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年中盤點農產品走勢 ——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相關負責人解讀市場行情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農產品市場周刊 作者:本網記者 魏龍飛 字號:【

  7月17日,農業部就上半年重點農產品市場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會后,圍繞農產品市場熱點及相關問題,本刊記者采訪了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相關負責人,進一步了解農產品市場運行情況。

  記者:上半年,國內大豆市場形勢如何?請闡述其原因?

  負責人:受去年大豆質量偏差、市場優質豆存量少、種用需求增加等因素影響,今年上半年,國產大豆價格穩中有漲,東北產區食用大豆由1月份的每斤1.91元漲至6月份的每斤2.03元,累計上漲6.3%。預計下半年大豆價格易跌難漲,特別是秋季新豆大量上市后,東北地區大豆價格存在下行風險,收購壓力較大,不排除會出現“賣豆難”現象。

  我們分析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今年國家在東北地區實行大豆市場化收購加補貼機制,提高大豆補貼水平,鼓勵玉米非優勢區進一步調減玉米、增加大豆,預計大豆面積、產量增加較多。另一方面,今年國際主產國大豆增產明顯,價格持續下跌,進口大豆與國產大豆的價差拉大,預計大豆進口仍將保持高位增長趨勢,擠占一部分國產大豆消費市場。根據海關數據,今年1-5月,我國已經累計進口大豆3712萬噸,同比增長19.8%。因此,我們建議廣大豆農密切關注市場運行,提前做好產銷銜接,在新豆上市后更要注意擇機銷售,規避價格波動風險。

  記者: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頭戲之一,玉米政策改革備受關注。請問今年以來國內玉米市場形勢如何?后期走勢將出現什么變化?

  負責人:今年年初,由于新玉米大量上市,供應壓力加大,國內價格延續了下跌態勢,但開春后隨著東北產區深加工和飼料加工補貼政策的出臺,以及中儲糧一次性收儲輪入等政策落實,帶動加工企業和貿易商積極入市,國內玉米價格從3月份逐步企穩并持續回升。截至6月底,企業收購價吉林每斤0.68-0.76元,比年初上漲0.02-0.07元;山東0.84-0.94元,比年初上漲0.02-0.11元。

  展望后市,國內玉米進入青黃不接時期,市場糧源偏少,特別是優質飼用玉米供應偏緊,價格將較為堅挺,但考慮到國家臨儲玉米拍賣出庫力度明顯加大、企業和貿易商存糧同比明顯偏高等因素,玉米價格不存在大幅上漲的基礎。秋季新糧上市后,國內供應壓力又將加大,價格存在下行風險,預計開秤價格可能與上年基本相當,但開秤后不會出現斷崖式下跌和持續性下跌,農戶平均售價有望略高于上年。

  記者:今年以來,我國棉花進口同比增加較快。與此同時,棉花價格有所上漲,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負責人:從2016年12月起,我國棉花進口同比增加較快。據中國海關統計,2017年1-4月,我國累計進口棉花47.9萬噸,同比增71.4%。這主要是由于2016/17年度國內棉花產量仍然處于較低水平,高品質棉花供不足需,內外棉花市場聯動,外棉價格處于近3年較低水平,價格優勢凸顯。同時受美棉出口簽約進度較快,紡織企業突擊使用上年棉花配額,并提前執行今年配額等因素影響,導致棉花進口大幅增加。

  在進口增加的同時,上半年棉花價格總體維持高位,1-4月,由于新棉銷售旺盛和儲備棉投放,國內棉價處于弱勢。5月開始,新棉銷售基本結束,國內高質量現貨資源偏緊,對國內棉價形成支撐。1-6月,國內3128B級棉花月均價每噸15936元,同比高29.2%。據棉花全產業鏈分析預警團隊預計,新棉上市前我國棉花進口將明顯放緩,儲備棉輪出為國內棉花市場供應的主要來源,成交率有望進一步提高,預計市場價格穩定在每噸15000-16000元之間。

  記者:上半年,國產菜籽價格高位運行,后期走勢如何?國產菜籽如何同有價格優勢的進口菜籽競爭?

