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黔貨”進京助力扶貧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蔣 釗 字號:【

?紅酸湯、銀球茶、黑毛豬、血漿鴨、蠟染、苗繡、玉雕、銀飾打制……10月16日,北京市民在前門一邊欣賞侗族大歌、反排木鼓舞等原生態表演,一邊游逛著的獨具“黔”味“黔”韻的展銷會。

中信國安助推貴州省“精準扶貧”啟動“黔貨進京”活動,采用“1+3+20+100+500”模式:在鳥巢廣場、工體3.3大廈等3大繁華商業街,在悠唐購物中心、北京海洋館南廣場、中央電視塔等20家商場,在100家“國安社區”品質生活體驗店,以及該集團100家門店輻射范圍內的500個社區舉辦貴州特色商品展示展銷。進京參加展銷會的廠家共計197家,其中有手工藝品企業34家,展銷近1000種產品。

貴州省委副書記、省長孫志剛,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士祥,貴州省副省長盧雍政,中信集團紀委書記、黨委委員馮光,中信國安集團董事長李士林,國務院扶貧辦、機關事務管理局相關部門領導,以及北京市、貴州省相關部門、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信國安集團領導參加了活動。“黔貨進京”系列活動是企業扶貧攻堅創新模式的充分體現,也是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的全新探索。

黔貨進京——有品質 有特色 有保障

“我們帶著綠色優質的貴州特色產品來展示給首都人民,帶著貴州人民的深情厚意感謝首都人民,帶著山里人的真誠、實誠,來探索和城里人新的合作方式。”啟動儀式上,孫志剛親自向首都人民推介貴州省特色農產品。

他認為,這次活動對于助推貴州脫貧攻堅,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東西協作、城鄉互動等意義重大。“我們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匯聚各方資源、整合各方力量,全力推動黔貨進京便捷化、規模化、常態化持續發展,讓更多綠色生態、安全放心的貴州產品源源不斷供應北京市場。”

國務院扶貧辦國際合作和社會扶貧司司長曲天軍表示,本次“黔貨進京”消費扶貧活動是中信國安集團積極響應國家脫貧攻堅號召,承擔社會責任,利用國安社區平臺,助力貴州優質農副產品走出大山的重要舉措。探索出了一條貧困地區優質的農副產品直達北京城市社區居民的銷售渠道,1對1、點對點、1對2,甚至1對3的供銷,將有助于形成貧困地區穩定的供應鏈,這是一個很好的消費扶貧亮點。

近年來,貴州省自覺踐行五大新發展理念,堅決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著力實施大扶貧、大數據兩大戰略行動,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科技創新為支撐發揮生態優勢,大力發展現代3D特色高效農業,打造無公害、綠色、優質農產品基地,實現了茶葉、核桃種植面積全國第一,食用菌、火龍果、藍莓、石斛、黃牛、山羊等生態產品規模不斷擴大。

孫志剛表示,貴州省將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產品質量,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推行標準化生產,狠抓產品生產、加工、流通全環節質量監測監管,完善產品質量的追溯體系,從根本上確保貴州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全力推動黔貨進京便捷化、規模化、常態化持續發展,讓更多的綠色生態安全放心的貴州產品源源不斷地供應北京市場。

精準扶貧——新平臺 新模式 新發展

“進駐‘國安社區’平臺后,農村和貧困地區就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打通最后一公里,使農產品更方便地出山進城,送上城市餐桌。”中信國安集團總經理劉鑫向大家介紹國安社區情況。作為基于本地生活的社區品質生活體驗與服務類平臺,“國安社區”依托線上平臺和線下門店體系,可以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高品質的生活服務、商業服務、交互公益等多樣服務,同時也可為各類型商戶提供工具和平臺。

此次“黔貨進京”是國安社區品質生活體驗店首次正式亮相。作為國安社區引進的首個區域品牌項目,未來國安社區將進一步加強與貴州區域產品品牌的戰略合作,凱里市、雷山縣已經確定為下一步試點單位。

李士祥表示,將在國務院扶貧辦的指導支持下,與貴州省、中信集團,進一步加強協調配合,支持推動北京批發市場、超市專柜、飲食企業等與貴州企業深度對接,支持電子商務企業提供線上展銷服務,共同為貴州綠色產品開拓北京市場創造良好條件,共同創造產銷掛鉤,生產流通連接的常態合作機制。

未來國安社區規劃在全國設立5000多個線下服務門店,覆蓋2億用戶,以品質生活體驗店服務平臺為依托,借助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打造成為社區精準營銷的優勢平臺,為地方品牌走進首都、走向全國提供強大助力,形成扶貧攻堅的“城鄉一體生態鏈”。

據了解,貴州省扶貧辦和中信國安集團簽署《關于打造國安社區·貴州扶貧特產平臺》戰略合作協議,國安社區與10余家貴州企業簽署《國安社區·貴州扶貧特產平臺》合作協議,意向采購金額達4億元。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