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具有溫、軟、淡、香、黏等特點,易于吸收,又保護胃黏膜,增添津液。特別是粥熬好后上面漂浮著的一層黏稠的物質,中醫里稱為“米油”,具有很強的滋補作用。
伴隨著天氣升溫,在郁郁蔥蔥的夏日里喝著汽水吃著西瓜,好像怎么避暑都還是會有那么一兩滴汗在頭上。
夏天,炎熱的天氣讓人覺得食欲不振,需要一些更加清爽開胃的菜,才能喚醒活力,所以大家青睞西瓜、苦瓜、冬瓜、黃瓜、絲瓜等瓜類果蔬。那么,夏季應該怎么吃呢?妥當的飲食,應以清淡為主,以蔬菜、谷類食物為主,可以多食用粥類食物,避免過分寒涼與溫熱。如果這時候能喝一些粥,既可以補充身體需要的水分,還可以通過搭配豐富的食材,使其可以增加藥性作用而對人體發揮很好的養生功效。另外,夏季腸胃虛弱,消化功能減低,粥類食物燉煮軟爛,也更易于消化,因此粥是夏季養生上品。
粥是我們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食物了,在我國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而且中國的粥種類繁多。粥不僅能填飽肚子,還有味道香甜、容易消化等優點,受到不少人寵愛,那夏天究竟喝什么粥好?為你推薦幾款夏季養生粥,拯救沒什么胃口的你,趕緊試試吧。
扁豆山藥粥:粳米250克,白扁豆100克,山藥100克。扁豆粥具有健脾化濕、和終止瀉的作用,山藥可以健脾胃,化濕濁。適合夏季服用,對中暑所致的吐瀉、食欲不振等病癥尤為適宜。
薏苡仁粥:粳米250克,薏苡仁100克,加水適量煮粥。薏苡仁具有健脾除濕之功效,適用于夏季任何體質人群的服用,可減肥輕身。
荷葉蓮藕粥:先將荷葉洗凈切碎后,放入鍋內,水燒開后撈出荷葉,汁留下,再將蓮藕切成小粒,與大米一起加入汁中煮成稀粥,加白糖調味后便可食用。蓮藕味甘多液,夏天多吃些能增進食欲;荷葉性涼,它獨特的清香能夠消暑利濕、散瘀止血。因此,荷葉蓮藕粥具有清熱解暑、降壓降脂的功效,能緩解夏季暑熱所致的頭昏惡心、食少腹脹等癥狀。
綠豆百合粥:百合、綠豆加適量水,燒沸后用文火煮成粥,調入冰糖即成。此粥具有潤肺止咳、養心安神、滋陰清熱的作用,適合各種人群。
銀耳蓮子粥:銀耳、蓮子、紅薯粉、冰糖。將銀耳冷水浸泡去根,撕成小朵,蓮子用熱水浸泡半小時,加適量水燒至軟爛時,加入攪拌成糊狀的紅薯粉和適量冰糖,文火熬煮開即成。此粥能補氣潤肺,清熱解毒,保健美容。
紅棗蓮子百合粥:將百合掰成小塊,蓮子用熱水泡軟,然后加入大米和百合同煮,待水燒開后,再放入蓮子和小棗,改用中火繼續熬煮到熟。百合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蓮子性平,能養心安神、健脾補腎;此粥清香甜潤,經常服食能健胃補脾,對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有很好功效。
桂圓蓮子粥:桂圓、蓮子、紅棗、枸杞、薏米、冰糖。將蓮子、薏米、紅棗洗凈小火煮40分鐘,加入桂圓肉、枸杞再熬煮15分鐘,加冰糖適量,即可食用。功效:營養豐富,補血安神,健腦益智,補養心脾。
苦瓜菊花粥:將大米和菊花洗凈入鍋煮至水開,把苦瓜去瓤切成塊后,同冰糖一起加入鍋內,用小火煮至米爛粥稠即可。苦瓜有一種獨特的苦味,能抑制過度興奮的體溫中樞,可清熱解毒、清心明目。菊花性涼而味甘苦,具有清熱疏風的功效。此粥可清暑熱,有中暑煩渴癥狀的人不妨多吃些。
三豆粥:用綠豆、赤豆和黑豆各15克,粳米50克,加入清水600毫升左右,用文火熬成稀粥,冷卻后,即可連豆帶湯一起服用,可以消暑定神。其中綠豆性味甘寒,有清熱解毒、消暑利水的功效;赤豆性味甘酸,功效為清熱利水、散血消腫;黑豆性味甘寒、微苦,有解毒、散熱、除煩的作用,它們都是夏令消暑清熱的佳品。
提示:粥雖好,也不能頓頓喝,尤其要避開以下幾個誤區。
三餐不能總喝粥 這個錯誤我們常犯。適當喝粥確實有益,但不可頓頓喝。粥屬于流食,在營養上與同體積的米飯比要差。且粥“不頂飽”,吃時覺得飽了,但很快又餓了。長此以往,老年人會因能量和營養攝入不足而營養不良。所以喝粥也要注意均衡營養。可以把粥煮得稠一些,配個肉菜,或在兩餐之間吃些點心等,都能補充能量。
冰粥并不可取 冰粥是夏天的熱賣食品,但它不適合體質寒涼、虛弱的老年人以及孩子。冰粥喝多了不僅會使人體的汗毛孔閉塞,導致代謝廢物不易排泄,還有可能影響腸胃功能。
胃不好的人適量喝 不少人認為粥養胃,但事實上,這種觀點并不全面。因為喝粥不用慢慢咀嚼,不能促進可以幫助消化的口腔唾液腺的分泌;而且水含量偏高的粥在進入胃里后,會起到稀釋胃酸的作用,加速胃的膨脹,使胃運動緩慢,這同樣不利于消化。因此胃病患者不宜總是喝粥,而應選擇其他容易消化吸收的飲食,細嚼慢咽,促進消化。
(本刊記者徐平編輯整理)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