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已是過去時,回顧過去的一年,我國食品行業大事不斷,產業變革帶來巨大變化。本期話題欄目,記者為您梳理了2016年食品行業發生的六大事件,來看在食品行業內發生的劇情怎樣牽動著所有人的神經。
涼茶領域硝煙再起
在涼茶之爭進入五周年之際,加多寶集團有限公司與北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的消息給原本已經進入疲態的涼茶之爭添了些許變數。加多寶集團有限公司與北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合作,很明顯是為了對抗廣藥集團。畢竟,有了北控集團的支持,加多寶在公共關系問題處理方面將更加從容。
但事實上加多寶集團有限公司與北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合作如何開展現在并不明確,雖然網上爆料的信息表達得宏觀且“場面”。諸如,響應國家號召,相互借力,形成合力,共同挖掘商機,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可以在文化體育、商業地產開發、健康養老、產品研發和市場營銷、對外投資等諸多行業和產業鏈條上展開全方位、多領域、高層次的合作……事實上,略懂公司經營的人都知道,越是描述得波瀾壯闊,越能說明真正的計劃還沒有付諸實施,畢竟,事兒是需要一步步做的。
暫且不論加多寶集團此舉最終效果如何,另一邊的廣藥集團也沒閑著。2016年7月19日,廣東高院駁回加多寶上訴,維持其須向廣藥賠償500萬元的判決,這次是關于廣告宣傳及配方問題的二審判決書。2015 年 12月23日曾公布過一審判決:廣藥集團希望證明自己擁有傳承王老吉涼茶獨家秘方;認為加多寶借王老吉后人的聲明,侵害了其權益。一審廣州中院判決廣東加多寶停止涉案虛假宣傳及商業詆毀的侵權行為;加多寶賠償廣藥集團500萬元;另外還要道歉。當時加多寶不服廣州中院一審判決,向廣東高院提起上訴。但二審判決結果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這還沒有完,2016年6月24日,廣藥集團以“王老吉”商標侵權為由,向加多寶索賠29億元,案件在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開庭。廣藥集團的說法是,加多寶公司能夠合法使用“王老吉”商標的最終期限截至2010年5月1日,廣藥請求判令加多寶賠償自2010年5月2日至2012年5月19日期間,因侵犯“王老吉”注冊商標造成的經濟損失29億元。
很顯然,選擇在傳統飲料旺季夏季開庭,這是王老吉趁著夏季這個最關鍵的節點對加多寶開戰,顯然雙方都在搶占夏季飲料銷售旺季的涼茶市場。
中糧瘦身
2016年1月5日,寧高寧卸任中糧集團董事長職務,趙連雙接任中糧集團董事長,與寧高寧在位時布局全產業鏈的思想不同,趙連雙上任后,中糧已在北京產權交易所連續3次掛牌,出售包括金帝食品、君頂酒莊、云南中糖在內的股權。從經營業績和貢獻利潤來看,這些被急于剝離的子公司在中糧集團的整個業務梯隊中處于“拖后腿”狀態。其中,中糧君頂酒莊有限公司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出讓55%的股權,轉讓價格僅為1元。但資料顯示,該酒莊對外欠賬總額達到5億多元,中標者需承擔其3.92億元債務。
雖然寧高寧時代的中糧并購50多起,投資額高達146億,中糧也從一個總資產460億的企業,發展為近3000億資產的世界500強。然而這輝煌數字背后是中糧高達60%的負債率,中糧旗下產品整體業績并不理想。因此,趙雙連上任后,急切要扭轉這樣的局面。這就導致與寧高寧時代的“買買買”不同,趙雙連時代的主題是“賣賣賣”,確定以“糧油棉糖”為四大核心業務,其他事業要盡快過百億,否則都有被拋棄的風險。
事實上,中糧全產業鏈布局不理想,最關鍵的原因在于其單渠道的管理組織架構和營銷機制阻礙了品牌發展,也比較難以集中優勢做出爆款單品。尤其是在加速并購、剝離虧損的趨勢下,產業鏈下各公司如何進行資源互補、新老團隊怎樣進行融合交替,或將成為中糧所面臨的最大難題。
恒大不玩兒了
2016年9月,中國恒大集團一則公告宣布,將出售旗下的糧油、乳制品及礦泉水業務,總代價約27億元。加上三項業務所涉公司總計33億元的未經審核凈負債,恒大集團預計將從該項交易中獲得除稅前未經審核收益約57億元。恒大集團稱,出售是為公司的戰略考慮,使公司能更加專注于房地產及其他相關業務。
相較于糧油、乳業,恒大礦泉水更為可惜,從2013年上市以來,恒大礦泉水代言人幾經變換,而礦泉水的價格也是一路看跌,從4元直到2元,最后,干脆“掀桌子”走人。
