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昌平區延壽鎮黑山寨有個北京海疆栗蘑產銷專業合作社,大山里除了盛產板栗,那里的村民還種植一種與栗子樹相伴而生的蘑菇,叫“栗蘑”,學名“灰樹花”。栗蘑在膳食纖維的含量上、多糖含量上以及維生素的含量方面比其他菌類高出很多,被多數人稱為菌類中的珍品。
近年來,北京市昌平區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瞄準高端消費市場,大力發展“一花三果”為主導的都市型現代農業,“昌平栗蘑”是昌平區在山區打造的又一個特色產業,也是全國唯一栗蘑特產之鄉。
1989年,昌平區長寧鄉政府和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的有關專家為使栗蘑能成為商品推向市場,進行了人工栽培試驗,經過4年的努力,人工栽培栗蘑獲得了成功。他們不但掌握了人工栽培栗蘑的各項技術參數,而且研制出了多個品種,既保持了野生栗蘑的色香味形,又大大提高了栗蘑的產量和品質,尤其在菌絲轉化為栗蘑的技術方面轉化率達到80%以上。
從2009年開始,昌平區開始扶持以黑山寨地區為重點的山區林下仿野生種植栗蘑,幾年來,逐步形成了以種植、采摘、特色餐飲為主的一、三產融合發展的栗蘑產業。
2013年2月,中國特產之鄉推薦暨宣傳活動組委會向昌平區頒發了“中國栗蘑之鄉”證書,授予“中國特產之鄉”商標品牌使用許可權,昌平區成為全國唯一的栗蘑特產之鄉。
截至目前,昌平栗蘑產業穩步發展,一是開展多種形式種植試驗。在林下小棚仿野生種植模式發展成熟并已推廣的基礎上,區農委引導農戶創新開展了溫室大棚反季節種植、套棚種植和拱棚種植實驗,實現了錯峰種植,使鮮栗蘑市場供應時間延長了4個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二是拓寬銷售渠道。區農委委托北京美佳興業公司在移動互聯網建立了“中國栗蘑商圈”,率先在全國建立網絡行業平臺,同時在211信息平臺上建立了栗蘑網,登記了種植戶的聯系方式和栗蘑采摘信息,引導市民進行栗蘑采摘。三是促進保底回購,免除種植戶后顧之憂。栗蘑種植戶由“龍頭企業”美佳興業公司和北京海疆栗蘑產銷專業合作社提供種植技術培訓和現場指導,并且美佳興業公司和海疆栗蘑專業合作社承諾進行保底收購,并隨市場調整收購價格,栗蘑產業形成了“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發展模式。
本期將重點介紹昌平區延壽鎮黑山寨村北京海疆栗蘑產銷專業合作社的林下栗蘑采摘、農業合作社和用栗蘑做出的美味菜肴,讓更多市民了解昌平區都市型現代農業的優勢資源及特色產品。
北京海疆栗蘑產銷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12月,由黑山寨村村民張海疆等人發起成立。合作社現有會員420戶,合作社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密切農民與市場的聯系,滿足農民對生產資料、實用技術、市場信息等方面的需求,積極推進本地區農業產業化經營,為實現農民增收及農產品的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而努力著。
合作社的宗旨是為其成員服務,積極營造合作氛圍,現在成員相互之間合作經營、和睦相處、團結友愛、平等誠信。合作社一方面通過網絡、電視等多種方式向外界推介黑山寨板栗、核桃以及桃、李子、梨、杏、棗、蘋果、柿子等各種干鮮果品,開拓市場,讓加入合作社的農戶在經濟上受益;一方面舉辦內容豐富的講座,加大社員的培訓力度,提高社員的生產、經營技能,與時俱進,造就適應現代化農業發展的新型農民。該合作社從2014年開始試種的兩種新品種栗蘑,已連續3年保持產量穩定狀態,且菇形良好,口感脆嫩,達到了推廣種植的標準,并在延壽地區推廣。眼下,市農業技術推廣站栗蘑田間學校示范校基地——昌平區延壽鎮黑山寨村北京海疆栗蘑產銷專業合作社的栗蘑喜獲豐收,栗蘑產量和品質較去年均有大幅提高,畝產值可達3萬余元,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栗蘑最早在野生條件下生長在50年樹齡的栗子樹上,野生蘑菇受季節限制,采集時間短不說,而且生長極不規律,東一撮西一撮的,野生的栗蘑一般在每年雨季才能生長,而且大多長在老栗樹的根部,因為菌類少產量低,所以被多數人稱為菌類中的珍品。
