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17-2026)》預測,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未來10年,中國禽蛋產業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水平不斷提升,禽蛋生產、消費穩步增長,增速逐漸放緩;價格在成本推動下溫和上漲,貿易凈出口格局延續,禽蛋市場供需平衡將繼續保持。
近年來,在蛋雞養殖場(戶)標準化改造等系列支持政策的扶持下,中國禽蛋產業穩步發展,成為世界第一大禽蛋生產國。2016年,禽蛋產量3095萬噸,與上年相比增長3.2%,為近5年較高增長水平;消費量3080萬噸,與上年相比增長3.2%;價格呈左高右低的“M”型走勢,整體以跌為主,零售均價9.36元/千克,與上年相比下跌5.9%;主產省批發均價7.70元/千克,與上年相比下跌6.6%;隨著玉米等飼料原料價格下跌,蛋料比價為3.29:1,養殖小幅盈利;禽蛋出口量10.30萬噸,同比增加5.7%,貿易順差1.84億美元,同比減少3.7%。
未來10年,受利于家禽規模化、集約化發展,中國禽蛋產量將繼續保持增長。但受養殖成本上漲、環境制約加劇、小規模養殖戶加速退出等因素影響,中國禽蛋產業由過去10年的中高速增長進入低速增長的轉型期。預計2017年,禽蛋產量為3120萬噸,較2016年增長0.8%;2020年禽蛋產量將達到3185萬噸,較2016年增長2.9%;2026年產量將達到3302萬噸,較2016年增長6.7%;展望期內年均增長0.65%,相比過去10年增速放緩。
未來,在城鎮化水平明顯提升、居民收入增長等因素拉動下,禽蛋消費將穩定增長。預計2017年消費量3111萬噸,較2016年增長1.0%;2020年消費量3175萬噸,較2016年增長3.1%;2026年消費量3291萬噸,較2016年增長6.9%;展望期內年均增速為0.7%。隨著居民對即食性蛋品及深加工高品質蛋品消費需求增加,將會促進禽蛋加工業發展,展望期內禽蛋加工消費年均增長1.3%,明顯快于產量、消費量的增速。
未來,隨著畜禽養殖的資源環境約束加劇、人工成本增加,禽蛋生產成本不斷走高,中國禽蛋價格在成本的推動下將呈現波動上漲態勢,同時禽蛋消費受節日需求影響較大,禽蛋價格波動仍表現出明顯的季節性特征。短期來看,禽蛋市場供需寬松的格局將在2017年2季度后逐漸緩解,禽蛋價格上半年將保持低位運行,下半年有望復蘇,全年平均價格預計將維持在10元/千克左右水平。
報告指出,畜禽疾病、環保政策、養殖效益等一些不確定性因素均可能對禽蛋產業發展帶來影響。畜禽疾病防控效果、環保政策實施成本和養殖規模之間的博弈、養殖效益的不確定將直接影響到禽蛋的生產、消費、貿易、價格。
張超:農業部禽蛋市場監測預警分析師,長期從事畜牧業經濟、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等研究,已參加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創新工程專項、農業行業專項、國際合作等課題10余項,連續3年參與農業部鮮活農產品的監測工作。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