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海南農產品加工業,需裝上“大功率引擎”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官 蕾 字號:【

一公斤咖啡豆,鮮果價格25元左右,而加工調制成咖啡,則賣到2000元。

一個椰子,鮮果零售價格七八元,而加工成椰子粉、肥料等,可以賣到45元。

透過這樣的數字,我們可以看到加工業在現代農業中發揮的功能和作用。

資料顯示,經過20多年的發展,海南農產品已形成果蔬、水產、畜禽等為主導的農產品加工業格局,但企業規模偏小,加工品種單一,基本上停留在粗加工層面上等。

海南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緩慢!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業內專家表示,海南農產品加工有其天然優勢,但需要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其重要性,在規劃上給予清晰的定位,在行動上有切實的反映,如此,它才會有另一番景象。

特色不易 跟風盛行

屯昌縣西昌鎮南熙村,一片田園風光中,映襯著一棟鋼結構、玻璃幕墻的建筑,現代而簡約,若不是其上幾個醒目的大字“嚕吽一號油坊”,人們會以為是哪個大師設計的藝術館。

1月13日,筆者來到這里采訪。在500平方米的空間里,山柚經過檢測、挑選、粉碎、蒸炒、壓榨、過濾、成油、灌裝等一氣呵成,并透過巨大的落地玻璃,一一呈現在人們面前。

作為海南第一家結合新農村農業旅游觀光建設的體驗式工廠,“嚕吽一號油坊”已成為屯昌農產品加工對外推介的一個形象窗口,也是新農村建設、產村融合的示范:政府科研考察、旅游團參觀體驗,產品供不應求。

然而,“嚕吽”品牌創始人、海南昂侯嘀農業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呂慶臣也有困擾:工廠設計生產量500噸山柚油,滿產可實現1.5億元產值左右,但是海南山柚種植量過小,如果滿負荷運轉,所有產量還不夠油坊三個月的用量。

此外,山柚油加工這幾年市場異?;钴S,但真正盈利的沒幾家,由于本地產量有限,一些企業為降低成本,用內地原料冒充本地原料,打價格戰,攪亂市場。

“海南農產品加工,喊了很久的走特色化道路,但經常一個特色好不容易被發掘出來,一堆跟風的就出現。”業內專家說。

專家認為,海南農產品加工門檻低,同質化競爭嚴重,無差異,更無核心品牌。要發展好本地農產品加工業,利用好國際旅游島這張名片,需要政府適時把控規劃,尤其是站在全域一盤棋的高度,打造區域的精品農業品牌,防止各市縣同質化的抱團競爭、跟風建設。

理念上接受 行動持謹慎

2015年7月,海南天地人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新三板掛牌上市,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熱帶水果第一股,也是海南首家在全國資本市場掛牌上市的農業種植企業。

這家始創于2001年的公司,17年來,立足海南,專注于香蕉種植,種植面積從200畝發展到今天的近2萬畝,是目前海南島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高、品質最好的香蕉種植基地。

“將產業延伸到熱帶水果產品加工,是一種必然趨勢。”1月19日,海南天地人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徐建榮接受采訪時說,一是不這樣做,“一產”所面臨的風險沒法對沖掉;二是僅僅靠種植,附加值有限;三是到了一定規模,不與“三產”結合是做不大的。

“但是,沿著‘一產’,延伸‘二產’,走向‘三產’,真正成功走出來的人并不多。”徐建榮說。

理念上接受,行動持謹慎。目前,該公司與海南農墾成立了一家項目公司,注冊資金5千萬元,“天地人”公司占51%股份,在海口東昌農場建一個名為“菠蘿天地”的海南菠蘿文化主題園,將種植、采摘、加工、觀光、旅游、休閑結合起來,準備打造一個“三產”融合的樣本。

“將一產種植、二產加工,三產旅游‘三產’融合,是政府所大力提倡的,也是人們對海南農產品加工的共識。”業內專家說。

專家認為,在產業引導、政策支持以及市場、銷售、品牌建立等方面,政府有許多工作可做。

此外,行業要攜手。徐建榮對臺灣農會印象深刻。后者是政府與企業的橋梁,各方共同面對困難和問題。“我們要有這樣的組織就好了!”徐建榮說。

優勢明顯 重在行動

“海南農產品加工很弱。”1月21日上午,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李積華在接受采訪時說。

他列出三個指標:2015年統計,海南省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數量在全國排名倒數第三;海南省農產品加工業經營性收入總額在全國排名倒數第三;海南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與農業總產值比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這三個指標通常用來衡量一個地區農產品加工業的水平。”李積華說,“海南農產品加工顯然是較弱的。”

“所謂現代農業,一定是以加工業為重要引擎和動力的。”李積華說,“海南以特色農業為主,更離不開加工業。特色轉化為效益,必須要通過加工。”

他認為,海南農產品加工是有優勢的,包括旅游優勢、資源特色優勢、氣候優勢等。但要把這些優勢轉化為成果,海南農產品加工首先應與旅游市場充分結合,農產品加工業要做大做強,應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道路,在“三產”上要有清晰的規劃。其次,海南農產品加工應走高值化發展道路,要把功能特色發掘出來,做多元化功能特色產品。再者,加大政策開放力度,吸引島外資本上島創業。此外,重視科技,重視人才。

“城鎮化、精準扶貧和全域旅游的政策利好,正是海南農產品加工品牌建立的最好時機。”呂慶臣說,既然大品牌不好引進,就培育海南自己的品牌,規劃出海南本土的具有競爭力的農產品,既要有品質的優勢,又要有適合于海南自然條件的耐性,更要具備規?;N植的先決條件,如此我們打造的品牌就具備了長足發展的根基。

專家說,其實,海南農產品加工的問題大家已看得很清楚,重要的是在思想上要真正引起重視,在規劃上給予清晰的定位,在行動上有切實的反映,海南農產品加工業才會有不一樣的景象。

(稿件來源: 《海南日報》)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