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端午粽子香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農產品市場周刊 作者:文/徐 平 字號:【

  “端午節”起源于中國,2009年9月30日成功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現為我國法定節假日之一。每年的端午節都要吃粽子,傳統的習俗不能破。

  我喜歡的節日有很多,熱衷于過各種“傳統佳節”,比如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因為傳統佳節是親人團聚的節日,是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

  每逢過節,我們會尊崇過節的儀式,愉快地履行各種過節的習俗和按部就班地準備節慶的食物,雖然這個過程繁瑣,但確實讓人開心快樂。合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是難以言喻的。此刻大家既享受豐盛的佳肴盛饌,也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

  端午的粽子與正月的元宵、中秋的月餅一起,被稱為中國的三大節令食品。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很多家庭都要浸泡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樣品種繁多,璀璨紛呈。端午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我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和東南亞諸等國。

  日子像流水一樣,又到了端陽五月,又是一年端午節。看著漸行漸近的節日氣息,心里有一絲懷念的沖動,懷念端午的點點滴滴,一些懷念、一些追憶和一些別樣的生活味道,總會悄然泛起……

  不經意間,又勾起了我對端午節的美好記憶。讓我充滿感慨地想起了以不同方式度過的幾十個端午節。兒時記憶里的端午節是清晨采摘的菖蒲和艾草,是母親嘴里的傳說和故事,是掛在胸前的彩色絲線裹成的香囊,是各家各戶送來的形狀奇怪的粽子,是淌著紅油的咸鴨蛋,是清淡的莧菜湯,這些一樣也不能少的、是一個需要早早準備的重要日子。

  北京的端午節沒有南方那么隆重,除了吃粽子一項活動保留,其他習俗幾乎不見,所以干脆被稱作“粽子節”。關于粽子的口味每人都不同,愛吃什么吃什么,我個人最愛白粽子和五香肉粽子,一個清新一個厚重,一個搭配白糖一個搭配濃郁的普洱茶。

  每年都能吃到母親包的粽子,里面裹滿了幸福的味道。母親心靈手巧,粽子包得特別漂亮,味道也很好。清香的粽葉是母親托人從江蘇老家帶來的,包粽子的“場面”也是很復雜的,煮好的粽葉泡在大盆里,旁邊有提前浸過的糯米、蜜棗、香腸、腌肉,小時候的我,不會幫忙只會搗亂,蹲在媽媽身邊,在盆里撈了糯米來玩。每年端午節媽媽都會包很多,自己家留一部分,剩下的朋友鄰里都會分一點。媽媽包的粽子個頭大,味道以蜜棗為主。在那個年代食品種類不是很豐富,媽媽包的粽子是何等美味啊,一口氣能吃好幾個,吃完后那種滿足幸福感到現在還記憶猶新。粽葉的清香,五月清爽的涼風,媽媽包好的小山一樣的粽子,在童年的記憶里,顯得那么溫暖。

  端午臨近,當你走進超市,發現柜臺已經布滿各種品牌的粽子,各種各樣的粽子吸引著人們,里面有肉粽、咸蛋黃粽、水果粽、果醬粽、棗粽、栗子粽等等,琳瑯滿目,使人眼花繚亂,樣式也是千奇百態,讓人不知吃哪種才好,也不知道吃多少才夠。看著包裝精美的粽子,以及聞著它身上散發出來的誘人香味,那種自然,那種單純的糯米清香早已經飄散久遠久遠了。

  粽子的創意是無窮的,加紫薯,加甜玉米,加南瓜,加燕麥,加豌豆,加大黃米,加粘小米,加葡萄干,加桂圓干,加芒果干,加綠茶粉,用茶葉泡米,用雞湯泡米……加什么的都有。南方的粽子還要加入蛋黃、五花肉之類配料,大家不妨自己也創意一下,在口味創新的同時,也讓粽子的營養變得更加豐富。

  肉粽:粽葉、糯米、豬后腿肉、生抽、老抽、鹽、糖。糯米、豬肉需提前泡、腌一夜。

  蜜棗粽:粽葉、糯米、紅豆、蜜棗、花生米。糯米、紅豆、花生米需提前泡一夜。

  “光米”粽子,除了糯米什么也不放,只品粽葉的香氣,然后蘸白糖享用。其實至少在北方,最早用的不是糯米,而是大黃米(黍),北方糯米少,所以常用大黃米做粽子,它的特點是一定要趁熱吃,黏軟可口,蘸點紅糖。對于光粽來說,蘸糖并非唯一的選擇,蜂蜜、糖桂花、玫瑰醬、柚子醬等都可以用來配粽子吃,而且別有風味。

  蛋黃肉粽:半肥半瘦的叉燒肉、紅燒肉、臘肉、排骨肉,再加一個大大的咸蛋黃,包在一個大粽子當中,粽子的米是豬油拌的,還有鹽、醬油或味精的味道,非常濃郁鮮美。曾在電視上看到一種在香港久負盛名的大粽子,其中的糯米先用豬油炒10分鐘,還加入魚露、糖等多種調味料。包的時候加入叉燒肉、干貝、蛋黃、蝦仁、筍丁等8種餡料(有的記不清了),真可謂鮮美奢華之至。

  五谷八寶粽:用部分紫糯米、大黃米、黏高粱、黏小米等黏性食材來替代部分精白糯米,再加蓮子、薏米、燕麥、大麥、花生、紅豆、綠豆、蕓豆、甜玉米等食材,彌補了糯米一味黏軟的單一口感,讓粽子口感豐富,營養也更豐富。

  需要提醒的是,把粗糧、豆類放入粽子當中,要提前浸泡令其變軟。一般來說,糯米、紅豆需要浸泡12小時,其他豆子浸泡6-8小時。

  粽子味道雖美多食不益。粽子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因此,專家建議,吃粽子,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過3個,男性最好不要超過5個;吃粽子的同時,最好搭配蔬菜、水果。

  吃粽子喝什么茶好呢?

  粽子配茶更有益健康,可以幫助吞咽和促進消化。不同的粽子需要搭配不同的茶,如果兩者搭配得當,不僅不會覺得粽子油膩,味道還會更好。

  白糯米粽子+玫瑰花茶。如果你吃沒有餡的白糯米粽子,可以搭配玫瑰花茶。在玫瑰花茶里加入一顆酸梅,不僅能激發出玫瑰的清香氣味,還能帶出淡淡的甜味。此時再咀嚼清淡不膩的白糯米粽子口感特別好。另外,玫瑰花茶可以調節血液循環,尤其適合女性。

  甜粽子+綠茶/薄荷茶。如果你吃紅棗、豆沙餡的甜粽子,那就適合搭配清淡的綠茶或者薄荷茶。這兩種茶屬于寒性,尤其適合燥熱的甜膩粽子。而且綠茶和薄荷茶可以促進人體內的葡萄糖代謝,不讓過多的糖分停留在體內,損害人體的胰島功能。

  肉粽子+普洱茶/菊花茶/山楂茶。比較油膩的鮮肉、火腿餡咸粽子,需要搭配普洱茶、菊花茶、山楂茶來解油膩。普洱茶去脂效果好,菊花茶清火明目,山楂茶促進消化。這幾款茶都很適合心血管不太好的人,防止因食用過多脂肪含量高的食物而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循環,加重心臟負擔。

責任編輯:王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