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1月嶺南,天朗氣清。第七屆廣東省農業博覽會即將在廣州琶洲廣交會展館舉行。近幾年來,廣東省農業發展的內外環境發生著深刻變化,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步伐不斷加快。在此背景之下,本屆盛會更引人矚目,更令人期待。隨著一屆屆成功舉辦,農博會已經成為廣東省傳遞政策、宣傳成就、促進貿易、服務市場、引導生產和消費的重要平臺和窗口。從有關方面業已透露的信息看,本屆農博會內容更豐富,特色更鮮明,交易更活躍,將是一個現場感受南粵大地現代農業脈動的難得契機。
11月25日至28日,第七屆廣東省農業博覽會(以下簡稱“農博會”)將在廣州琶洲廣交會展館舉行。本屆農博會由廣東省農業廳主辦,以“創新讓生活更幸福”為主題,采取“政府扶持與行業參與相結合”的運作模式,集中展示廣東省現代農業發展成果、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農業信息化建設、廣東特色農業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等方面取得的新成效,重點推介展銷廣東各地名特優新農產品,促進農產品產銷銜接。
廣東農產品琳瑯滿目
今年農博會較往年農博會更具特色。據介紹,本屆農博會共有六個鮮明特點:
一是科技創新更亮眼。突出名牌農產品、高新技術產學研、金融服務、“互聯網+農業”展示,特別是去年啟動的全省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和今年啟動的12個產業技術體系、8個共性關鍵技術創新團隊參展,亮出他們最新的科技成果,使農博會成為科技引領、成果展示、技術交流、精品貿易的盛會。
二是展示方式更專業。打破傳統以地市為單位劃分單獨展區的組展方式,改為以經濟區域劃分為4個地市片區;首次以特色農業行業設立7個專業展區,展示方式更專業、更接地氣。
三是活動內容更豐富。農博會期間,還將同步安排產銷對接、產學研對接、名牌農產品推介、品牌農業論壇、電子商務論壇、環保及生態農業、農業科技推廣應用、農業社會化服務介紹等活動。
四是供需對接更旺盛。積極組織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化服務組織、職業農民和采購商到展會現場參觀、學習、對接、洽談,提升供需雙方對接覆蓋面和密切度。展會首日設為專業觀眾參觀日,為專業觀眾和采購商的參觀、洽談、貿易創造便利條件。
五是品牌效應更凸顯。本屆農博會是農業品牌的盛會,絕大部分參展企業是地市級以上的農業龍頭企業,有一大批“三品一標”名牌農產品和地方名特優新農產品集中亮相,同時將公布今年廣東省新評選出的第二屆廣東“十大名牌”系列農產品,并進行重點推介。
六是辦展模式更市場化。博覽會以“農業精品展示、農業交流合作、農業貿易洽談”為主要內容,致力打造符合“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品牌化、信息化”要求的高水平農業盛會和貿易交流平臺。
廣東“菜籃子”瓜果飄香
廣東現代農業博覽會是廣東省科學規劃,順應現代農業發展規律和潮流的縮影。“十二五”以來,廣東立足全省“三農”實際,提出“一條道路、兩大目標、三個基礎、四大戰略定位”和現代農業“十大工程、五大體系”的總體思路和舉措,圍繞2018年率先實現農民小康和2048年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兩大目標,夯實農業生產、農村生態、農民生活三個基礎,確立爭當全國農村綜合改革試驗區、爭當全國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示范區、爭當全國農業科技創新與成果高效轉化集聚區、爭當全國國際性現代農產品物流交易中心區四大戰略定位,使廣東全省農林牧漁總產值、增加值在高起點上穩中有進。2016年上半年,廣東農業經濟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全省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526.5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6%;農林牧漁增加值1552.95億元,增長3.1%。其中,農、林、漁業和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分別增長3.8%、6.3%、3.4%和6.0%;畜牧業產值下降2.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