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山西鄉村旅游升級之惑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農產品市場周刊 作者:文/畢樹文 字號:【

  近年來,山西省鄉村游呈現出規模化、現代化、精細化、品質化發展態勢。去年,全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游年接待人數已達1000多萬人次,山西省鄉村游進入了全面發展的快車道。然而,在全域旅游時代,起步晚、起點低的山西鄉村游依然面臨著諸多發展困境。連日來,筆者對此進行了調查走訪。

  陽泉桃林溝:

  全面開花亟須文化破題

  位于陽泉市郊區的桃林溝,是陽泉市首家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國家級標準試點項目的鄉村。也是近年來陽泉市鄉村游發展比較迅速,相對比較成型的大型鄉村游景區。5月18日,筆者慕名來到該景區。

  寬敞的街道,簇新的民房,穿梭的旅游大巴。徜徉桃林溝,一股清新的鄉村風襲面而來。桃林溝村地處陽泉市近郊,因古時溝溝梁梁都長滿桃樹而得名。上世紀90年代,這里是遠近聞名的窮村。村民們過著“土里刨食”、看天吃飯的日子。1994年,退伍回村的李乃珠成為村里的黨支部書記。他利用村邊一小塊陽煤集團難以開采的邊角資源,帶領全體村民建起了年產 8萬噸的新礦井,村民的日子一天天好了起來。雖然因煤而富,但桃林溝人并沒有“唯煤獨大”。在煤炭行情高漲的那幾年,他們已經意識到潛在的危機,并開始“未雨綢繆”。

  依托陽泉市郊區的有利地理位置,桃林溝人在鄉村旅游上大做文章。幾年來,在李乃珠的帶領下,桃林溝村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水平管理、高質量建設,逐步形成了集觀賞、采摘、休閑、度假于一體的旅游景區。在此基礎上,桃林溝不斷完善景區功能,引進了桃林歡樂世界等大型主題游樂場,并連續多年舉辦桃花節、采摘節等節慶活動,使桃林溝的知名度越來越高,成為陽泉市鄉村休閑游一張靚麗的“名片”。2014年桃林溝被評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這片桃花林詮釋了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也破解了資源詛咒的怪圈,踏出了資源型鄉村轉型的新路徑。

  走進桃林溝景區,可以看到大型游樂場、生態園、農業觀光園、非遺文化園等應有盡有。相比其他鄉村游景區,桃林溝無論從規模還是內容而言,都可稱得上佼佼者。但在李乃珠看來,景區發展到今天還未達到他的預想。他的目標是要將桃林溝建成一個具有文化內涵、能真正走進游客心里的旅游目的地。因此,他多次邀請各方專家對景區把脈問診。

  “就在前兩天,我們還邀請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協會的相關專家對我們正在建設的非遺文化大觀園進行了考察論證。我始終認為,休閑鄉村游并不是簡單的有山有水有花有土炕就能夠吸引游客,就能夠讓游客留下來,還亟須增添一些文化味。需要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價值和文化內涵以增加綜合吸引力。”李乃珠說,他的想法就是要在桃林溝打造一處文化大觀園,集山西各地的民俗非遺文化于一體,現場制作,與游客零距離交流,讓游客領略山西文化的真正魅力。

  “但說實話,這個想法是好的,我們缺乏的是深度的挖掘和合理的開發規劃,而這并不是景區經營者所能解決的問題。同樣,這也是我省很多鄉村游景區面臨的共同問題。資金不缺、項目不缺,但缺文化內涵。”

  陽曲青草坡:

  厚積薄發遭遇人才困境

  在陽曲縣黃寨鎮有一個叫上安村的地方,村北邊坪、神堂坡曾有大禹治水的足跡。村邊一條通往陽曲高村、大盂和忻州的千年古道,傳說因漢文帝陪薄后回定襄省親時曾走此路,而稱“官道”。村口有一溝,因漢文帝曾在此小憩,故曰“皇帝溝”。由于交通方便。上安村一度是民間貿易小集散地,史稱 “小青龍鎮”,還是當年走西口的一處著名的打尖點。這里古跡眾多,民風樸實,是一個極具文化內涵的黃土高原小鄉村。

  上安村有 54戶 158人,青草坡鄉村旅游園區開發前,上安村不通水,不通路,基礎設施落后,村民主要以種植谷子、玉米為主,人均年收入不足1500元,貧困人口占到90%,是典型的貧困村。實施村企共建青草坡鄉村莊園后,上安村的貧困人口由原來的49戶143人減少到目前的5戶15人。上安村村容村貌也煥然一新,成功入選了山西省美麗宜居示范村。

