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梅園深處話發展——廣東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汕尾市羅洞村側記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葉飛雅 羅善杰 字號:【

雄踞“中國第一經濟大省”的廣東,近幾年來持續發力,其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發展迅速,不少市縣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近日,記者深入廣東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汕尾市陸河縣羅洞村,實地探訪偏遠落后市縣發展壯大的路徑。

雖身處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卻尷尬地被稱為“最落后的沿海城市”的汕尾,如何走出一條發展的新路子?陸河縣羅洞村如何依托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的支點,撐起產業經濟大發展的格局?自2014年廣東省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號角吹響后,這一系列問號就不斷被汕尾主政者推敲與研判。近年來,汕尾市陸河縣以建設美麗鄉村為統攬,以“特色產業發展、生態環境提升、民生改善保障”為抓手,依托陸河農村的美麗山水、田園風光、客家文化,全力打造水唇鎮羅洞村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以此帶動全縣各鎮、村發展休閑農業。被譽為“世外梅園”的羅洞村每年接待鄉村旅游30多萬人次,今年國慶黃金周更是迎來人流高峰,平均日流量2000多人次。今年,羅洞村先后獲得“汕尾十大休閑基地”和“廣東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鎮和示范點”的榮譽稱號。“世外梅園”不僅成為陸河的新名片,還成為了陸河農村深化改革的新版本,也為汕尾市旅游產業拓展出一片廣闊的新天地。

因地制宜大展旅游宏圖

陸河是國家重點生態縣,自然生態環境優美,農業資源豐富多樣,“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具有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潛力和前景。

陸河縣委、縣政府立足自身農業生產特點、客家文化底蘊和自然環境等基礎條件,把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作為一項戰略性新興產業來抓,制定了《陸河縣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規劃》,全縣八個鎮按照各自特色地利,規劃建設美麗鄉村,形成“村村是景點,路路是風景”;同時,以水唇鎮羅洞村為先行點和示范村,帶動全縣各地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經濟。為充分調動當地農民發展旅游的積極性,各級政府對開設農家樂、開發民宿的村民給予資金補貼;縣農業部門加大政策引導和扶持力度,對積極發展休閑農業的農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實施農業項目傾斜。

羅洞村位于陸河縣水唇鎮東部,是粵東地區最大的連片梅園之一,以“世外梅園”著稱。梅園內山、水、石、林等自然景觀獨有神奇,青山綠水,鳥語花香,是發展原生態旅游的“風水寶地”。世外梅園旅游發展方案聘請深圳北林苑景觀規劃設計院編制,以打造中國特色賞梅基地和鄉村體驗游勝地為定位,將羅洞梅園劃分為雷石問梅、清溪探梅、青崗踏梅等多個片區和楹聯文化長廊、主題梅園、梅林花溪長廊等多個景點,將以往單點式的旅游模式,拓增為線、面的休閑鄉村旅游。

當地抓住機遇推動傳統農業轉型升級,陸河是“中國青梅之鄉”,“陸河青梅”又是國家地標產品,全縣種植面積11萬畝,常年產量2.2萬噸,但近年來青梅價格波動較大,種植戶收入難以保障。陸河“才有梅花便不同”,隨著近年來“觀梅品梅”的游客大量增加,帶旺和激活了旅游消費市場。當地政府和農業部門緊抓城鄉居民休閑消費的機遇,在積極引導當地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村民借助景區發展優勢,轉型發展多形式休閑農業的同時,大力推進陸河農特產的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和品牌化發展,把陸河的土特產打造成為旅游精品和送禮佳品,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和競爭力。

因人成事創新發展模式

走訪期間記者獲悉,近年來當地相關部門按照“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投資、市場運作”的模式,抓住羅洞發展旅游事業的大好時機,引導和動員本地外出鄉賢返鄉投資創業,造福桑梓。

成立村級股份公司創新產業模式。2015年11月,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汕尾市第一家村級股份公司——廣東羅洞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羅洞投資公司)掛牌成立,該公司以村民“自愿互利”為基礎,聯結大多數村民的共同利益,成為旅游開發的實施主體。

