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來自美國的著名有機食品連鎖超市——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發布了《2017年食品消費預測》。該預測由全食超市的全球買手和食品專家共同研討得來,推出了新一年的消費熱點和明星產品,值得消費者和業界人士關注。
植物飲料
植物飲料指的是以植物或植物抽提物(茶、咖啡除外)為原料經加工或發酵制成的飲料制品。
在我國,最有名的植物飲料當屬涼茶。廣東、香港、澳門地區民間將藥性寒涼和能消解內熱的中草藥煎水當作飲料喝,以消除夏季人體內的暑氣,或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嚨疼痛等疾患。隨著王老吉、加多寶等品牌的推廣,涼茶在近些年走出嶺南,火遍大江南北。
全食推薦的植物飲料除了我們熟悉的涼茶蘋果醋、瑪卡飲料、人參飲料,還有:
姜黃飲料——姜黃是東亞及東南亞廣泛栽培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有行氣破瘀、通經止痛的功效。近些年從印度到日本,再到美國,姜黃飲料逐漸風靡全球。盡管姜黃飲料在國外風生水起,但目前國內相關產品還沒有形成影響力。姜黃素是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1981)中最早頒布的,允許在食品中使用的九種天然色素之一。同時姜黃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公布的臨床藥物姜黃清脂片、四味姜黃湯散的主要藥材,也是國家許可的可用于保健食品中的功效成分。姜黃飲料發展潛力巨大。
卡瓦胡椒飲料——卡瓦胡椒產于南太平洋諸島的藥用植物,近年來卡瓦胡椒被世界上很多國家的人當作食品補充劑,用來調節壓力、焦慮、抑郁等身體問題和心理問題。
羅勒飲料——羅勒是藥食兩用芳香植物,味似茴香,原生于亞洲熱帶區,有疏風行氣、化濕消食、活血、解毒之功能。
椰子產品
椰子油、椰子水、椰子粉、椰子糖、椰子氨基酸醬油……椰子簡直渾身是寶。有心人也許留意到,2016年,紅牛中國區獨家特許經營商——華彬集團推出唯他可可(Vita Coco)椰子水,打開了椰子水飲料在中國市場的第一扇門。盡管商家早就開發出了琳瑯滿目的椰子周邊產品,但依然沒有哪一件能夠成為“爆款”。原因之一就是椰汁雖好,但加工技術還是個難題。
由于椰子汁富含糖分和氨基酸,殺菌后會產生一股“紅糖味”,味道也就變了,所以我們日常喝到的罐裝椰汁并不是用椰子汁做成的,而是用椰肉加工而成。隨著人們對椰子產品越來越認可,2017年或許是突破這一瓶頸的契機。
日式餐飲
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世界衛生統計》報告顯示,與其他國家比較,日本女性的壽命已經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日本男性壽命排名也一直位居前列。可以說,日本人是全球最長壽人群,這與日本人的飲食習慣是分不開的——以蔬菜和魚類為主,喜“生食”,飲食味淡且油少。
在日式料理中會用到的傳統調味品,如味增、米酒、海藻、梅子醋、芝麻油、柚子醬及日式腌菜,已經走出日式餐廳,開始在全球范圍內關注健康的人群中流行起來。這其中,海藻類是最受關注的食物,包括新鮮和干制的海帶、海草、海苔、紅皮藻等。
創新型調味品
循規蹈矩的食譜是否令你感到乏味?2017年,與眾不同的創新型調味品將大展拳腳。全食預測,這些創新型調味品將在2017年火起來:酥油、黑蒜泥、椰棗泥、黑芝麻醬、石榴糖漿、甜菜沙拉醬、參巴辣椒醬、霹靂辣椒醬、奇亞籽李子醬、哈瓦那辣椒醬、摩洛哥紅辣椒醬、墨西哥阿斗波醬、墨西哥熱巧克力醬……是不是有很多沒有聽說過的?也許到時候,這些將會變成你餐桌上的常客。
小麥替代粉
相比傳統的小麥面粉,用其他谷物甚至豆類、海藻制作替代面粉將會越來越受歡迎,包括:
藜麥——原產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區,是印加土著居民的主要傳統食物,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藜麥作為單體植物即可基本滿足人體基本營養需求,曾宣布2013年為國際藜麥年,以促進人類營養健康和食品安全。
