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鍋肉因烹飪工藝和所需原料簡單,深受四川人民的喜愛,并且以其為基礎,衍生出了眾多的經典菜式,回鍋肉儼然成了川菜的頭牌、川菜的化身。著名美食家石光華在《我的川菜生活》中說:“四川的廚師們在豬肉身上下足了功夫,燉、燒、炒、拌、煎、烤、炸、腌、醬、臘,豬肉的吃法超過了百種。回鍋肉就是其中經過千錘百煉之后,返璞歸真,化繁為簡的經典菜品。”隨著川菜出川,回鍋肉也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喜愛。在回鍋肉的原料中,近年來受市場影響最直接的莫過于豬肉和青蒜。豬周期走了,蒜你狠來了。如果不多掏錢,這回鍋肉該怎么吃?
當前豬價的供給性大周期已走入下行區間,短期內豬價依據市場需求或有漲跌,但波動不會太大,也就是說最強豬周期已經結束。本輪豬周期出現高價位、低存欄的“新常態”,也就是說不少養豬者不再看著豬價高而擴大生產規模。這種現象的背后是養豬的技術、資本、環保門檻提高。這種情況導致小戶、散戶退場,而規模化的大豬場未能及時補位,也就是說豬肉供應的缺口或將逐步增大。就連原為肉豬產出第一大省的四川,近年來其肉豬產能也在下滑,導致供不應求,肉豬已由產出轉內需。可以說,二師兄的價格直接決定了我們消費的回鍋肉的價格和品質。用豬后腿二刀肉作為主料是正統回鍋肉的講究之處。豬肉受豬周期的影響呈現忽高忽低的過山車走勢,在價格高時,回鍋肉的價格也會呈現一定幅度的上漲,菜量有所減少,所選豬肉可能不再是首選的后腿肉,而是五花肉甚至大肥肉片。在價格走低時,回鍋肉價格也會跟著便宜,菜量也足,不會出現肉不夠青蒜湊的現象。
在正規的回鍋肉做法中,青蒜算是配菜,與豬肉的比例是1:6。青蒜從大蒜而來,大蒜長得白白胖胖,但卻不是個安靜的“美男子”。蒜價牛起來,牛過獅子;慫起來,慫過綿羊。曾有業內人士戲稱大蒜是白老虎,油價房價能調控,而蒜價卻很難調控。今年的蒜價愣是在全國人民的眼皮底下達到了歷史高點。近期,部分城市大蒜零售價格超過每公斤20元,多地大蒜價格同比上漲90%以上,有些城市的零售價格更是達到每公斤24元,有人驚呼大蒜賣出了肉價錢。在蒜價的帶領下,青蒜的價格也是一路飛漲,有商家為了節省成本,就把回鍋肉里的蒜苗用青椒代替。
豬周期走了,但由于生豬存欄量將長期保持低位,豬肉價格下降速度可能不會太快,但面臨國內外的巨大差價,保持穩中有降應是大概率事件。蒜你狠來了,但由于大蒜的生產周期短,再加上今年的種植面積加大,蒜價瘋長的局面不至于保持到明年。明年春夏季節,應季青蒜上市之時,伴著悠悠青蒜香,期望可以平民價格安穩地吃一份地道回鍋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