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湯“解暑解毒”的說法深入人心,夏天喝綠豆湯在一些地區甚至成了習慣。但你知道當它發芽后,營養發生了哪些變化嗎?
綠豆的微量營養成分中,B族維生素和鐵、鎂、鋅等礦物質很值得稱道。尤其是葉酸和鐵,是一般食譜中比較容易缺乏的。不過,綠豆中有植酸、單寧等影響鐵吸收的“反營養物質”,使得綠豆中的鐵吸收率比較低。當綠豆發芽時,植酸和單寧會被分解,從而降低了對鐵吸收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發芽會產生大量的維生素C。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含有相同熱量的綠豆芽和綠豆,前者的維生素C是后者的30倍以上。維生素C能促進鐵的吸收,加上植酸和單寧被分解,降低了抑制作用,因此,綠豆發芽會大大促進鐵的利用。
綠豆發芽所帶來的好處還不僅于此。綠豆中的維生素K含量不高,100克干綠豆只能提供成年每日需求量的9%,而100克綠豆芽提供的就超過30%。考慮到100克綠豆可以長出1000克以上的豆芽,在相同熱量的基準上比較,從綠豆到綠豆芽,維生素K的含量增加了大約40倍。此外,綠豆長成豆芽還伴隨著B族維生素的大幅增加。
但需要注意的是,綠豆發芽是在溫暖濕潤的環境中進行的,而這也是各種細菌生長的極佳條件。綠豆需要長時間烹煮才會被食用,所以即便有細菌也會被充分消滅。而綠豆芽很鮮嫩,只需輕微加熱就可以吃,甚至有人愿意生吃。如果是感染了致病細菌,食用時又沒有經過充分加熱,出問題的可能性就很大。因此,包括綠豆芽在內的各種豆芽,最好充分加熱后再食用。
(作者系美國普渡大學農業與生物工程系食品工程博士)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