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東圓蔥主產區產銷對接不暢,價格大幅下行。為拓寬圓蔥銷售渠道,6月下旬,農業部會同山東省農業廳在濰坊組織開展了圓蔥產銷對接活動。記者跟隨農業部相關同志,趕赴山東圓蔥主產區,近距離探究山東圓蔥市場運行情況。
近期,相關媒體報道山東主產區圓蔥滯銷,一時圓蔥“滯銷賣難”新聞頻頻見諸報端,在網絡及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一時間讓人感到山東圓蔥銷售似乎遇到了大問題。然而山東圓蔥銷售情況究竟怎樣?是否稱得上“滯銷賣難”?
普遍滯銷不存在
山東圓蔥并未出現大面積的滯銷賣難。從價格上來看,今年山東圓蔥價格跌幅較大,但并未跌破盈虧平衡點。“山東圓蔥受外部壓力影響,價格大幅下滑,產地收購價0.10-0.15元/斤,較去年下降了0.25-0.3元/斤,跌幅50%以上。但這屬于正常的市場波動,不會影響產業發展的基本面。” 山東省農業廳有關人員反映,“山東圓蔥畝產1.3萬斤,可售1300多元,扣除600元左右的成本,仍可盈利,只是相較于去年,盈利有所減少。”
從走貨量上看,山東圓蔥優勢產區的圓蔥銷售順暢,走貨量正常。 “6月中旬以來,每天從山東運往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300多噸圓蔥,與往年相比,并沒有大幅變化。”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副董事長楊洪基介紹。圓蔥種植大戶郭慶凱也表示,他種植了4萬畝圓蔥,部分在國內銷售,部分出口到東南亞,目前已以0.3元/斤的價錢賣出總產量的3/4,只有1/4待售。
一些質量好、符合市場需求的圓蔥不僅沒有滯銷,還以更高的價錢順利賣出。“我們種的是日本和韓國市場需要的黃皮圓蔥,今年圓蔥以每斤高于市場價0.2元的價錢賣給了韓國一家泡菜公司,目前已全部售罄。”青島平度惠農園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姜培杰告訴記者。濰坊市安丘澳源食品有限公司的例子也印證了這個事實。近年來該公司一直采用訂單模式生產圓蔥,不僅銷售渠道暢通,而且價格也有保障。
從存儲方面看,圓蔥耐貯存,常溫下可保存1個多月,曬干后可存2-3個月。后期隨著早先上市的大蒜、蒜薹等蔬菜銷售出去后,會騰出部分冷庫庫存,圓蔥會有更大的冷庫存儲空間。
圓蔥價格下行的四重因素
然而把目光聚焦到個別地區的個別農戶身上,“滯銷賣難”在一定程度上是真實存在的。參加產銷對接會的部分農戶表示還有一定量的圓蔥待售。根據多方信息,部分農戶遭遇的圓蔥賣難問題是圓蔥產量增加、出口減少、入冷庫量減少、消費疲軟等多方面因素疊加的結果。
——圓蔥產量小幅增長
“圓蔥耐貯存,耐運輸,產量高,價格相對穩定,種植效益好,近幾年,一些農戶擴大了圓蔥種植面積,我也加大了收購量。”位于山東菏澤的巨野嘉禾合作社業務總監陶乃峰介紹說,“往年圓蔥產地價每斤4毛,每畝可售5000多元,除去成本,每畝可獲利4000多元。”
利益驅動農戶逐步增加圓蔥種植面積,圓蔥供應量近年來穩步提高。山東省農業廳相關負責同志介紹說:“預計2017年山東省圓蔥種植面積達33.5萬畝,同比增加1.34萬畝,增長4%,總產113.3萬噸,同比增加5萬噸,增長4.6%。”
來自銷售一線的聲音也指出今年山東圓蔥的供應量有一定幅度增長。“往年7月就已經售完山東產區的圓蔥,但今年山東圓蔥產量大,目前來看,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消化。”在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經銷了10多年圓蔥的阮瑩萍介紹說,“不過,按我的從業經驗,今年圓蔥種植面積大了、產量高了,價格下降很正常,這是市場調節的結果,過兩年種圓蔥的人少了,價格自然就會漲上來。”
