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來自東海之濱的浙江省象山縣啟動了象山柑橘、象山梭子蟹兩大區域公用品牌新的品牌戰略,公布了雙品牌全新的品牌形象。上期,我們對“甜美人”——象山柑橘的品牌形象和品牌創意進行了解讀,本期我們將繼續對“蟹將軍”——象山梭子蟹的品牌戰略進行剖析。
與象山柑橘的品牌策劃相比,象山梭子蟹區域公用品牌策劃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難題。它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浙江大學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簡稱“品牌中心”)所提出的解決方案,對我國其他水產品品牌的打造也具有極強的借鑒意義。
象山梭子蟹是象山海鮮中的精品,在當地被譽為“天下第一鮮”,是象山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海鮮佳肴。象山梭子蟹具有殼青肚白、色澤鮮艷、肉質細嫩、體大膏滿、味道鮮美的品質特征。擁有7.5萬畝東海原種梭子蟹標準化生產基地的象山,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梭子蟹供應基地之一,先后被授予“中國梭子蟹之鄉”“中國海鮮之都”稱號,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2015年該縣梭子蟹總產量1萬噸、總產值達12.5億元。
象山蟹好,品牌路艱
然而,象山梭子蟹雖好,但品牌打造卻面臨三大挑戰:
首先,整體蟹品市場格局中,河蟹有陽澄湖大閘蟹屹立頂峰,海蟹則有三門青蟹勢頭正勁,二者豎起了行業標桿。在梭子蟹市場中,近有舟山梭子蟹、連云港梭子蟹,遠有東港梭子蟹、萊山梭子蟹,群雄割據,各占一方。如何突破競爭激烈的品牌格局,是象山梭子蟹面臨的難題之一。
其次,海鮮與其他農產品不同,它不具備地域獨屬性,其他農產品大多具有區域范圍限制。比如煙臺地區種植的蘋果,不能貼上其他產地的標簽,而其他產地所產蘋果也不能貼上“煙臺蘋果”的標簽。對于梭子蟹產品而言,同一片海域所產野生梭子蟹,從哪里上岸就跟誰姓,再加上梭子蟹適應的水溫、鹽度條件區間較大,北至渤海灣,南到南海均是它的活動范圍,產區界限變得可有可無。舟山、象山、三門三個臨近產區之間的梭子蟹,同屬于一片捕撈區,品質相差無幾。在產地差異性不足的情況下,如何構建品牌個性,是象山梭子蟹面臨的難題之二。
同時,當深入產業觀察后發現,象山梭子蟹最大的優勢在于它的養殖技術。象山從上世紀80年代起步,以迅猛的發展態勢,自主創新了多種養殖技術,在全國梭子蟹養殖業處于領先地位。但是對于海鮮產品來說,消費者追求的是“新鮮”“野生”“原生態”。若一個海鮮產品給消費者留下“養殖”“科技”等聯想,品牌價值提升的難度就加大了。因此,象山梭子蟹的核心優勢——養殖技術,是難以打動消費者的,這是難題之三。
破題——搶占戰略高地
解開以上三個難題的金鑰匙在哪里?品牌中心給出了答案:搶占品牌資源。如同“王老吉”搶占了“怕上火”這一涼茶品類的共同訴求,“象山梭子蟹”在品牌建設上,也可率先占據梭子蟹這一品類的關鍵資源,實現品牌突破。
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象山梭子蟹的捕撈區域——東海。針對中國四個海區海鮮品質進行的消費者調查顯示,有71%的消費者認為,東海海鮮是四個海域中品質最好的。而到目前為止,還未有梭子蟹品牌將東海作為其地域背書,做出品牌傳播層面的明確表達。因此,以東海這一品牌概念高地,作為象山梭子蟹的地域背書,可以凸顯象山梭子蟹的品質優勢,并且也可以將象山在消費者心目中進行地理定位,獲得品牌戰略優勢。