海藻——在各種面粉、面條和其他面食品中,加入經過真空凍結干燥的裙帶菜等海藻類,以補充面類中的維生素、礦物質營養成分,制造出營養豐富,味道更佳的面類食品。
小扁豆——學名兵豆,又名濱豆、雞眼豆,一種糧食和綠肥兼用作物,起源于亞洲西南部和地中海東部地區,現今世界約有40多個國家種植。中國主產于山東、山西、陜西等省,主要將小扁豆與小麥、玉米磨成混合粉制作面食或以小扁豆粉制涼粉。
鷹嘴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重要的谷物之一,在歐洲食用鷹嘴豆也十分普遍,因其面形奇特,尖如鷹嘴,故稱此名。鷹嘴豆是世界上栽培面積較大的豆類植物,約一億五千萬畝,中國只有零星分布。鷹嘴豆的淀粉具有板栗香味,鷹嘴豆粉加上奶粉制成豆乳粉,易于吸收消化,是嬰兒和老年人的營養食品。鷹嘴豆還可以做成各種點心和油炸豆。
紫色食品
美國國家健康營養調查(NHANES)發現,紫色食品不僅有獨特光鮮的外表,而且含有豐富的花青素,具有強力的抗血管硬化的作用,可以預防心臟病發作和血凝塊形成引起的腦中風。2017年,黑米、紫薯、紫玉米、紫蘆筍、巴西莓、接骨木果、紫色花椰菜等紫色食品將更受歡迎。
節約食物
隨著糧食生產能力的提升,人們從吃得飽到吃得好之后呢?還要提倡吃的節省。一直以來,食品浪費問題困擾國際社會。比如在美國有調查顯示,該國約有40%的食物未經食用就倒入垃圾桶。新的一年食物節約將會變得更加潮流。不管是制作酸奶剩余的乳清,還是啤酒生產后的廢棄谷物,食品制造商正在不斷尋找創新方法把這些副產品變成一種美味,賦予其新的生命。
彈性素食
消費者會傾向于一種新的健康飲食方式——不是嚴格素食,而是“半素食”。適度的、有“彈性”地食用動物性飲食,比純素食對健康、瘦身、塑形等更為有益。比如,適當減少肉食攝入,一周一天吃素或一天一餐吃素等等。如果長期只吃素的話,容易導致缺鈣、骨折,女性經期紊亂等問題。彈性素食幫助初學者較好地適應素餐,也能夠起到降低膽固醇,減輕腸胃負擔的作用。在我國,南寧等地已經有素食主義者發起了“周一請吃素”的活動。
提前備餐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不僅關注吃什么食物,更關注怎么吃——每一餐都精打細算,按照營養攝入比例計算好食材搭配,提前準備餐食。這能夠減少食物浪費、節約時間并讓你吃的更加健康。
提前備餐的概念在健身圈一直很流行,為了練出迷人身形,健兒們嚴格控制卡路里的攝入。隨著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這一概念將會發揚光大,不知道會不會開發出適合平日的新形式。
有機化妝品
“有機”的概念不止在農產品領域,在化妝品、服飾領域也有涉及,因為這些與人們“肌膚之親”的用品也源于農業生產。由此延伸,“有機”的概念也泛化為一種生活態度與生活方式。
有機化妝品中所含的植物成分必須源自獲得有機認證的植物提取物,產品中不能添加人工香料、色素及石油化學產品等對皮膚不利的成分,添加的防腐劑及表面活性劑都須受到嚴格限制,而且制造過程中不能使用動物實驗及利用放射線殺菌。有機化妝品綠色環保,使用起來安全健康,也能夠減少對地球環境的破壞。隨著有機食品的概念深入人心,有機化妝品將是下一個熱門領域,為愛美人士提供更健康的選擇,也蘊含著巨大的商機。
延伸閱讀:
始于1978年的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是全美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天然食品和有機食品零售商,現今在全球擁有200余家分店。與沃爾瑪、家樂福等其他大型連鎖超市不同,全食超市的賣點是“高品質有機食品”。盡管價格不菲,但有機生活的概念迎合了日益興起的中產階級的需要,使全食超市獲得了巨大成功。隨著全食規模的日益擴大,反過來對上游——有機產業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是值得全球有機從業者學習、研究的榜樣。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