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現狀與未來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周丹丹 字號:【

農產品批發市場上連農產品生產和加工環節,下連各農貿、超市等零售終端和酒店、餐館、食堂等消費終端,是我國現階段農產品流通的主要樞紐。經過3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已初步形成專業性與綜合性相結合,產地、集散地與銷地相銜接的農產品批發市場體系,在我國農產品流通領域發揮著核心作用。

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現狀

——流通主渠道

目前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穩定,流通主渠道地位不變。從市場數量上看,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1年至今,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數量穩定在4100-4300多家左右,市場單體交易規模不斷擴大,年平均成交額增長4倍。截至2015年底,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已超過4400多家。年交易額億元以上的農產品批發市場1671家,全國有各類農貿市場2.7萬個。從市場結構看,在億元以上的專業農產品批發市場中,蔬菜市場占30.5%,水產市場占14.8%,干鮮果品市場占13.2%,肉糧禽蛋市場占12.8%,糧食市場占10.5%,棉麻土畜煙葉產品市場及其他農產品市場占18.2%,形成了以蔬菜水產等鮮活農產品為主的大型專業市場流通網絡。從發揮作用上看,通過批發市場交易的農產品特別是鮮活農產品的數量占全國農產品商品總量的70%以上,農產品批發市場在“南菜北運”、“西果東送”等跨區域流通鏈條中的支撐作用凸顯,在當前及在相當長時期內,農產品批發市場都將是我國農產品市場體系的核心和樞紐。

隨著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加快發展和農產品消費市場的快速成長,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功能不斷完善,服務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在國家發改委、商務部、農業部等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商品化處理、冷藏冷凍倉儲、交易廳棚的改擴建、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市場地面硬化、水電路系統改造、商戶生活服務設施、管理信息系統等基礎設施顯著改善,為批發市場實現保障供應、穩定價格、發布信息、快速檢測等功能,提升交易效率奠定了物質基礎。

隨著農產品流通模式不斷創新,農產品直供直銷、電子商務等新興流通業態蓬勃發展;拍賣、網上交易、電子結算等新型交易及結算方式不斷涌現;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收集、處理技術快速發展,部分批發市場主體加快應用新技術,加強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建設,推廣公平交易方式,提升信息化水平,不斷完善市場功能,提升對生產者、經銷商、電商企業服務能力和水平。

一些批發市場如遼寧北鎮窟窿臺批發市場等,通過由內部與商戶、向前與基地、向后與銷售終端、并行與直供直銷模式等進行調整關系和優化資源配置,建立從生產到消費的全產業鏈一體化的經營模式,形成產地市場、集散地市場、銷售市場、零售環節等多層次、集團化的農產品批發市場體系。充分發揮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平臺效應和帶動影響力,實現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消費有效對接,推動農產品由數量增長向質量提升、從分散布局向產業集聚轉變,促進一產種植養殖業、二產加工業和三產商貿服務業之間緊密相連、協同發展。

農產品批發市場未來趨勢是什么?

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農產品批發市場加快轉型升級,整體推進農產品批發市場信息化建設大勢所趨。加強批發市場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包括倉儲物流、資產管理、經銷商管理以及市場信息管理等的ERP系統,夯實批發市場信息化運營基礎,提升現代化管理水平。加快電子交易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市場實行電子結算,鼓勵市場創新交易方式,探索實體市場開展拍賣和網上競價等新型交易方式,實現交易結算系統的自動化、信息化、數據化;加快電子商務系統建設,依托自身倉儲、物流等優勢,建立電子商務平臺,或借助現有的成熟電商平臺,開展電子商務,推動電商企業入駐批發市場開展集貨經營,提升市場的價格信息采收、分析和發布功能,建設面向農民、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消費者及政府部門的現代信息服務系統,為進入市場交易的農戶和采購商提供及時、全面、準確的產銷信息,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

農產品批發市場在我國農業產業化和城市“菜籃子”公民工程中承擔了重要角色,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和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農產品批發市場作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和農產品流通的關鍵環節,其服務管理水平越來越得到政府和社會的重視。

農產品批發市場作為流通企業,在加快完善市場功能,規范管理制度的同時,加快提升批發市場股份制改造,提升批發市場股份結構,引進企業現代管理人才和管理經驗,實現市場內部管理創新,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的要求,助力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

目前,我國生產經營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變化,正在從兩端逼迫流通業態發生巨大調整。生產規模化、家庭農場發展會進一步加快生產環節向產后延伸,為流通方式變化提供了新的空間,同時也增加了外部壓力;另一方面,消費方式的變化與升級,也向對農產品流通方式提出了進一步要求。各地產地和銷地農產品批發市場通過控股、參股的模式來謀求發展,如深圳海吉星和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以農產品批發市場為中心,向生產和領域兩頭延伸,實現農產品經營化的專業化、產業化、網絡化和現代化的發展戰略,逐步延伸農產品流通產業鏈條。

(作者單位: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 )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