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榮昌區是世界八大、中國三大優良豬種之一的“榮昌豬”原產地,是中國畜牧科技城、國家現代農業畜牧業示范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活動開展以來,榮昌在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做法如下。
一、健全管理體制,夯實“責任墻”。畜產品質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內容,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區委區政府專題研究細化分解部門監管責任、鎮街領導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列出責任清單、明確監管任務。建立了區、鎮(街)、村三級負責的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網絡和體系,出臺了畜產品生產全程控制、產地檢測準出、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和責任追究等制度,形成了“齊抓共管、層層落實、主動作為”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創新監管平臺,織密“防護網”。將全區動物養殖場、獸藥GMP企業、飼料企業、屠宰企業等監管對象全部納入“雙隨機一公開”檢查對象目錄庫和質量安全應急管理系統,建成畜牧獸醫服務“110”云服務平臺、生豬產品質量溯源系統和獸藥飼料安全生產電子監控系統,對動物防疫檢疫、無害化處理、養殖環境監管等實行數字化管理,實現“養殖—屠宰—加工—交易”的全程溯源、全程監控、全程服務、全程公開,大大提升了監管效能和應急處置水平。
三、落實防檢機制,打好“主動仗”。為從源頭防范控制畜禽疫病風險,我們建立了“以監促防、以檢計酬、網格管理、采檢分離、采血補償、風險評估、分片出證、不達標問責”的防疫檢疫監管考核模式,對轄區散養監測單元、規模化養殖場采集血樣,免疫抗體水平高于國家規定標準。在全區設立21個動物產地檢疫報檢點和2個檢疫省級道口,在畜禽屠宰場派駐官方獸醫,嚴把動物檢疫檢驗關口。今年以來共檢疫生豬126萬頭,檢疫畜禽產品1.7萬噸,檢疫率100%。經常性開展以打擊“瘦肉精、三聚氰胺”等為重點的專項行動,抽檢合格率和案件查處率達100%。
四、堅持改革倒逼,激發“內動力”。創新和完善畜產品監督管理方式方法,探索建立“戶申報、站受理、鎮街收貯、公司處理、部門監督、保險理賠、財政補助”七步工作法,實行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2015年以來無害化處理病死畜禽1.6萬頭,處理率達100%。在全國率先開展仔豬保險等試點,榮昌“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與保險聯動的長效機制”等5條經驗在全國推廣。大力實施“互聯網+農業”,建成國家生豬電子交易市場,出臺生豬線上交易標準和質量管控體系,目前已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日均交易量近10萬頭,預計年底交易額將突破300億元,實現“買全國、賣全國”目標。
五、打造畜牧品牌,走好“健康路”。與轄區內重慶市畜牧科學院、西南大學榮昌校區等科研院校強強聯合,打造“海棠花”安全優質畜產品公共品牌。出臺獎補考核政策,鼓勵支持“三品一標”認證,累計取得認證151個。“榮牧”榮昌豬肉獲得國家綠色食品和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雙認證”,“榮昌豬”以25.09億元品牌價值名列全國地方豬種品牌榜首。全區畜牧產業集群規模達124億元,農民人均畜牧業收入8400余元,實現了品牌打造、質量保證與產業提升的良性互動。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