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村級監管員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排頭兵。在很多地方,村級監管員多由村干部兼任協管。自去年開始,四川省金堂縣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組建了一支專職的村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員隊伍,這在四川乃至全國,都屬首例。人員從哪里來,經費和工資如何保障,實施的效果怎樣?金堂縣的嘗試,為解決基層監管現實難題提供了思路。
產地環境、生產檔案、投入品倉庫……7月3日,在完成當地紅提基地的日常巡查后,曾薔騎上電動車,趕著去下一家。34歲的曾薔是四川省金堂縣的一名專職的村級農產品質量監管員,負責三溪鎮長林村、岳山村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
金堂地處成都平原東北部,是四川省丘區農業大縣。作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范縣和出口農產品示范縣,去年,金堂縣拿出400余萬元的財政資金,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拉起了一支整合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植保植檢、動物防疫、動物衛生協檢等工作職責的專業隊伍,換下了200余名協管員,在全國率先完成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村級監管員從兼職到專職的升級。
政府購買服務,
人員從勞務派遣機構來
去年9月,經過業務培訓的91名專職監管員正式與各村協管員完成工作交接,上崗到任。根據產業集中發展情況、辦公條件、道路交通條件、人口分布狀況,每人負責2~3個村的農產品質量監管。據了解,這支隊伍十分年輕,年齡在40歲以下的占了近80%。
其實,早在2013年,金堂縣便開始探索農產品質量安全三級監管體系,在全縣200余個涉農村(社區)都聘任了村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協管員,推動監管力量向基層延伸,以期實現“既解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人員嚴重不足的問題,又實現對農產品生產經營環節的全覆蓋監管”的雙重目的。
然而,事實卻不如人意。由于村級協管員多由村“五職”干部擔任,本身就工作繁雜,再加上報酬極低,導致村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檢測工作落實不到位,在監管、檢測方面多存在業務不精、能力不強、監管不精準等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建立一支穩定的職業村級監管員隊伍十分必要。2016年上半年,金堂在產業較為集中的3個鄉鎮選出6個試點村,派駐的3名村級監管員按照預設的職業村級監管員工作職責和監督考核機制先行試點,為全面推動村級監管職業化建設積累運行經驗。
經過試點,金堂縣決定在面上鋪開,將全縣21個鄉鎮劃分為3個標段,以縣人民政府為主體、以政府購買社會化服務的方式,通過公開招標引入3家具有勞務派遣資質的服務機構,服務機構按照預設的職數,向各鄉鎮人民政府派駐職業村級監管員,協助所在鄉鎮人民政府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
有社保、有工資、年終有獎金,工作有意義
農產品上市必須經過休藥期、禁用農藥千萬不能用……一條條農產品質量監管要點,村級監管員早已經爛熟于心。
金堂農林局農質科科長周光順表示,為了提高村級監管隊伍的專業能力,縣農林局將統一組織,整合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農產品檢測、植保植檢、動物防疫、動物衛生協監督、農業綜合執法等培訓資源,每年定期對職業村級監管員開展能力提升培訓、實踐教學、技術指導和考試考核,每人每年不少于40學時。
為了便于村級監管員交流溝通,金堂縣組建金堂縣村級監管QQ群、金堂縣植保植檢QQ群,縣農林局農質科、動檢科、水產科、質監站、植保站、疫控中心負責人、相關科室站所專業技術人員、第三方服務機構管理人員、全體職業村級監管員全部進入該群,通過信息交流平臺實時發布工作任務、上傳工作信息、解答技術難題、上報違規違法行為。
此外,利用省級基層動物防疫資金,為職業村級監管員配備動物免疫設備;利用市級項目資金,金堂為村級監管工作站點配置村級檢測監管溯源設備、智慧動監移動終端設備;利用縣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資金,開展村級監管工作站點制度建設和標準化建設,統一村級監管工作流程,為職業村級監管員創造良好工作基礎。
上任近一年,曾薔工作起來已經得心應手。她告訴筆者,除去社保,每個月到手1900多元,年終還有20%的績效獎金。“雖然不算高,但在家可以照顧老人和孩子,而且這份工作很有意義。”
1728戶規模經營主體
納入例行監管
村級監管力量強大起來,金堂縣順勢擴大了例行監管覆蓋面。“生豬存欄50頭以上、小家禽出欄200只以上、牛存欄30頭以上、羊存欄100頭以上、水產養殖10畝以上、土地流轉30畝以上”的農產品生產經營單位都得到了有效的、常態化的監管,每月例行監管對象由實施前的405戶擴大到實施后的1728戶,每月例行監管對象覆蓋面增加327%。
例行監管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是督促生產主體按照法律規定完善生產檔案;二是查看產地環境;三是防止禁用限用農業投入品使用。
曾薔所負責的2個村就共有27戶納入了例行監管。“一開始,不少經營業主不理解,覺得我種自己的地,你管這么多干什么。”曾薔說,現在慢慢熟悉了,他們也知道農產品質量安全是大問題,也更加配合了。
農產品檢測是村級監管員要完成的另一項工作。目前,金堂縣每個村級監管員都配備了農殘快檢設備。按照計劃,全縣全年將完成12000多個批次的農產品檢測,是成都市下達任務量的10倍。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