  走進如今的上安村,規劃整齊的停車場、造型別致的花欄墻、干凈整潔的農居小院……村民們因青草坡莊園而告別貧窮,這歸功于全域旅游大環境的影響,也歸功于當地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山西青草坡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強力入駐。“我們以走綠色道路,創生態文明為經營理念,以發展鄉村旅游事業、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帶動農戶致富為己任,開發建設了青草坡莊園。來到莊園,您既能夠游覽古老五爺殿、漢文帝古官道、走西口打尖點等歷史古跡;還可以獨居鄉村古院、品嘗風味土菜,時令快樂采摘;更可以攜妻帶子、邀朋聚友,體驗歡樂農耕,盡享田園生活。”據青草坡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臧志凌介紹,青草坡鄉村莊園于2007年至2012年相繼被評為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山西省休閑農業示范點,太原市農業旅游示范點、太原市休閑農業示范園,太原市對外宣傳基地;2008年至2013年連續被評為太原市先進旅游單位。“從白手起家到如今的規模,我們發展的相對比較順利,這要歸功于我們趕上了全域旅游的好時代,歸功于陽曲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扶持。莊園發展到今天,硬件建設已基本接近尾聲,旅游收入也漸漸趨于好轉。但對于我們來說,最缺的不是資金,也不是政策扶持,而是人才。”臧志凌告訴筆者,如果以一個鄉村游莊園的標準來衡量青草坡莊園,從規模、景區服務等方面已經算得上一個比較成熟的景點。但景區要想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有創新思維,不斷謀求轉變。“特別是上安村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我們不能坐擁金山而不知所動,必須做好旅游背后的文化文章。此外在景區建設規劃、活動策劃和優秀導游等方面,我們還欠缺很多,亟須引進高水平的人才。但說實話,以目前鄉村游的實力來說,很難吸引高層次的人才。人才問題是制約我們可持續發展的第一瓶頸。”

  壽陽宗艾鎮:

  千年古鎮遭遇開發難題

  在壽陽,宗艾是為數不多的有悠久歷史的千年古鎮。這里人文薈萃,自古就是晉東的商業中心,在正太鐵路通車前,還是連接山西東南西北的交通樞紐,是明清兩代晉商東去太行,北進河北、內蒙古西連太原、陜西的必經之地,是明清時期遠近聞名的商業重鎮,素有太行商道上的“早碼頭”之稱。2016年11月9日,宗艾鎮入選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同時,也被確定為山西省小城鎮建設的重點城鎮和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宗艾鎮集晉商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于一身,這是歷史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我們有責任和義務使之發揚光大,重現宗艾古鎮往日輝煌。”宗艾鎮黨委書記史敬海說,他們的目標就是立足本鎮豐富的文化資源,實現物質與文明的雙豐收。“在全域旅游的時代,我們不能無視如此豐厚的文化遺存。鎮里一直有將宗艾鎮打造成一個集晉商文化、民俗文化和古建筑文化于一體的藝術基地的想法,發展鄉村旅游業,讓老祖宗留下來的文化遺產和寶貴精神發揮出最大價值,并進一步發揚光大,為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史敬海為宗艾鎮規劃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康莊大道,然而,現實與理想之間還隔著艱難的落實過程。為此,他們四處奔走,舉辦了多場活動以提高宗艾鎮的知名度,他們也曾邀請多位知名專家對宗艾鎮進行了科學合理的規劃布局,與眾多學院建立了合作關系。但幾年走下來,路跑了不少,工作也做了很多,最關鍵的資金問題卻一直得不到解決。“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我們屬于兵馬已動了,但糧草問題卻遲遲得不到落實。期間,也曾有幾家大的民企來考察過多次,但都停留在紙面上。政府財政又困難,無力啟動這么大的工程,這就是我們目前面臨的最大困境。”

  史敬海說,要想發展鄉村旅游,首先面對的就是資金投入的問題。從旅游景點的開發、基礎設施的完善、景點周邊風景線的布置到景點管理人員的招募等等,都需要大量的資金來維持。但是農村地區自有資金并不充裕,如何籌集投入資金,成為他們面臨的一大難題。“沒有資金,我們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小打小鬧,難以形成規模。”

  史敬海坦言,他目前既寄希望于政府的資金政策扶持,也迫切希望更多的社會資本注入。“千年古鎮、千年之緣,曠古振今、重現輝煌,是我們的責任和擔當。我們必須以創新的精神、拼搏的意志,對古鎮古建搶救保護,對古鎮文化繼承、弘揚、發展。在新的時期,開辟宗艾農耕園藝、工業商賈、現代養殖、物流集資、古鎮古韻經濟文化建設和旅游觀光配套的綜合發展道路。我們真摯邀請更多的有識之士能加入到復興宗艾的大軍,攜手再創宗艾新的輝煌!”

  (作者單位:山西日報報業集團)

責任編輯:王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