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奶牛之鄉”轉型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農產品市場周刊 作者:文/程 瑤 字號:【

  “因草而生,因路而名,因牛而榮”,無疑是對黑龍江安達市最貼切的形容。地處松嫩平原腹地的安達,因為擁有近200萬畝優質草原,百年前就有純種荷斯坦奶牛引入,開啟了這里的百年奶牛業發展史。

  1997年,安達被授予“中國奶牛之鄉”的美譽,這顆世界著名奶牛飼養帶上因盛產“世界甲級牧草”——“羊草”而聞名的明珠也愈發耀眼。近年來,國家乳業政策調整,要求乳品加工企業只能收“規模養殖場”的原料奶,時以分散養殖為主的安達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安達以五大轉型之路做出了鏗鏘有力的回答,實現了乳業從飼草種植、飼養、加工到銷售全產業鏈條的提檔升級。

  政策推動 規模飼養快速發展

  擁有176萬畝草原的安達市位于北緯45度的世界天然明珠草場區,獨特的土壤與氣候造就了獨特的優質牧草——堿草,俗稱“羊草”。其富含的營養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和無氮浸出物等成分均是奶牛發育的珍貴養料。為此,安達的奶牛養殖業也蓬勃興旺了百年,幾乎家家戶戶都養奶牛。“2013年,正是奶業最紅火的時候。奶價一路飆升,各大乳企都是求著安達供奶。安達全市10萬多頭奶牛,90%都是分散飼養。不收散奶的政策一出,情勢陡然急轉直下,各級政府的壓力可想而知,而轉向規模養殖是唯一的突圍之路。”時任安達市主管農業的副市長王亞德回憶起當時的情形仍是記憶猶新。隨后,安達市明確提出了打造大牧場、大飼草園區,全力打造“好草、好牛、好奶”全產業鏈乳業的工作目標。制定了“1550工程”實施方案,即:在五年內新建15個萬頭奶牛牧場,新建50個奶牛千頭牧場。”

  “在具體操作上,我們一方面通過宣傳引導和出臺系列扶持政策,使廣大養牛戶轉變思想觀念,積極配合調整。另一方面抓住兩大平原資金整合扶持現代示范奶牛場的有利契機,積極對上爭取政策支持,并取得了顯著成效。”安達市畜牧局局長楊樹春介紹,從2013年開始,安達市憑借先天資源優勢,借助黑龍江省現代示范奶牛場建設項目的“東風”,共申請建設了安達市貝因美現代牧業、貝因美中本、澳森、德信、滿滿、元中園等13個現代示范奶牛場,完成了每單元規模飼養泌乳牛1200頭的項目單元22個,共爭取到省政府項目補助資金2.86億元。目前這些項目已全部通過省里檢查驗收,并達到入欄狀態,在全省爭取數量最多,建設效果最好。

  2016年,安達市又通過“兩牛一豬”項目支持建設了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14個,62個單元,爭取資金1.86億元,有力促進了奶牛分散飼養向規模飼養轉變,極大提高了奶牛的規?;?、現代化飼養水平。截至2016年末,安達全市共有規模奶牛養殖場41個,全市奶牛存欄達15萬頭,成為全省唯一一個以奶牛為主的全國現代農業示范區。

  科技助力 科學飼養成效顯著

  走進黑龍江貝因美現代牧業有限公司,2000多頭進口純種荷斯坦奶牛享受著舒適、健康的牧場生活,產出著干物質14.5、蛋白3.65、脂肪4.6以上的遠超歐盟標準的高品質原奶。而所有安全健康的來源,則是規模牧場建設、經營和奶牛飼養管理的科學化、現代化、標準化。

