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地處世界最佳水果生產帶,桃產業是大連歷史悠久的資源性特色產業,果品質量上乘。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眾多果農靠種植黃桃發家致富。然而曾幾何時,一些之前栽種黃桃的果農卻悄然改種了大櫻桃、藍莓、葡萄等收益更高的水果。
近年來,大連市農業部門把桃產業作為都市型現代農業的主導產業之一,積極推行品種特色化、生產規模化、經營品牌化、營銷網絡化戰略,使桃產業步入了健康發展的軌道。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油桃如今與蘋果、大櫻桃、藍莓一道成為了大連“四大特色水果”,并成功打入了國際高端市場。在大連很多鄉村,桃產業已經成為富民強村的“火紅事業”。
8月19日,由大連市農村經濟委員會、瓦房店市農發局主辦,瓦房店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復州城鎮政府協辦,大連千禧苗木果品專業合作社承辦的大連桃產業發展研討會在瓦房店復州城召開。大連市農村經濟委員會、瓦房店市農發局以及來自全國15個省市農業園區負責人和復州城、楊家、三臺等鄉鎮的果農等參加了研討會,共同就桃產業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對產業發展前景進行了科學展望。
“桃王”出彩靠的是科技支撐
大連市農村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畢澤賀介紹說,我國是桃生產大國,桃在大連的農業產業結構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從上世紀70年代起步至今,大連桃產業已走過了40多年的發展歷程。如何才能在原有基礎上,根據市場的變化不斷推陳出新,持續提高品質和品牌影響力,是關乎桃產業全域健康發展的重要課題。
在2015年7月召開的第五屆全國桃學術年會暨“寧波杯”賽桃會上,大連千禧苗木果品專業合作社參賽的“甜八里”極早熟4號(早紅)油桃獲金獎;豐白桃從13個省、共計246個樣品中脫穎而出,以單果重970克和綜合指標全部優良的成績獲得本次賽桃會唯一大獎——“桃王獎”,展示了大連市桃新品種、新技術引進、示范和推廣水平。接著,“甜八里”又被列為2015年夏季達沃斯年會指定水果用品,打響了品牌,極大提高了大連桃產業的國際聲譽。
“桃王”的“故鄉”瓦房店,無疑是大連桃產業全域發展的一個縮影。目前,這里的桃產業規模已達到15萬畝、年產20余萬噸,其中設施桃5萬畝,成為東北發展最快、規模最大的設施桃主產區。產業發展對農民增收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在“中國黃桃之鄉”、“東北第一桃村”八里村,全村實現“一村一品”,以桃生產為主導產業,全村桃種植面積1.1萬畝,其中露地3000畝、棚桃8000畝,建成棚室4000個、戶均3.6個,棚室全部種植油桃,全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00元,其中桃生產收入就達20000元,較全市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89元高出8811元。
瓦房店市農村經濟發展局局長丁玉春告訴記者,瓦房店桃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大連市農村經濟委員會的指導、鄉鎮領導的支持、企業果農的辛勤勞作,更加離不開科技的支撐。多年來,以遼寧省現代農業示范基地、沃爾瑪油桃農超對接基地八里村為基礎的桃產業,得到了國內知名專家的大力指導,從上世紀著名的果樹育種專家王逢壽老先生,到當代的王志強、陳湖等專家,無不為之付出了大量的汗水和辛勤的努力。桃產品由最初的鮮食桃、罐頭桃,逐步發展為深受市場青睞的油桃。現已發展中油4、中油7、中油8、12-6等主栽品種及中油16至中油20、白如玉等主推品種20余個,極大豐富了市場需求。特別是SH肉質型油桃,具有營養豐富、口感好、糖度高、耐儲運的特點,在市場上脫穎而出。
“大連油桃”
搶占國際高端市場
2016年8月11日,大連天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與澳大利亞核果協會簽署大連輸澳油桃框架合同。根據合同,首批將出口澳大利亞120噸油桃,為國內單次批量最大。這標志著繼去年大連蘋果成功出口美國后,大連水果再一次成功打入國際高端水果市場。
