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兩年來,農業發展勁頭十足。伴隨著“互聯網+”席卷各大業界,農業這個最基礎的行業也站在了互聯網的風口上,農業融入了互聯網的元素,躋身信息化大時代。然而資金的缺乏讓大數據時代下的中小型農企發展遭遇瓶頸,并迎來了全新的考驗。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傳統農企轉型,提高競爭力迫在眉睫。那么傳統農業出路何在?農企又是如何尋找破局之道的呢?
農企謀發展,另辟蹊徑
對于中小型農企而言,融資難一直是困擾著企業發展的最大障礙,這一問題在我國受關注度越來越高,不少專家認為,問題的根源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資本市場的分布結構所造成的,缺少合理化的資本市場梯隊。眾所周知,中小農企已成為我國農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金融市場的狀況卻不容樂觀,中小農企往往因為銀行風控嚴格、銀行農企服務業務發展不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不健全等,造成中小農企貸款難,融資難的局面。在此背景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確立了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全和發展體系的戰略規劃,由此形成了新三板、上股交等股權托管交易市場,鼓勵中小企業掛牌上市,推動中小企業股權交易,助力中小企業逐步發展成為中型企業、大型企業。一時間,不少行業掀起了在境內上市的熱潮,上市成了各行業的新話題,不少農企欲搭乘上市這列快車,實現自身的彎道超車。
2016年1月20日,由前海股權交易中心舉行的全國農企掛牌儀式在深圳舉行,來自多個省市的53家農業企業在前海股權交易中心掛牌,僅廣東省河源市就有三家企業成功掛牌上市,這些企業包括河源市三農人文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深圳三農科技股份公司)、廣東中檸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河源市和平縣久久鴻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他們欲通過股權交易中心尋求投資者的戰略投資從而獲得融資機會,以進一步擴大和促進企業發展。
在深圳市羅湖區掛牌儀式現場,人潮涌動,會議廳門前擠滿了前來掛牌上市的企業人員。據前海股權交易中心的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幾年,前來前海掛牌上市的農業企業多了起來,且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不少企業看好前海的實力,他們通過前海正式邁向資本主義市場,尋得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掛牌儀式現場,河源市三農人文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廖利坤表示,此次在深圳前海股權交易中心新四板成功掛牌,意味著三農人文的發展更上了一個臺階,他希望借助這個平臺取得企業發展所需要的資金,為企業注入新的發展動力,讓企業再度展翅高飛。河源市三農人文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5月,是一家集水果種植、銷售、農產品深加工及農業技術推廣為一體的農業企業。主要從事檸檬、藍莓、獼猴桃等鮮果深加工,自成立以來,先后與河源市和平縣大壩鎮的700多戶農民簽訂種植與回收合同,年收購量高達3000多噸,目前已成為河源市最大的獼猴桃種植基地與重點實驗產業,帶動了當地大批農民致富。董事長廖利坤表示此番成功掛牌,是行業對三農人文的認可,也是市場對三農人文的認可,更是廣大市民對三農人文的肯定。三農人文在掛牌上市后定會贏得更多的發展機遇。期間,廣東中檸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丁總也表示希望借助此次掛牌上市,讓企業取得更進一步的發展。廣東中檸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3月,是一家集科研、種植、加工、銷售優質農產品、進出口貿易于一體的現代農業企業,該企業已被認定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示范企業、廣東省誠信示范企業與廣東省現代產業500強項目單位。作為領跑河源市農業發展的農業龍頭企業的河檸表示此次在深圳前海股權交易中心新四板成功掛牌是行業、客戶對中檸的認可,同時也是對中檸未來發展的更高要求。他們相信,通過上市一方面可以拓寬融資渠道,提升中檸的競爭實力,助力公司更快地成長為行業內領軍企業,另一方面通過上市隨之而來的廣告效應也會助力企業在競爭中擁有一個良好的籌碼,公司的知名度會得到提升,在行業內也會贏得更多的合作機會,相信中檸在掛牌上市后定能取得更好更快的發展。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農業局副局長陳振朋充分肯定了河源市農業企業集群對河源農業的發展貢獻,他指出農企在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有序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明顯的作用,各農業企業應繼續發揮模范作用,領跑河源農業的發展,打造河源品牌名牌產品,讓外界更加了解與認可河源的農產品。陳振朋表示此番掛牌上市將會助力企業步入發展的快車道,繼而推動農業產業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相信不久的將來他們定會為河源市推進全市農業多元化多渠道發展,輻射帶動更多的農民致富,探索出一條康莊大道。