  負責人:2017年上半年,國內油菜籽進廠均價為每噸5128元,9%關稅下的加拿大油菜籽的到岸完稅價均價為每噸3984元,國際油菜籽價格較國內價格每噸低1144元,價差維持在1000-1300元之間,比2016年同期擴大973元。

  從市場運行來看,國產菜籽與進口菜籽已初步形成相對獨立的市場。市場分化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用途分化。國產菜籽用于小榨生產濃香型菜籽油,進口菜籽用于加工四級菜籽油。二是加工利潤差異突出。濃香型菜籽油與普通四級菜籽油價差明顯,前者價格在每噸13000-14000元之間,后者價格在每噸6000-6400元之間,可分別支撐國產和進口油菜籽差異化的原料成本,產品細分具有利潤基礎。

  從后期走勢來看,由于國產油菜籽生產恢復緩慢,國內濃香型菜籽油仍有一定的產需缺口,將繼續支撐國產油菜籽價格高位運行。

  記者:截至目前,春季馬鈴薯價格大幅下跌,其原因是什么?后期走勢如何?

  負責人:春季馬鈴薯自今年4月份上市以來價格持續大幅下跌,同往年相比具有三個特點:一是同比下跌幅度大。據農業部監測,今年4月、5月和6月馬鈴薯批發均價同比分別跌28.1%、32.0%和24.7%;作為我國春薯最大產區,山東省4月、5月和6月上旬的馬鈴薯地頭批發均價同比分別跌45.8%、42.6%和30.4%。二是下跌拐點來臨早。按照往年價格波動規律,薯價一般每年在1-5月表現為上漲趨勢,5月之后才開始下跌,但是今年剛過2月份就進入了下行區間,下跌拐點來臨時間明顯提前。三是總體價格水平低。今年1-6月馬鈴薯批發均價為每公斤2.37元,處于近5年來同期第2低水平。

  今年春薯價格大幅下跌有3個主要原因:一是面積增加。2016年上半年春薯價格曾達到8年來最高,刺激薯農今年紛紛擴大種植面積。二是集中上市。受天氣較暖影響,今年河北、河南等北方部分產區春薯上市偏早,與云南、貴州部分冷涼地區馬鈴薯上市期碰頭。三是需求低迷。春季馬鈴薯主要為鮮食菜用,今年上半年菜價始終低位運行,對馬鈴薯的消費替代效應明顯,導致馬鈴薯消費需求減少。

  預計后市薯價將持續下跌。未來兩個月,隨著山東、河南、湖北、安徽、江蘇等地露地馬鈴薯的大量上市,以及內蒙古、甘肅、寧夏、遼寧等地局部區域早熟馬鈴薯的陸續收獲,馬鈴薯迎來上市高峰,促使薯價進一步季節性回落。

  記者:上半年,淡水產品價格漲幅較大,原因何在?后市將如何發展?

  負責人:今年上半年,我國水產品價格穩中有升,大宗淡水魚價格漲幅略大。據對全國80家定點水產品批發市場監測,1-6月份水產品綜合平均價每公斤23.23元,同比上漲1.45%。環比看,除3月份外,水產品綜合平均價均為上漲。分類別看淡水產品綜合平均價每公斤16.41元,同比上漲3.41%,其中大宗淡水魚和淡水甲殼類漲幅較大,分別達到4.2%和1.76%;海水產品綜合平均價每公斤40.98元,同比下降0.10%。

  據分析,淡水產品價格漲幅較大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供給減少。去年洪災后養殖產品存塘量減少的后續效應逐步顯現,加上部分主產區為治理污染加大養殖網箱拆除力度,水產品上市量有所減少。二是今年開始執行時間最長、監管最嚴的伏季休漁制度,海水產品供應減少,轉而導致對淡水產品的需求量有所上升。三是塘租成本不斷上升,水產品生產成本增長較快。據全國漁民家庭人均收支調查數據顯示,上半年漁民塘租漲幅同比達到30.33%。

  從后期市場走勢來看,水產品價格仍將保持穩中有升的運行態勢。一是南方連續強降水、洪澇災害出現,增加了市場供應的不確定性;二是隨著漁業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不斷加大和內地大水面治污力度不斷加強,水產養殖成本包括塘租將進一步提高;三是隨著伏季休漁時間進一步延長,海水產品價格將會有所上漲,需求增加客觀上將推動淡水產品價格傳遞性波動。但是,由于水產品在大多數地區非城鄉居民生活必需品,價格消費彈性較大,客觀上不存在大幅上漲的基礎。

責任編輯:王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