今天說的這種蘑菇又是怎么一回事兒呢?在黑山寨,眼前的板栗樹花兒已經謝了,但板栗還沒熟,可樹下還有“花兒”呢,一大坨的蘑菇層層疊疊的,還真像盛開的花,學名叫做灰樹花,多數人叫她栗蘑。
看著眼前這些規規整整的矮棚似乎和野生不沾邊兒啊,現在有人工栗蘑栽培了,生長環境在栗樹林中,模擬著野生環境,棚子上蓋著草簾子為了保持濕度,有濕度才利于蘑菇生長。栗蘑生產和其他蘑菇不一樣,栗蘑一般要在頭一年的11-12月份生產菌袋,程序是這樣的:把栗樹的枝杈和干枯的栗樹干粉粹成細末,配上少量的棉籽,進行攪拌作為栗蘑菌絲的生長基質,然后裝在統一的塑料袋里再進行高溫高壓蒸進行消毒,消毒后的菌袋就可以在其中接種了,最后把接種好的菌袋放在20℃的貯藏室內,菌種在袋中不斷繁殖,菌絲會長滿整個菌袋,菌絲和基質合成一個菌塊,第二年4月底就可以移栽到大棚里去了。生長栗蘑場地也和其他蘑菇不一樣,人工栗蘑是直接把菌種埋在栽培槽的土壤里。人工栗蘑栽培不需要很肥沃的土地,土質一般要求沙土、黏土各一半,土質過細過黏過肥都不好,有粗砂粒的土更好。栽培環境要求地勢高不積水,栗蘑管理也較簡單,生長所需要的營養成分在菌袋里已具備,所以不用再添加其他養分,只要把溫度、濕度控制好就可以了。最適宜的溫度在25℃左右,最適宜濕度在80-95%之間,并要經常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新鮮,空氣和光照一樣決定栗蘑品質的好壞。成菇呈象牙白色,一年收獲2-3次。這也就是半野生的吧,在樹下種蘑菇主要是為了節約成本,一畝地只要投入1萬多元,多聰明的做法啊,不用被動地給蘑菇創造合適的生長環境,而是借助自然界的條件,再附加一些人工管理,這種種植模式除了節約成本還有什么好處呢?好處就是仿野生蘑菇的栽培,品質也接近野生的,采摘價是每斤20元,是溫室大棚蘑菇價格的兩倍。在栗樹下生長的栗蘑生長期相對較長,栗蘑在大自然中慢慢積累養分,組織結構長得比較致密,它不但有脆嫩的口感,還有一種獨特的栗木香味,并且含有多種營養元素,在食用菌的品種中是少有的美味,而且還是增強人的體質,預防多種疾病的一種寶貴的藥用真菌。
現在蘑菇已是餐桌上的家常菜肴,但您知道親手摘蘑菇是啥感覺嗎?正值昌平栗蘑盛產季,來昌平采摘新鮮栗蘑,一路賞山景、享清涼,了解“中國栗蘑之鄉”的栗蘑文化,是近郊游的佳選。
采摘——昌平栗蘑挺能長個兒,去年還出現過澡盆大小的“栗蘑王”。但市民想要吃口感最好的栗蘑,摘六七斤重的最為合適,個頭兒大概如籃球大小。觀光客自己采摘時,要找葉面展開的才是成熟的,用雙手捧住栗蘑根部,小心提起,保護菇形完整,摘下后再將根部泥土清理干凈。栗蘑帶回家后敷上保鮮膜放在冰箱里,能儲存半個月。現吃現掰,炒、炸、熬湯都是不錯的選擇。
黑山寨栗蘑宴——沿著十三陵懷長路往深山里走,就到了延壽鎮黑山寨村。
海疆栗蘑產銷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海疆介紹說,延壽地區晝夜溫差大,林木覆蓋率高,北部山區又屬花崗巖地質結構,麥飯石分布廣泛,栗樹種植普遍,樹下的栗蘑喝著麥飯石水長大,因此營養價值很高。栗蘑富含蛋白質及人體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栗蘑多糖的含量遠遠高于其他菌類。它的膳食纖維含量超過35%(一般食品只有6%以下),這種高膳食纖維有助于腸胃蠕動,幫助人體消化。
在黑山寨的宜海食府,不大功夫就能擺出一桌豐盛的“栗蘑宴”,涼拌的、爆炒的、軟炸的、清燉的、包餡的,有30多個品種,栗蘑味如雞絲脆如玉蘭,味道非常好。價格大概在每位40元左右。
自駕路線:G6昌平西關出口下高速——昌赤路——懷長路
自己在家也可以做各式栗蘑菜品。
韭菜香干炒栗蘑:栗蘑撕成條,焯熟備用,韭菜切段,香干切條,鍋里油熱后放料頭炒香,依次放入食材翻炒均勻即可。
軟炸栗蘑:將栗蘑掰成均勻的條形,將雞蛋清攪拌均勻,放入鹽、椒鹽、淀粉和面粉做面糊備用,栗蘑裹上面糊,熱油炸熟即可。
栗蘑小炒肉:將栗蘑洗凈控干水分,彩椒切絲、豬肉切絲,調料腌制,鍋中放入適量油,將豬肉、蔥花下鍋,煸炒出香味后放入栗蘑,翻炒后加入彩椒、鹽、適量的雞精,翻炒均勻出鍋即可。
栗蘑餡餃子:栗蘑調制入餡料,包成餃子極其鮮美。
采摘后的鮮栗蘑拿回家,晾到半干后冷凍,食用前取出冷水泡,又新鮮如初。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