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一條魚的安全旅程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付 偉 字號:【

如果從采購和銷售網絡來說,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楊和鎮的福融八達水產有限公司的確“名副其實”。2000多公里外的北京、1000多公里外的上海和成都……以珠三角為原點,連接國內30多個城市的銷售通道輻射八方,編織成縱橫交錯的物流網絡:北邊的清遠、西邊的肇慶、南面的江門、東面的東莞。每天,來自上千畝魚塘的15萬斤鮮活水產通過八達水產這個樞紐,開始它們從漁業產品到美味食材的漫漫旅途。

然而,在廠長曾愛桂看來,無處不在的風險也埋藏在水產物流的諸多環節中。從農戶魚塘到市場攤位,最長要經歷三四天時間。期間,產品要經歷換水、降溫、運輸等多重考驗,“對于一條魚來說,這條安全‘長征路’同樣險阻重重,稍有不慎,便會踩到地雷。”對他來說,“廣東省水產品質量安全示范點”的牌匾,既是再接再厲的動力,更是如履薄冰的壓力。

鏈條管理全程防控風險

為了最大程度上降低風險系數,全鏈條管控成為佛山不少水產流通企業的共同做法。走進八達水產耗資80多萬元自建的質量檢測室,迎面是一排排擺放整齊的透明塑料箱。“這是樣品留置容器。”曾愛桂解釋道,在捕撈前兩天,檢測人員會到魚塘采取背部剜取方式對魚肉進行取樣,只有各項指標檢測合格,綠燈才會向下一道程序亮起。而樣品則會繼續在檢測室冷凍存放10天。“那時,同批次產品早已上了消費者的餐桌。”曾愛桂說,下一步,留樣時間將延長到3個月之久。

對于一條魚來說,躍過捕撈前的檢測關,只是千里之行的第一步,要想從養殖水塘游到百姓菜籃,前方還有10來個環節等待它繼續穿越。從上岸裝箱的一刻開始,階梯形降溫催眠技術將讓魚兒們逐漸安靜下來,從而降低活躍程度,以減少其對水體溶解氧的需求。在八達水產有限公司,從最遠魚塘到暫養車間有150公里,行程需要2個多小時。“裝箱時通過加冰,箱內水溫會比魚塘低2℃-3℃,在運輸過程中,每個小時還會加冰一次。”曾愛桂說。

兩幢共6000平方米的工廠化暫養車間,是八達水產有限公司的鎮企之寶。每天,近百個魚池白浪翻滾,最多能夠吞吐40萬斤鮮活水產在此中轉。“池中全部用自來水。”按照曾愛桂的說法,如此做法雖然成本高昂,但是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水體不受污染。

6-8小時的稍事休息之后,在水池盡頭,等待魚兒們的,便是再次裝箱后被搬進一輛輛卡車敞開的貨廂大門。接下來,它們將各奔東西,開啟十幾到幾十個小時的漫長旅途。200多輛冷鏈車組成了八達水產有限公司物流車隊的壯觀陣營。在貨廂內,冷氣和冰塊降溫雙管齊下,加上四五個一人多高的氧氣瓶,水產保鮮一路上“糧草充足”。

曾愛桂告訴記者,中途換水是水產運輸中的大忌,也是最容易被攻破的安全后門,而為了實現“不換水”目標,除了繼續低溫催眠以降低水產品需氧量之外,竅門還在于保持合適的水魚比例,“冬季一般為1∶1,夏天由于氣溫較高,要提高到3∶1甚至5∶1,這樣一趟下來,成活率一般可以達到96%以上。”

產地標識把住市場關口

相對于水產流通企業對于生產鏈條安全過程從頭至尾的精心打造,漁業監管部門更加看重的是用事實說話的終端數據。近年來,農業部、廣東省、佛山市三級水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結果表明,佛山市水產品質量安全形勢逐年向好,2015年的合格率比2013提高了2.5個百分點,達到98.1%。不過,這樣的成績,還不足以讓佛山市農業局有絲毫怠慢。畢竟,對于佛山這樣的水產養殖、流通與消費大市,推進產業經營的集約化、標準化、品牌化,依然任重而道遠。

2013年,一項名為淡水鮮活水產品標識管理的試點工作落地佛山,鱖魚、烏鱧、黃顙魚獲得嘗“鮮”機會。當年5月1日起,凡在佛山市水產品批發市場、水產販運企業銷售這3種魚的,全部需要取得產地標識。2016年,鱉、大口黑鱸和長吻鮠成為第二批試點品種。

雖然大部分主打品種還沒有被納入標識管理的范圍,但對于八達水產有限公司來說,無論是站在未雨綢繆的角度,還是出于自身管理的需要,質量溯源體系的建設都必須駛入快車道。“目前,公司已經初步實現了從魚塘到市場的全程質量追溯。”曾愛桂說,“但相關信息還主要采用手工記錄方式,我們正在與西門子等廠家聯合研發新一代的信息化水產品物流管理平臺,來解決追溯的效率和精準問題。”

這樣的想法與佛山市正在推動的水產品標識溯源數據中心平臺建設不謀而合。“逐步推行機打標識碼,使水產品質量監管工作達到‘生產有記錄、流向可追蹤、質量可追溯、責任可界定’的水平。”佛山市農業局漁業科負責人告訴記者,近3年來,全市共登記發放水產品產地標識18658份,可溯源水產品總交易量達6.56萬噸。

“本地有些企業正在研發像生豬耳標一樣,可以打在每條魚身上的質量標識,從而實現更為精確的單品追溯。”按照當地農業部門工作人員的說法,如果相關瓶頸可以獲得突破,這一技術將會讓佛山水產品質量管理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