。

  中央廚房的蔬菜和肉類等農產品,則對接成都市食品流通溯源電子商務服務平臺——“源本生鮮”電商平臺統一采購。消費者要想知道中央廚房的這些蔬菜來自哪里,只需通過手機掃描餐盒上的二維碼標識,即可看到農產品具體信息。

  “火鍋所用的底料也是由自家生產制作的,這樣可以使自家火鍋品質有保證,口感獨特、與眾不同。”董事長付天寧說。可以看出,在這家店吃火鍋,從火鍋底料到火鍋食材,都是由火鍋店統一生產完成,這無疑為前來吃飯的消費者打了一劑“放心針”。

  火鍋店對接的“源本生鮮”電商平臺是一個食品和食用農產品供給側與需求側的撮合平臺,由成都順點科技有限公司運營,是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食品電子追溯系統的提供方和運營商。對于“源本生鮮”電商而言,麒麟胖哥火鍋食府只是其中的一家用戶。目前,平臺聚集了全市50%的農產品種養殖基地和農業合作社3120家、主城區70%的農產品批發市場經營者2100家、60%的農貿市場經營者5204家、90%的學校食堂2900家和20%的餐飲單位11000家,用戶達到24324家。

  在成都順點科技有限公司辦公室,一份源本生鮮電子商務交易平臺配送單上明確記錄著如下信息:采購單位,成都市錦江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及電話;配送單位,雙流牧馬山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及電話。采購蔬菜品名、數量、單價、金額等采購信息都是公開透明的。源本生鮮的創始人徐曉晨告訴記者:“源本生鮮電商平臺可以理解為一個應用工具,比如火鍋店需要采購蔬菜,只需要登陸手機app點擊操作即可,既方便又快捷。”不同于其他食品電商平臺,這一平臺的特點是將食品檢測、食品溯源以及生產經營者的信用管理體系融入到食品交易全過程。由于平臺上聚集了很多采購商和供應商,采購商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供應商,誰的服務好,就可以選誰,改變了傳統固定的供應商和無法保證產品質量的情況,而且保證了價格的公開透明。

  如何保證采購商采購到的農產品是安全的?徐曉晨說,平臺要求供應商在入駐平臺時必須上傳農產品產地信息和自檢信息,并自動上傳網絡,同步更新蔬菜流向哪個批發市場或終端餐飲店,平臺設有專門的全流程定位系統,保證了產品的質量。

  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關系國計民生,責任重于泰山。農產品質量安全既是產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成都市在抓監管的同時,亦重視生產。自兩個創建工作以來,成都市的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逐漸由原來的主要依托“人”管為主轉變為利用現代高科技技術手段為支撐的智慧監管,監管效率得到顯著提升。成都,這座美麗的城市,未來將通過打造“智慧農安”、“智慧食安”的方式,為國內外食客帶來兼具美味和安全放心為一體的美食佳肴。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