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農產品加工 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一座金橋——對湖北襄陽市襄州金穗源面業有限公司的調研與思考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龐心悅 字號:【

剛剛過去的春節,我回到家鄉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來到金穗源面業有限公司實地走訪調研和體驗學習,實地了解了小麥加工成各種產品的過程,看到了農產品通過加工提高價值的空間和潛力,對糧食主產區發展農產品加工有了初步的認識。

基本情況

襄陽市襄州金穗源面業有限公司位于襄州區伙牌鎮,該鎮面積167平方公里,轄28個行政村,193個村民小組,9913戶,耕地面積117414畝,其中:水田面積35255畝,旱地面積82159畝,農業人口40268人,人均耕地3畝,距市區20公里,境內交通便利,焦柳、襄渝鐵路、漢十高速公路、207國道貫穿其中,地勢為平崗丘陵地帶,氣候兼具南北氣候之特點,全年平均氣溫15.5-16.2℃,無霜期250天,降雨量1000mm,日照時數1927小時,極宜農作物正常生長。土壤主要為黃褐土,土壤質地良好,有機含量1.2-2.0,pH值6.5-7.5,是種植綠色食品小麥的理想場所。該鎮與襄陽市襄州金穗源面業有限公司簽訂了優質小麥長期種植購銷合同10萬畝,嚴格按照綠色食品生產種植技術要求組織生產。

襄州金穗源面業有限公司自2007年成立以來,以國家農業政策發展為導向,不斷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建立了鄂西北最大的糧食儲備庫,擁有現代化品控監測中心和技術研發中心,生產技術、監測手段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先后獲得了襄陽市農業產業化“十強”企業、湖北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公司生產的“漢襄牌”小麥粉、面條兩大系列產品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審定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自2013年,金穗源面業有限公司先后投入4000萬元,新增生產、檢驗檢測、保鮮等設備,升級現有生產線,形成了3萬噸保鮮面、3萬噸非油炸方便面的生產能力。新產品的開發投產使得當年新增收入42600萬元,新增利潤9600萬元,新增稅收3200萬元,并帶動周邊農戶就業300余人。

發展農產品加工的好處與前景

(一)農產品精深加工實現農業效益最大化。提升農產品加工、轉化能力,實現農業多元、多層次增值。目前金穗源面業有限公司向農戶收購小麥的價格是1.18元/斤(2360元/噸),加工成小麥粉后的價格是4000元/噸,面條的價格是6000元/噸,進而加工成保鮮面和非油炸方便面的價格是7000元/噸。公司的農產品加工一邊連接了初級農產品,一邊精深加工后直接面對終端需求,延長了農業產業鏈,即拉動了種植業,又可以帶動第三產業,改變農產品的貿易條件,實現了農產品多層次、多環節的轉化增值,且縮短了農產品從田間到人們餐桌的流通環節,實現農業效益的最大化。

(二)農產品深加工帶動農戶就業穩收入。通常季節、氣候、產量等因素的變化會給農產品原材料的價格帶來影響,但是有了農產品深加工的生產線,產出的高附加值產品不會受到以上因素的波及影響,分散了農戶農業生產受自然影響的高風險,在市場價格穩定的情況下,按照穩定的價格向種植戶收購,確保農戶收入穩定。農產品深加工使得產業鏈條延伸,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轉移社會剩余勞動力,既創造了經濟效益,也發揮了巨大的社會效益。

(三)農產品深加工不斷適應市場需求,發展前景廣闊。以面食為例,刀削面、拉面、燴面等各類面食食品一直是我國大部分地區居民日常飲食中的一部分,由于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飲食習慣逐步發展成偏愛快捷簡單、味美價廉且健康的食品,居民食品消費結構的變化,為農產品加工創造了巨大的市場空間。保鮮面、非油炸方便面等快餐面食的生產迎合了市場的需求。隨社會發展,快餐面食的消費市場也從農村轉移到城市、從低端產品轉向中高端產品。金穗源面業有限公司生產的保鮮面等面食受到了襄陽市本地市場的青睞,成為襄陽市“放心早餐工程”配送企業之一,并遠銷河南、湖南、重慶、廣州等多地,在城市市場及超市市場中逐步擴大了自己的市場占有率。

幾點思考與感悟

通過這次的社會實踐,我對農產品深加工有了初步的了解,也產生了十分濃厚的興趣,深刻體會到了農產品深加工在農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為此我作了一些思考:一是目前市場上出現的深加工產品品種單一,一方面是加工技術與設備沒有更新升級,多層次開發的產品數量就更少了;另一方面是創新能力不強,缺少創意農產品深加工,大都滿足于市場上已出現的產品形式,未進行深度開發,且開展農產品深加工的企業數量有限,市場還有空白。二是企業品牌意識不強。對消費者來說,耳熟能詳的品牌是一種信譽,是消費的主要趨向。創立自主名優品牌是一個復雜且系統的工程,單個企業很難在短時間內創立一個家喻戶曉的品牌,因此也需要地方政府的扶持與推廣,龍頭企業更應該樹立強烈的品牌意識,提升產品質量和品牌知名度,擴大營銷范圍和影響力,突破品牌局部地區影響力的瓶頸。三是大部分農戶未能在農產品深加工中獲取利益最大化。真正與農戶結成利益聯結機制的企業并沒有多少,而大部分企業都以“公司+農戶”的模式進行買斷式聯結,這樣一次性收購,價格隨行就市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農戶“難賣”的問題,但是卻沒有給農戶提供保障。還有合同式聯結模式,以市場平均價格為基準來收購農戶的生產資料,降低了農戶參與市場的風險,但是仍然沒有改變的是企業才是利益最大化的受益者。股份式聯結模式在我們國家需要探索推廣,農戶能以資金、土地、技術等要素入股參與農業生產過程,農戶才能獲取利益最大化。

(作者為湖北省襄陽市第四高級中學高三8班學生)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