  在該公司一期場區擠奶廳記者看到,戴著耳標的奶牛在工作人員的溫柔引導下踱步到奶廳門前,智能擠奶系統掃描牛耳標后將健康奶牛放行至擠奶臺,非正常奶牛則被自動轉欄門引導至醫療診察區。進入擠奶臺的奶牛要先“享受”工作人員提供的乳區清洗、按摩、藥浴等服務后,才能正式開始“工作”。經過大約15分鐘,所有吸奶器自動脫杯后,再次經過清洗、消毒等服務,奶牛才悠閑地回到大跨度恒溫散欄牛舍。該公司人事經理李躍龍告訴記者,“這個牛舍不單是面積比常規牛舍大出兩三倍,里面的高科技元素更是不少。牛舍長174米、寬96米,北側有81臺風機、南側有兩層卷簾。溫濕度傳感器感應牛舍內的溫度、濕度、氨氣濃度后,自動調節風機卷簾的開合數量,從而提升奶牛舒適性。智能擠奶系統除了可識別每頭牛的健康程度、鑒別牛是否患了乳房炎,還能對牛群泌乳曲線進行分析,最大化保證奶牛的健康、高產。牧場牛舍內全部采用荷蘭JOZ刮糞板和美國US自動糞污處理系統,糞污被刮糞板刮到地下管道后,泵送到糞污處理區進行處理。有了這些先進科技的助力,我們的奶牛單產已達9噸以上,而分散養殖通常不到5噸。”

  記者了解到,在安達,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奶牛飼養管理水平,由粗放飼養向科學飼養轉變已成安達乳業提檔升級的有力“法寶”。青貯和苜蓿應用技術、TMR全混日糧應用技術、DHI生產性能檢測技術、繁育改良性控技術、微生態養牛技術等五項新技術得到了重點推廣。安達畜牧局副局長高富友介紹,目前安達全市青貯種植面積達20萬畝,青貯儲量達40萬噸。苜蓿種植面積達5萬畝。全市擁有TMR設備40臺套,100規模牧場實現全混日糧技術。2家牧場引進以色列阿菲金管理軟件,7家牧場應用DHI生產性能檢測技術,參加檢測的奶牛達6000頭。

  此外,為了打造具有國際標準、國內領先的生態環保式標準化示范牧場,安達還深入開展了外腦咨詢服務,聘請上海興牧偉業專業技術服務團隊和五場牛牧業團隊進行技術指導,使全市奶牛飼養管理水平明顯提升。

  綠色先行 強化糞污無害處理

  對任何一個畜牧業發達地區來說,糞污問題都是令人頭疼的大事,曾經以分散養殖為主的安達也不例外。“家家養奶牛,戶戶門前糞便、秸稈散落一地”曾是安達不得不面對的現實。面對新形勢、新政策的挑戰,提出“人進新區、牛進園區”發展生態型畜牧業的安達也吹響了徹底解決糞污問題的“沖鋒號”。

  安達在養殖集中區域投資1800萬元,興建了8個有機肥處理設施,年處理奶牛糞便12萬噸,解決1.6萬頭奶牛的糞便污染問題。同時要求已建的規模牧場補建糞污處理設施,目前已經補建42個,并規定新建規模牧場必須配套糞污處理設施。

  在貝因美現代牧業,糞污被刮糞板刮到地下管道后,泵送到糞污處理區進行固液分離處理。固體經發酵制成有機肥或作為牛床墊料,有機肥不但用于公司所承包的萬畝草原,未來還將考慮商品化進行銷售。液體經過逐級厭氧發酵后,上清液用于回沖池回沖,其他液體則在達標后還田改良草場,實現生態循環。

  而在距貝因美不遠的元中園牧業有限公司,糞污處理則采用了一種全新的微生物分解技術。只見這里的牛舍不但一改以往拴系式結構,奶牛全部散欄飼養,而且不見任何糞污處理設施和設備。奶牛們歡快地穿行于松軟的牛床墊料上,可隨處排泄,自由立臥,不受任何束縛,牛舍里也聞不到刺鼻的味道。該公司負責人范福忠介紹,2014年3月,他在參加安達市畜牧局組織赴外地的學習交流時,接觸到了這項發酵床式微生態奶牛養殖系統。其基本原理就是通過牛床墊料中添加有益微生物菌群實現對糞尿的就地分解,污染零排放。“散欄式鋪墊70公分墊料,不但提升了奶牛的舒適度、自由度和臥床率,還大大節省了牛場建造成本和運營成本。與此同時,有益微生物菌群可抑制有害菌的存活與繁衍,提高奶牛機體免疫力,大幅度減少奶牛肢蹄病、細菌性乳房炎等疾病的發生。失效后的墊料還可直接作為生物有機肥回施到飼料地和草原,實現奶牛吃有機飼料,產有機鮮奶的良性循環,真可謂一舉多得。”范福忠喜滋滋地表示,使用該技術后,牧場奶牛每日都可多產二三公斤牛奶。

