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豆類市場氛圍整體偏空,疊加豆粕自身供需基本面利空云集,積重難返,決定了未來豆粕價格的弱勢格局。
當前,全球豆類市場氛圍整體偏空,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作為全球大豆供應的重要組成部分,巴西大豆豐產無疑對未來包括豆粕在內的豆類產品價格走勢形成壓制。與此同時,巴西國內動蕩令雷亞爾持續貶值,刺激巴西豆農積極賣豆,可能抑制美國大豆出口需求。其次,美國大豆市場形勢當前也難以樂觀,中西部天氣干燥有利于近期播種的作物。美豆在持續下跌之后,盤面有技術反彈修正可能,但在無實質性新利多消息指引下,美豆尚難擺脫弱勢震蕩格局,仍有測試900美分關口支撐的可能。第三,由于中國大豆壓榨利潤欠佳,中國進口商洗船傳聞不絕于耳,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引發對美國大豆出口需求的疑慮,一系列利空因素令美豆走勢承壓。
天下糧倉網船期數據顯示,2017年6月份國內各港口進口大豆預報到港142船903.48萬噸,低于之前預期的910萬噸,低于5月份實際到港的914.41萬噸,較2016年6月份的756萬噸增長19.48%。2017年1-6月國內大豆進口總量達4559萬噸,較去年1-6月份的3856萬噸增長18.23%。未來兩個月大豆到港量分別為:7月份最新預期830萬噸,8月份最新預期760萬噸。通常,7月、8月是全年大豆到港量的高峰期,今年或許是個例外,主要原因是壓榨量利潤不佳,部分船期將推遲或取消。但從整個2016-2017年度來看,進口大豆依然是呈現增長態勢,預計在9000萬噸左右,將較2015-2016年度的8321萬噸增長8.16%,供應壓力不減。
當前,油廠開機率仍保持在高位水平,而終端需求依舊緩慢,加上期貨市場跌跌不休,買家入市謹慎,現貨市場豆粕成交非常清淡,飼料企業提貨也不斷放慢,令豆粕庫存量繼續增長,再創新高。但市場預期后市不容樂觀,豆粕未執行合同量則大幅下降。
從需求端來看,因環保原因,生豬養殖恢復緩慢,終端需求不佳一直是豆粕價格弱勢的重要原因之一。當前,國內生豬和禽類養殖都處于低迷狀態,尤其是生豬養殖,其存欄量處于歷史低位水平。截至4月份,我國生豬存欄量為36097萬頭,能繁母豬存欄量為3633萬頭。生豬存欄量規模決定著消耗飼料的進度和水平,能繁母豬存欄量規模則預示著向市場投放仔豬的能力,以及生豬存欄量補充的來源是否具有可持續性。這也就是說當前處于低位水平的生豬存欄量及能繁母豬存欄量均不利于飼料消耗,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豆粕等飼料原料未來的價格走勢。
綜上所述,巴西大豆產量創下歷史新高,加之今年美國大豆播種面積預期大幅增加,且當前天氣有利于大豆播種及生長。與此同時,作為全球最大買家的中國,由于大豆壓榨利潤虧損嚴重,進口商甚至打算洗船,國內下游需求依舊疲弱,對飼料原料行情推動作用有限。但從技術角度來看,美豆及連豆粕期價均存在反彈要求,如若再有油廠脹庫停機的配合,那么豆粕的跌勢可能放緩,亦不排除短線或有震蕩溫和反彈可能,但終究不會改變豆粕偏弱的價格走勢。
(作者單位:《中國證券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