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長汀縣素有“一鰻二鱖三刀鰍”的說法,凸顯了大刺鰍在客家人心目中的地位。大刺鰍自古以來就是長汀人民的滋補佳品,其肉質細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魚湯有清涼、消暑、解毒的功效,很受群眾歡迎。
大刺鰍,2015年入選閩西“八大鮮”,是龍巖特色農產品之一。其隸屬鱸形目,刺鰍屬,俗稱“刀鰍”,分布于我國長江水系以及南方各省,以汀江水系較為常見。大刺鰍棲息于有石塊的江河底層,或岸邊有水草處,在亂石縫隙中活動,當年苗可長至15-20厘米,一般個體重0.2-0.30千克,大的個體可達1千克。研究表明,大刺鰍肌肉含高蛋白和低脂肪,氨基酸種類齊全,必需氨基酸、鮮味氨基酸、不飽和脂肪酸、EPA與DHA含量均較高,礦物元素含量豐富,有較佳的食用口感和較好的營養價值。
據龍巖市農業局負責人介紹,至2015年底汀江大刺鰍人工馴養養殖面積2000平方米,產量500公斤。長汀縣共有三家養殖企業和1家家庭農場,分別在河田、濯田、南山、新橋、策武等鄉鎮開展汀江大刺鰍人工馴繁殖工作,人工繁育汀江大刺鰍苗計6批次,共繁育3萬尾左右苗。龍巖市提出大刺鰍產業發展規劃,到2020年,長汀縣大刺鰍養殖面積達到2015年全縣10180畝可養池塘面積的十分之一以上,全縣大刺鰍總產量達到1200噸,養殖總產值達到1.2億元以上(按10萬元/噸計),年繁育大刺鰍優質苗種達1000萬尾以上。
長汀大刺鰍產業已初步建立起種鰍培育、受精卵孵化、仔稚魚培育、成鰍高效養殖模式、餌料(飼料)篩選與研發、病害防控、活鰍運輸技術、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和商品鰍烹飪技術等相互支撐的全產業鏈技術體系,積極應用水產高效健康養殖技術和安全、生態、健康養殖模式,實現大刺鰍產業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和標準化發展。龍巖市農業局局長廖漢銘說,大刺鰍是一種名優經濟魚類,市場價格昂貴,商品魚價格100-160元/千克。大刺鰍不僅適合池塘養殖,也適合網箱及工廠化飼養,還可作為休閑漁業的一種高檔放養品種,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較大的出口創匯潛力。所以未來幾年,重點工作根據大刺鰍繁殖生物學特性,因地制宜,深入開展種鰍培育技術、受精卵孵化設施和仔稚魚培育技術研究與應用塑造大刺鰍產品的品牌,形成規?;拇蟠迢q消費群體,促進大刺鰍養殖產業穩步、健康發展,成為龍巖的一張名片。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