上市可助力農企發展
農企為什么選擇上市?“上市就像是企業的一場成人禮,在給企業增加光環的同時也向各界證明著自身的能力,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業的知名度,同時又可以吸納更多的資本不斷壯大發展自己。掛牌上市后,企業與資本市場更緊密地對接,借力資本市場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同時,也將受到證券、稅務、審計、法律以及社會公眾更細致、更全面地監督,促使企業更加規范化地經營,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未來在行業的跑馬圈地之爭中便有了更加充足的實力。”活動現場一家前來掛牌企業如是說。那么,什么是新四板?通過掛牌新四板后農企融資問題能否迎來破解鑰匙,企業又能否在“新四板”中獲益呢?“新四板”是在“新三板”基礎上推出的,主要定位于主板、創業板之后的區域性資本市場,服務對象是廣大中小型、具備成長性、有價值的企業。但就交易主體的準入程度而言,新四板的門檻明顯要低一些,具有成長性的中小企業先以“新四板”為跳板,而后輸送到創業板,這一過程中,中小企業會贏得更好的市場基礎。不少專家認為落戶“新四板”對中小企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新四板作為中小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第一站,為交易所市場提供了大量上市資源的儲備,得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視。2015年“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做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要加強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發展服務中小企業的區域性股權市場(即新四板),把“創業創新”提升到了國家戰略高度,各級政府也從政策、制度、機制、資金等多方面支持企業創業創新。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新四板再次升溫,一時間服務企業創業創新的“新四板”成為了政府、企業家、投資者共同關注的焦點,同時新四板也成為大眾創業時代的資本主戰場。
那么上市之后,企業的困局又能否得到解決呢?答案是肯定的,上市可以為公司的持續發展獲得穩定的長期融資渠道,并借此可以形成良性的資金循環,成為公眾公司后,大大提高知名度,媒體給予一家上市公司的關注遠遠高于私人企業,企業繼而獲得名牌效應,積聚無形資產,更易于獲得信貸、管理層個人聲譽,從而吸引人才。從產業競爭角度來講,一方面上市可以支持企業更高速地成長,以取得在同行業領先的時機,另一方面,如果同行競爭者均已上市,企業同樣需要充足資本與競爭對手對抗,上市可以提升公司的綜合實力。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上市可以實現企業資產的證券化,優化股權結構,大大增強資產流動性。另外企業可以通過上市引進國內外戰略合作伙伴,借此來開拓市場空間,打通國際渠道。對于那些希望得到長足發展的企業來說,上市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
中小農企最大的困難之一就是融資,換言之,融資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如何吸引和聯系投資人。恰恰前海股權交易中心就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一個吸引和聯系投資人平臺,上市就是一個機會,一個增加自己曝光的機會,一個吸引投資人目光的機會。據了解,不少農企非常看好前海股權交易中心的實力。2012年5月揭牌的前海股權交易中心,是在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建設的國有企業控股、市場化運作的區域性交易市場,主要為非上市股份公司提供股權托管、登記、交易等服務,并為掛牌企業實現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掛牌發揮培育、輔導和促進作用。據悉,前海股權交易中心(深圳)有限公司是廣東省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的核心組織機構,注冊資本5.55億元。中心引入國內三家頂級證券公司——中信證券、國信證券、安信證券,采取公司制經營、職業化管理、團隊化運營、市場化運作,力求打造一個新型資本市場。
據業界人士分析,中小農企在前海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上市,不僅為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較好的資金保障,同時也為全國各省市其他行業中小企業解決融資問題,探索出了一條新的渠道。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