作為國際水果高端市場,澳大利亞同時也是全球檢驗檢疫要求最為嚴格的國家之一。自2006年國家質檢總局正式向澳大利亞提出中國油桃出口的申請以來,經過檢疫專家和種植企業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國油桃病蟲害監測控制體系和質量安全保障體系最終獲得澳大利亞官方認可。今年5月,中澳雙方簽訂《中國油桃輸往澳大利亞植物檢驗檢疫要求議定書》,正式允許符合要求的油桃出口澳大利亞。
目前,大連已成為國內油桃的主要產區之一,年產量約33.7萬噸。其主要品種包括:金輝、金碩、中油系列等,棚桃每年 4-5月期間集中上市,是全國油桃上市最早地區,露地桃每年7-9月期間集中上市,主要產區分布在瓦房店、普蘭店。
大連油桃不僅成熟早,而且果個大、色澤艷、風味甜、耐貯運,“呂山”、“清泉寺”、“ 老白山”等品牌已占據較大的市場占有率,產品遠銷俄羅斯和北京、上海、廣州、哈爾濱等各大城市。
“此次出口澳洲,是國外行業協會首次牽頭選購中國水果。這意味著‘大連油桃’無論從品質上還是安全上都得到了澳大利亞業界的認可,從而使大連水果邁向國際高端市場又增加了一枚重要的砝碼,標志著大連桃產業標準化生產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大連市農村經濟委員會主任劉明智向記者介紹。
“甜八里”搭上電商“順風車”
又到了一年中桃子豐收的季節,在大連油桃的主產區,同時也是遼寧省最大的油桃產地——八里村,記者卻并沒有看到各類車輛擁擠路邊批發銷售的紅火場景。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大連千禧苗木果品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鄒長仁解釋說,隨著大連市農業信息化服務的深入推進,桃種植戶在當地政府和電商的幫助下,開啟了“互聯網+”營銷新模式,走出了網絡銷售水果的新路子。“甜八里”油桃因為采用傳統生產方式管理,全程施用有機肥料,含糖量最高達18%,果型正、色澤好,耐儲運性高,成為電商歡迎的高端水果品種。僅在廣東一地,他們就可以通過600多個分支實現大規模銷售。
千禧苗木果品專業合作社是大連市農業信息中心支持的信息化服務站點之一,鄒長仁是大連12316金農熱線專家和桃品種價格監測信息員。今年初,大連市農業信息中心協助合作社對接農產品電商平臺,邀請一禾公社、晟農科技等現場考察合作社棚室和露地桃產品,打通線上銷售渠道,對接大連電商協會,幫助合作社對接首農集團開拓北京生鮮市場,對接順豐速運公司提供快遞服務,首批500公斤油桃開始發往江西。
“油桃雖然美味,但和其他水果一樣都屬于特殊產品,有固定的生長周期和成熟周期,一旦成熟就要盡快銷售出去,不然只有爛在樹上。傳統的銷售模式,都是果農坐等水果販子開著卡車到村里來成批帶走水果,沒有議價權。如果遇上行情不好,果農保本都不夠,辛苦一年都白費了。”鄒長仁道出了果農的不易,但他話鋒一轉,“如今,果農只需坐在家里,就能接到一批批的訂單。”
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不僅帶來了油桃銷量和價格的提升,最重要的是倒逼了品質提升。當地果農王大爺告訴記者:“在前兩個月,油桃批發價就能達到十幾元錢,現在的價格也挺好。有了電商的‘訂單’,我們再也不用為銷售和價格操心,可以一門心思地按標準化生產管理,油桃的品質自然更加有保障。”
另據了解,目前大連12316熱線也結合農業電子商務成為了助力農業技術指導生產、促進農產品流通、帶動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大連市農村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韋敏說:“今后,我們將積極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打造‘新流通’,實現‘新營銷’,幫助果農降低流通成本,拓展銷售空間。此外,我們還將大力培育一批像千禧苗木果品專業合作社這樣的新型農業市場經營主體,加強信息服務能力建設,增強全產業鏈供給側資源配置,助推桃產業健康發展,讓更多的農民從中獲益。”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