發揮“三股共享”優勢推進扶貧脫貧。羅洞投資公司實行股份制模式,股權由“村民+鎮村+外出鄉賢”三方構成,利益共享、盈虧共擔,公司允許村民以現金或土地的形式入股,讓村民直接參與鄉村旅游的開發建設,享受旅游發展的紅利。今年底,持有現金股的村民將獲得公司8%的保底分紅。同時,羅洞投資公司積極引導村民自主創業,開發餐廳、民宿以及生產和銷售特色農副產品。村民收入來源也從過去單一的務農收入拓寬為租金收入、勞務收入、工資收入、分紅收入等多種方式,收入比過去翻了好幾番。其中一家農家樂梅花節期間營業收入接近10萬元,一位銷售農產品和小吃的農戶在旅游高峰期日收入可達5000多元。

建立“四民同建”機制激發村民參與熱情。羅洞投資公司創新管理運作模式,實行“民議民決、民事民辦”理事會制度。“四民同建”,將景區橋梁擴寬、旅游道路建設等工程項目放權給村級理事會,由理事會自主決策、實施和監管,大大提高了村民參與景區建設的積極性,景區的征地租地拆遷補償等難題迎刃而解。

因勢利導再造“世外梅園”

據了解,近年來水唇鎮黨政機關和當地的鄉賢百姓上下聯動,精心謀劃,全力打造羅洞“一年四季花不敗,春夏秋冬水長流”的旅游氛圍,使羅洞村“世外梅園”從過去無人問津“凌寒獨自開”到如今游客不絕“應酬都不暇”,成功應驗了“梅花香自苦寒來”。

羅洞加強對景區旅游形象宣傳。當地舉辦了省級攝影大賽、市級征文比賽、“瘋狂的石頭”創意設計大賽等文化推廣活動,利用活動造勢,聚焦人氣,吸引財氣。這些主題節會活動,受到了中央電視臺、廣東衛視、香港衛視和地方媒體以及騰訊、搜狐等網絡媒體的關注,吸引了眾多記者爭先報道。另外,當地政府還聘請深圳錦繡時代景區策劃組為“世外梅園”做旅游形象策劃和推介。

羅洞加快推進景區配套設施建設。當地黨委、政府想方設法籌資融資,兩年來共投入1600多萬元用于景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吉龍至羅洞村道擴寬工程、雷打石橋擴寬工程已經完工;新建村口大型停車場已經完成硬底化建設,寨里新建多處小型停車場;四村和村口公共廁所正在建設之中;同時增加了不少游玩項目,景區內已經建成天然游泳池、生態瀑布、親水棧道、燒烤野炊基地、鯉魚池、娃娃魚生態河、野鴨觀賞基地等體驗游玩項目;另外,為了滿足賞梅高峰期的住宿需求,陸河縣第一家村級賓館——花之溪青年旅舍已經開業,大型游客綜合服務中心正在建設之中。今年10月,汕尾市粵運公司開通汕尾城區、陸豐市、海豐縣直通水唇鎮羅洞村公交車線路。村內新增山里人家、鄉村農家樂等多家農家餐廳,目前,全村共有9家民宿和10家農家樂。

羅洞加強生態環境與民俗文化“兩保護”。為保護好羅洞的青山綠水和民俗文化,當地政府專門出臺了有關保護羅洞旅游生態環境的政策措施,禁止在景區范圍內大小河流(溪)水域中電魚、炸魚、毒魚、采砂、亂倒垃圾等行為;嚴控速生桉樹的種植,對已種植成片的桉樹,實施限期退出機制。

編后語:曾有“小香港”之稱的汕尾市,雖地處珠三角東岸和潮汕地區兩大民營經濟繁榮帶之間,其經濟卻長期在全省倒數之列,雖身處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然而長期以來其作為沿海城市,比鄰港澳的區位優勢并未體現出來,在機遇與挑戰面前,陸河縣實實在在的具體作為為汕尾崛起,大力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作了直白的“代言”,羅洞村改革發展的紅利不只表現于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宏偉藍圖的完美規劃,更體現在汕尾決策者和當地的鄉賢百姓上下聯動,精心謀劃,因地制宜,大膽探索等一連串具體作為,黨政及當地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有力支持,讓汕尾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走得更加有力。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