基于東海的背書,可以進一步從象山梭子蟹“苗種、餌料、水域、漁人、飲食”五個方面的產業特征出發,挖掘、提煉象山梭子蟹對于消費者的利益所在。
原生東海苗種:象山梭子蟹中80%左右的野生成蟹都是來自東海。而在養殖蟹中,象山梭子蟹的每一只蟹苗,歸根溯源都是來自于東海深海處。每一只象山梭子蟹都是原生東海苗種。
原生東海魚蝦:因為灘涂較多等地理原因,象山梭子蟹的近海餌料——小魚小蝦的品質是全國領先的,而象山梭子蟹就是用這樣優質的東海魚蝦喂養而成。從餌料角度來看,象山梭子蟹的餌料是原生東海魚蝦。
原生東海水域:野生蟹生長在東海的優質水域捕撈區,而養殖蟹的育苗和養殖場所的水域,也通過海水引流等方式,盡可能地還原東海原生水域狀態。
原生象山漁人:象山的3090名船長,都是象山當地漁人,并且采用象山獨特的原生捕撈方式。從漁人角度來看,象山梭子蟹是原生象山漁人育養、捕撈的。
原生象山飲食:新鮮的吃、腌制的吃,象山人用地道的方式,制作熗蟹、紅膏蟹等地道美食,彰顯原生的象山生活方式。梭子蟹所制菜肴是獨特的原生象山飲食。
可以看到,從苗種、餌料、水域、漁人、飲食等每一環節都有象山梭子蟹的特性,在總結的基礎上,可以進一步提煉為:原生。結合東海的地域背書,形成象山梭子蟹的品牌定位:東海原生蟹。
基于此,象山梭子蟹還需要提煉出一個易于記憶、易于傳播的品牌主口號,來進一步強化“東海原生蟹”的品牌定位。品牌中心從梭子蟹的自然屬性——“甲殼綱、十足目、梭子蟹”中,提取了極具傳播力的要素——“十足”,來突出表現梭子蟹的品類特征。結合消費者對于海鮮的共同消費印記——“鮮”,形成品牌主口號:
象山梭子蟹,東海十足鮮。
“東海”是象山梭子蟹的區域背書,更是梭子蟹品類重要的地域資源;“十足”是梭子蟹這一物種的品類特征,也是漢語中形容非常充足的一個詞;“鮮”毫無疑問是消費者對海鮮產品的消費印記。三者的結合,將象山梭子蟹的產區、產品特征進行了清晰的表達,同時又在深層次占領了品牌資源與消費認知。
為配合品牌主口號進行全方位、多維度的品牌價值宣示,品牌中心進一步設計了輔助傳播口號:原生蟹,十足鮮。通過朗朗上口的短語形式,進一步傳達“東海原生蟹”的品牌價值。
原生符號,塑造嶄新形象
品牌符號是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品牌與消費者之間最直觀的接觸。在象山梭子蟹品牌價值體系的支撐下,品牌中心為象山梭子蟹打造了專屬的原生符號。
原生符號的圖形源于象山當地,從東海海域、象山漁船、象山地形、梭子蟹等角度抽離出相應的圖形元素,作進一步的重構與組合,形成原生圖形主體形象。圓形和對稱,符合新時代設計趨勢和受眾審美。圖形色彩也源自象山的原生色彩,來源于梭子蟹煮熟之后的紅和東海海水的藍。
在字體的設計上,采用了象山漁船上的編號字體。該字體與其他地區有著很大的差異性,非常具有地域特色。因此品牌名稱字體的設計從象山漁船字體出發,利用這樣的原生字體,強調符號的地域屬性。
原生圖形和原生字體的有機組合,最終形成了國際化、高記憶度的象山梭子蟹原生符號,與品牌“東海原生蟹”的價值定位一脈相承。
2016年12月16日,在上海光大會展中心,象山縣人民政府、寧波市農業局、寧波市林業局、寧波市海洋與漁業局、寧波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聯合舉辦了“象山柑橘”和“象山梭子蟹”的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隆重推出“象山柑橘”和“象山梭子蟹”區域公用品牌的新形象、新價值。現場與會嘉賓和記者朋友百余人,共同見證了象山柑橘和象山梭子蟹產業發展史上的重要時刻。至此,象山柑橘和象山梭子蟹踏上了品牌發展的新征程。
(資料來源:浙江大學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