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湘黑茶是湖南省岳陽市臨湘市的特產,是以老青茶做原料,經壓制而成,其產地主要在湘北藥姑山一帶,歷史悠久。
臨湘種茶“始于秦漢,盛于隋唐,貢于五代馬殷”。據北宋初期的《太平環宇記》載,因今臨湘當時成產茶、運銷茶葉的中心,馬氏于“清泰三年”(936年)“析巴陵縣置王朝場”,這是臨湘市茶史的前身。北宋年因要便于茶葉輸納,分出巴陵北部而設王朝場,淳化五年(994年)升王朝場為王朝縣,至道二年(996年)改王朝縣為臨湘縣。元朝境內設立“槯茶提舉司”,元末明初在鴨欄設立“茶驗批引所”,經營茶事。從此,確立了茶葉在臨湘的顯赫地位。
臨湘有著適宜茶葉生長的海拔高度、降雨量、溫濕度、土壤條件,特別是高山多云、土壤腐殖質含量豐富、晝夜溫差較大的高山茶區,所產黑茶持嫩性強,內含物十分豐富,氨基酸、茶多酚等成分含量高,成品茶以條形壯實、滋味醇厚耐沖泡、香高而持久為特征。“臨湘黑茶”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成為地理標志產品。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