恒大的離開,除了快消業的不挽留還有房地產業的勾引。有人說這是對快消的又一個打擊,沒人看好快消品了。反正快消品已經這樣了,再多個不好看的又能怎么樣,那些熱愛這個行業的人,還在堅持這就夠了,對于玩票性質的,他就算能帶來更多資金,但把行業弄的一地雞毛,這樣的人來不如不來。
但也有不少品牌仍在堅持,例如:昆侖山,這幾年發展下來,遇到的阻力并不比恒大冰泉小,但昆侖山依然堅持5元的價位不動搖。在銷量方面,雖然沒有突然的爆量,但目前一線、二線城市中,昆侖山已占據主要位置,有業內人士預計,未來一兩年內它可能成為今天百歲山的銷量。水的市場空間是無限的,喝好水越來越被消費者接受。而最主要的一點,經營團隊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才是食品界最需要的。
統一啟用少壯派
2016年,統一創始人高清源去世后,向來低調的臺灣統一集團一口氣宣布了更換臺灣和大陸總經理的重磅消息,一時間也將統一從幕后推向外界津津樂道的臺前。“駙馬”羅智先退居幕后,只任統一集團董事長。原統一中投公司總經理侯榮隆接任集團總經理職務,劉新華出任統一中投總經理。
集團總經理侯榮隆今年53歲,而新任統一中投總經理劉新華則再次刷新了這一崗位年齡新低,年僅45歲,他們在之前各自的崗位上做出的突出貢獻,是兩位少壯派上位的直接原因。
在侯榮隆任統一中國區總經理的5年內,統一確定了以產品創新作為發展驅動力。由此,我們看到了一個不斷帶來驚喜的統一。誠然,侯榮隆的業績表現并非一帆風順。2014年8月統一發布了上半年虧損成績單,方便面業務嚴重輸給了競爭對手康師傅。但是,飲料方面,憑借強大的創新能力,統一在2015年雖然營收錄得1.7%的下滑,但是凈利潤卻同比上漲了192.3%。
剛剛就任統一中國總經理的劉新華,2008年將原來一直定位在西南地區的老壇酸菜面推向全國市場,由此引發了一場“酸菜”熱潮。2012年,老壇酸菜面以40億元銷售額入選統一明星產品陳列區,如今,它已經占到統一方便面整體銷售額的55%。對內,老壇酸菜面幫助統一扭虧為盈;對外,老壇酸菜面打開一片方便面市場“藍海”,將此前占據半壁江山的紅燒牛肉口味的壟斷地位一舉擊垮。有著這樣顯赫的履歷,劉新華掌舵統一中國可謂實至名歸。
統一換帥釋放的強烈信號是對過去經營的認可,也肯定了統一本土化、年輕化和專業化發展的道路,同時也為現在的團隊注入了強心劑。但是有一個問題是,憑借創新和營銷打出天下的兩位總經理,未來能否繼續這樣的風格,現在已成為不確定的事情,畢竟2017年飲料和方便面市場競爭較去年更為激烈,創新的難度越來越大、空間越來越小,在這方面兩位少壯派將面臨更大的壓力。
蒙牛換帥
隨著近兩年被伊利在牛奶業務上越甩越遠,蒙牛在2016年的中秋節終于換帥了,孫伊萍從蒙牛離職,由雅士利總裁盧敏放接任其位置,出任蒙牛總裁一職。
通過蒙牛和伊利兩家企業公布的財報可以發現,在孫伊萍任期內,2011年蒙牛營收為374億元,2015年營業達到490億元,收入有較大幅度增長,但與伊利的差距也越來越大,2011年,伊利營收為374.5億元,二者相差無幾,伊利純利潤為18.09億元,蒙牛純利潤為15.89億元,但2016年上半年,蒙牛上半年銷售272.6億元,凈利潤為10.77億元,而伊利去年上半年銷售額為299.26億元,凈利潤為32.11億元,二者差距明顯。
而盧敏放于2011年5月出任雅士利總裁后, 大膽地將公司80%的資源投入到新上線的高端產品上,結果四年后,高端產品收入占比85%以上。成功將多美滋從一個中檔品牌塑造成高端形象。
對于新任總裁一職,盧敏放表示:“非常感謝中糧及各位股東、董事會和蒙牛同仁對我的信任。蒙牛是中國乳業的領軍企業,我期待和強大的蒙牛團隊一起,全面提升企業運營效率,進一步強化渠道和營銷體系,成就蒙牛百年營養健康食品公司的夢想。”
由此可見,蒙牛要在乳業上繼續發力追趕跑在前面的伊利了。
京東收購1號店
大賣場的寒冷繼續,家樂福全國大面積關店、沃爾瑪兩年關店30家,大潤發進軍大陸19年后首次關店。這背后是電商的沖擊,也是房租、物業成本高企矛盾的集中爆發。
這些賣場的倒閉,對于快速消費品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然而這時候,京東和阿里巴巴卻表現了對快速消費品的濃厚興趣。京東建立新通路,成立火車頭1號項目組,為此還特意收購了沃爾瑪旗下的1號店,加強與快速消費品的溝通。
而老對手阿里巴巴也沒有閑著,阿里巴巴打出“新零售,通天下”的口號,推出零售通項目,全國大量招聘城市拍檔。天貓特意成立了快速消費品事業部,原天貓市場部負責人三嘯將任負責人。
也許有一天,虛擬終端會成為一種流行,我們在家就能買完所有的生活用品,快遞會如京東一樣把東西立即送到我們手里。但這樣的虛擬購物無論如何是不可能能代替人們逛商場的需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