——出口量大幅減少
出口是山東圓蔥的主要消化渠道之一。2016年山東圓蔥出口量達到55萬噸,占全省圓蔥產量的50%左右,占全國圓蔥出口總量的50%。今年,受印度地區圓蔥種植面積擴大等因素影響,出口到東南亞等地的圓蔥訂單明顯減少。
“今年出口到東南亞的訂單明顯減少,往年我每年出口到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的圓蔥可以達到5000多噸,但今年只出口了400多噸。”陶乃鋒介紹說。
印度產圓蔥是山東圓蔥在東南亞的主要競爭對手。以前,印度產的圓蔥價格貴、運費高,與山東產圓蔥無法在東南亞市場形成正面競爭。但是,近年來,受各種因素影響,山東產圓蔥競爭優勢不再。“以圓蔥包裝為例,印度人工費30元/天,山東地區要100-200元/天,從人工成本看,國內沒有任何優勢。同時,近年來,印度擴大了圓蔥種植面積,今年印度圓蔥大豐收,導致印度圓蔥出口價格下降。另外,印度圓蔥多是國際市場需要的小個圓蔥,果型周正,直徑在5-7厘米之間,相比而言,山東地區通常選用二紅品種,產出的圓蔥有大有小。即便價格一樣,東南亞市場也傾向于選擇印度圓蔥。”陶乃鋒介紹。
當記者問及在東南亞市場不景氣,何不轉銷距離更近的日本和韓國時,陶乃峰解釋,“相比菏澤,青島圓蔥運銷距離短,質量有保障,日韓每年都在青島地區選購圓蔥,那里的產量完全可滿足日韓市場,不會北上到菏澤地區收購。”
——入冷庫量少且節奏緩慢
存入冷庫貯存是圓蔥的另一個主消化渠道。受今年蔬菜價格整體下行影響,蒜薹、大蒜、馬鈴薯等蔬菜價格走低,入庫量較往年增長,占據了一定的冷庫庫存。“我自有3個冷庫,可存儲2000噸蔬菜,今年蒜薹上市早,走貨不暢,占據了一定庫存。”陶乃峰說。庫容緊張導致冷庫租金上漲,據了解,今年山東冷庫每噸上漲60-100元。這使得更多的圓蔥大戶希望能盡早將圓蔥變賣,從而進一步惡化了供需形勢。冷庫存儲商買漲不買跌的心態也影響了圓蔥入庫進度。“圓蔥價格下降,冷庫存儲商傾向于抱觀望態度,等價格跌到谷底后再抄底收購,待價格回升后入市銷售,最大限度賺取差價。”來自山東菏澤的種植大戶黃建文說。
——終端消費需求疲軟
受去年暖冬、今春雨水相對充沛、溫度回升較快、蔬菜面積和產量增加等因素影響,多種蔬菜集中上市,大部分蔬菜價格持續下滑,消費者可選擇較多。市場上一斤一元左右的蔬菜占據“半壁江山”,如今年春季上市的芹菜、蒜薹和第二季度上市的洋蔥、馬鈴薯,同比價格下跌50%。
“圓蔥價格持續下滑,菜商菜販不敢盲目進貨,多是隨銷隨進,市場走貨量減少,日交易量同比下滑50%。”山東省農業廳同志在圓蔥產銷對接活動上介紹。
幾點思考
媒體應客觀全面反映情況。“潮漲潮落自有時”,階段性供不應求和供過于求并存是農產品市場運行的天然屬性。面對圓蔥價格大幅下行,媒體應以理性客觀的聲音引導生產者走出困境。反之,若為吸引眼球,以點概面,夸張報道,不僅無助于解決問題,反而造成更大損失。“媒體相關報道制造出山東圓蔥賣難假象,使種植戶調低心理預期,引起農民恐慌,令農戶蒙受損失更大。”圓蔥對接會上山東省農業廳相關人員反映。黃建文表示,得知山東圓蔥不好賣的全國各地采購商會借機大幅壓價,不僅不利于暢通銷售渠道,而且賣不上價錢。
特色產業不宜過度發展。特色產業附加值高,促進農民增收作用明顯,各地發展特色產業積極性很高。但從今年山東圓蔥產業看,特色農產品需求量相對穩定,盲目擴大生產規模,一旦產量超出市場需求,或國際國內市場發生變化,就會引發蝴蝶效應,農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產品就會成為負擔,非優勢產區的農戶會首先受到影響。
強化產銷信息監測。政府相關部門要及時做好農產品生產、流通、加工、貿易、庫存和消費等各環節動態信息監測工作,及時公布上市日期、上市數量、價格走勢、窖存數量等信息,通過媒體及時公布,引導農戶依據市場信息理性選擇適銷對路的產品。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