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重點在源頭,關鍵在生產。而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直接面對農產品生產經營者,是實施農產品生產過程管理和質量安全源頭控制的基礎環節,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第一道防線,是落實源頭管理的關鍵。雖然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管理,但依然存在很多問題和隱患。本文對江蘇省徐州市棠張鎮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同時為我國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提出一些建設思路,供讀者參考。
關愛生命,關注健康,關心舌尖上的安全,已經成為當今時代的一大主題。特別是近些年,國家對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田頭到餐桌,如何讓人們吃上放心的農產品,關系到人民群眾的消費安全和身體健康,關系到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與社會的和諧穩定,因此加強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就顯得尤為重要。
監管現狀
1.成立基層監管站和監管隊伍。
近年來,農產品質量安全受到中央和各級部門的高度關注,從上而下陸續成立了相應的監管部門和檢測中心。棠張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也在2013年開始掛牌成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配備了2-3名監管員,每個村配備1名協管員,協助開展工作。
2.配備成套的辦公設備和檢測設備。
政府給監管站配置了辦公室和農殘檢測室,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給配置了電腦、農殘檢測儀、檢測試劑、振蕩器、冰箱、電動車等檢測設備和辦公設備,使監管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3.確定具體的監管對象。
基層監管站將轄區內的部分種植企業、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作為監管對象,對監管對象全面建檔,進行督查巡查和農殘檢測等。
4.監管工作常態化。
在宣傳培訓方面。通過媒體宣傳、室外宣傳,廣泛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通過召開會議,舉辦村級協管員、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企業、蔬菜科技示范戶等人的培訓班,提高監管對象和協管員的綜合素質。
在督查巡查方面。針對轄區范圍內的監管對象,基層監管站定期組織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對轄區內農產品質量監管對象巡查覆蓋率達100%,實行全覆蓋。
在農殘檢測方面。基層監管站在各種農產品上市期間,采取監管站下去抽樣和基地送樣相結合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抽取即將上市的農產品進行農殘檢測,對農藥殘留超標的農產品禁止上市。
在網上信息系統建設方面。應用江蘇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信息系統,對監管對象實現監管巡查、檢驗檢測、宣傳培訓、監管動態等信息實時聯網,及時上傳。
在“三品一標”質量體系認證方面。落實“三品一標”農產品包裝標識制度。對轄區內“三品一標”獲證企業進行現場檢查,并指導做好新認證和復查換證工作。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發展,實現安全監管的提檔升級。
存在問題
雖然基層監管站能開展一些工作,但還是存在著很多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的問題和隱患。
1.監管人員不足。雖然基層都掛牌成立了監管站,但很多監管站幾乎都是由原來農技中心的人員組成的。由于不是獨立機構,監管員大多是身兼數職,工作開展難以得到有效保障。僅靠監管站的一兩個人遠遠不能滿足監管市場的需求。
2.監管經費缺乏。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面廣、量大,無論是生產基地的硬件建設,還是監管機構的日常工作經費,都需要大量的資金,而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幾乎沒有經費。
3.監管范圍狹窄。由于人員和經費的不足,基層監管站只能選取轄區內的一小部分種植企業、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等作為監管對象,對他們進行一定程度的監管,而大部分的分散種植戶、田頭市場、農貿市場、超市等都無人監管,存在很多農產品質量安全隱患。
4.檢測水平有限。由于上級給基層配置的農藥殘留檢測儀只能檢測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殘留,其他的農藥激素都檢測不出來,檢測水平受到限制。
5.百姓認識不足,很多老百姓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淡薄。源于傳統用藥思想的影響,許多農民還習慣用一些高劇毒農藥,擔心高效低毒農藥打不死蟲。而開放的農資市場正好迎合了老百姓的這種心理,要啥有啥,應有盡有。農資經銷商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常常是多種藥物疊加使用,造成藥物積累,加重對人體的危害。
對策探討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重點在源頭,關鍵在生產。針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現狀及存在問題,特提出如下監管策略。
1.創新工作機制。從上而下的行政領導真正重視起來,而不是僅僅拘泥于形式。建立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舉報制度、應急處理制度以及責任追究制度,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2.成立獨立的監管隊伍,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檢測體系。向畜牧獸醫站那樣,把監管站和農技中心完全剝離,單獨開展工作,不受農技中心的制約,充分調動監管員和協管員的積極性,真正形成鎮村兩級網格化監管格局。
3.監管經費到位、專款專用。上級財政把監管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包括監管工作中的各項費用和協管員的工資都真正納入上級財政預算,由上級財政直接撥款到鎮監管站,再由監管站統一支配,以利于各項監管工作的順利開展。
4.擴大監管對象的范圍。對種植企業、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田頭市場、農貿市場、超市等實施全面監管,不留死角。并在這些地方都分別設立農藥殘留檢測室,定期抽檢各類蔬菜的農藥殘留,對農藥殘留超標的禁止上市,讓人們吃上安全放心農產品。
5.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宣傳培訓,提高人們的安全意識和思想道德水平。通過媒體宣傳、室外宣傳、舉辦各種類型的培訓班,廣泛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讓人們自覺去遵守法律法規,自覺維護農產品質量安全秩序,從我做起,禁止使用高劇毒農藥,嚴格安全間隔期。
6.全面推行標準化無公害栽培技術。采取以農業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綠色防控措施,盡量少用藥,不用藥。多用有機肥,少用化肥。提升產地環境,防止環境污染。規范農業投入品使用和農產品生產過程,建立健全生產記錄、農業投入品進貨和使用記錄等標準化生產檔案,確保生產規范化。
7.大力發展“三品一標”農產品。加大“三品一標”農產品的認證力度,切實發揮“三品一標”農產品在生產中的模范帶頭作用,提升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有包裝標識農產品的價值,努力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8.繼續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凈化農資市場。上級執法部門要定期對各個農資點進行執法檢查,禁止生產和銷售國家禁止使用的高劇毒農藥,從源頭上把好農產品質量安全關。基層要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聯動機制,成立以派出所、工商所、食安辦、監管站等單位的聯合巡查組,定期對轄區內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進行巡查。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棠張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