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臨武肉牛”的升級之路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農產品市場周刊 作者:文/袁章成 字號:【

  湖南省臨武縣有一特產,全國聞名,那就是中國八大名鴨之一——臨武鴨。近年來,臨武縣精準發力,在提高養殖戶效益的基礎上,把項目的扶持資金,技術力量向肉牛養殖傾斜,全力打造繼臨武鴨之后的又一品牌產業。

  近年來,湖南省臨武縣依托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精準發力,在提高養殖戶效益的基礎上,借勢推動全縣養殖業轉型升級。該縣把項目的扶持資金、技術力量向肉牛養殖傾斜,著力把肉牛產業打造成繼“臨武鴨”后的又一農業產業化產業——“臨武肉牛”。

  強化要素引領突出扶持重點

  去年,臨武縣加快畜牧業結構調整步伐,在穩定生豬、臨武鴨的基礎上,大力發展肉牛產業。以調整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中的主推品種、主推技術、科技示范戶組成、示范基地類型等要素為抓手,加大對肉牛養殖的扶持力度。全縣遴選的150戶科技示范戶中有100戶是牛羊養殖戶,占總示范戶的66%;21項主推技術中有13項涉及肉牛養殖,范圍涵蓋優質牧草種植、秸稈氨化、肉牛育肥、凍精冷配等方面;精選37名技術骨干組成科技指導員隊伍,對接肉牛養殖,深入鄉村提供技術服務。

  通過資金、技術、人才引領,臨武肉牛養殖駛入發展快車道。一是良種化水平不斷提高。人工授精技術的推廣,使全縣人工授精率由原來的20%提高到現在的83%,出生犢牛平均體重由原來的40斤增加到現在的80斤。目前,西門塔爾、安格斯、利木贊等良種肉牛的養殖量占全縣肉牛養殖量的95%以上。去年全縣引進良種母牛1600多頭、優質肉牛5000多頭。二是標準化程度不斷提高。充分發揮示范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積極推廣標準化牛舍建設技術,加快淘汰簡易牛棚。2014年以后新建規模牛場,均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建設,基本達到省級以上肉牛標準化示范場創建標準。全縣出欄50頭以上的肉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達到83個,其中年出欄500頭以上的有16個。

  借力資源優勢撬動民間力量

  臨武地處南嶺北麓,氣候溫暖濕潤,可利用牧草資源豐富,適宜發展肉牛養殖。同時,臨武緊鄰珠三角和長株潭地區,區位優勢十分明顯,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作為曾經的礦業大縣,民間資本雄厚,也讓臨武養牛業發展有了堅實的資本市場。

  通過發揮自身優勢,臨武在良種引進、企業引入、技術推廣等方面收獲頗豐,在短時間內迅速提高了全縣的良種化、規模化水平。全縣肉牛規模養殖戶由2013年10余戶迅速發展到現在的100多戶,其中年存欄50頭以上有80多戶,年出欄200頭的有38戶。2015年引進的眾興生態畜牧有限公司,把母牛繁殖、品種改良基地從江西省井岡山搬遷到臨武縣萬水鄉,輻射帶動楚江、麥市等鄉鎮的農戶發展肉牛養殖,指導周邊養殖戶進行肉牛品改,被評為臨武縣養殖業科技示范場。另外,去年引進的正騰農牧業科技有限公司計劃打造一個總部在臨武,基地在湘南,市場在全國,集肉牛養殖、精深加工、產品銷售于一體的現代化大型綜合企業。目前,全縣已發展肉牛養殖合作社3個,流轉山地5300多畝,種植優質牧草820多畝。全縣投入肉牛產業的資金已達8億元,有投資意向的資金近20多億元。

  創新管理培訓拓寬脫貧路子

  全縣嚴格肉牛產業發展管理,建立了養殖業技術推廣領導小組和養殖技術推廣專家組,加強項目領導和技術核心指導,形成了農牧局領導小組—技術專家組—示范場(戶)網絡管理格局。同時,嚴格考核,從養殖場(戶)指導、學習積分、信息報道多方面對技術指導員進行績效考核,獎優罰劣,獎勤罰懶。另外,推行分類管理。針對畜禽品種、養殖水平不同,由技術指導員結合實際,突出養殖場所差異化管理。在開展科技推廣工作時要求有記錄、有相片、有資料,做到“雁過留聲”,有據可查,使指導員挑起“擔子”,做好“責任田”,確保項目工作落到實處。

  去年,全縣對150余戶肉牛規模養殖場進行了現場指導,推廣養殖新技術23項,發放技術資料1500余份,幫助培訓人員1800余人,協助購置實用技術書刊500本,器材6萬元。

  臨武一直重視學習借鑒,把學習交流的課堂設在全國肉牛產業發展迅速的地區。多批次派出技術組和肉牛養殖示范戶遠赴重慶、貴州及本省的懷化、湘西、婁底、永州等地考察學習。同時,利用農技推廣網絡平臺及時為養殖戶排憂解難,為養殖戶交流學習提供渠道。

  除此之外,臨武還邀請專家學者為本縣的牛羊養殖進行規劃布局,并對指導員和肉牛示范戶進行牧草栽培、推廣冷配、科學防疫、健康養殖、場舍建設等養殖技術培訓。另外,還從養殖大省聘請實踐經驗豐富的土專家幫助培訓,力爭把養殖先進技術傳授給全縣肉牛養殖戶。

  臨武把基層農技推廣與精準扶貧緊密結合,大力拓寬貧困戶的脫貧路子,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贏。楚江鄉黃忠成是典型的貧困戶,身體殘疾、年收入不足2000元,受肉牛養殖示范戶黃繼財養牛收入可觀的影響,向親戚借了9萬元,買了13頭母牛,在黃繼財的精心指導下,經過3年時間,現在存欄40頭,年收入10萬元左右。在臨武,肉牛養殖示范戶與貧困戶結對子共發展的事例屢見不鮮。

責任編輯:王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