  走進安達遠近聞名的奶牛養殖專業村先源鄉友誼村,用牛糞生產沼氣供村里各家各戶使用,同樣是糞污無害化處理的先進模式。走進沼氣處理中心,友誼村黨支部書記汪召軍介紹,眼前這個高聳的巨大圓頂形建筑就是沼氣的發酵庫。借全省開展農村畜牧糞便整治項目的“東風”,友誼村建起這個占地7000平方米、日可處理1000立方米牛糞的沼氣處理中心。將村里德信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產生的牛糞發酵成沼氣后,用管道輸送到全村121戶農戶使用。發酵后的液渣則作為液肥回施給村里的草原和農田。

  通過集中建設糞污處理設施,大力創新推廣糞污無害化處理模式,目前安達市糞污無害化處理率已達66.2%。

  服務提檔 全產業鏈日益完善

  記者走進安達蓬勃牧草有限公司時,工人們正在緊張地進行安裝奶牛全混日糧青貯(PTMR)自動生產線。車間里,一個顏色鮮亮的巨大機器吸引了記者的注意。該公司副總經理官兵介紹說,這臺機器是他們花費460萬元在日本定制的方形包裝機。車間里大部分的設備,都是他們自主研發定制的。預計4月底,這個生產線就將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已有訂單2萬噸。

  “我們起初在安達種牧草,羊草、燕麥和苜蓿,然后提供給牧場作飼料。但是在發展過程中發現很多牧場自己配制的全混合日糧成分和質量并不穩定,直接影響到奶牛的產奶質量。經過考察,2016年,我們投資7000萬元開始建設這個配送裹包全混日糧(PTMR)的生產加工基地,年可加工PTMR飼料成品12萬噸。”官兵解釋說,PTMR就是將優化配方的全混合日糧用專一性的菌和酶處理后進行壓實、密封、制捆,從而成為可長期儲存、便于運輸、消化利用率高的產品。與傳統全混合日糧對比,具有多項優勢。首先是工廠化、規?;a、自動化精準投料的方式,避免了人為干擾,能保證原料、配方、品質的長期穩定,從而保證奶牛瘤胃效能最優化,健康狀況及產奶量穩步提高。同時飼喂PTMR的養殖企業不再需要自己購買混食、喂食設備,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投入。

  “作為國內首家生產PTMR的創新型企業,蓬勃牧草的出現無疑是一個信號,它說明專業化分工已是安達乳業全產業鏈發展的必然趨勢。未來乳業各環節必將更加細分,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兒。”楊樹春介紹,為加強配套服務環節的提檔升級,安達市還引進了上海題橋環??萍加邢薰居媱澘偼顿Y1.1億元的動物無害化處理及有機肥加工廠項目。該項目一期計劃投資2800萬元建設日處理病害畜禽10噸、應急時日處理病害畜禽30噸的動物無害化處理廠一處。二期計劃投資8500萬元建日處理干糞100噸的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廠一處。一期項目已于今年4月8日正式開工建設,計劃8月末實現投產。在未來的產業布局上,安達將繼續遵循社會專業化分工發展趨勢,通過服務提檔、布局細化、生產環節專業化推動全產業鏈的日益完善。

  乳品升級

  “奶牛之鄉”闊步前行

  在2016中國國際奶業展覽會暨乳業合作大會舉行的世界乳制品品鑒會上,新中國生產的第一塊奶酪——“鞍達奶酪”的亮相受到了不少與會嘉賓和群眾的追捧。“1952年,安達乳品廠成為新中國第一個機械化乳品加工企業。1956年,新中國自己生產的第一塊奶酪就從這里誕生。”該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說起“鞍達”品牌,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提起它的東家“紅星集團”,曾在全國乳品行業中占據重要地位。

  1995年,在原安達市乳品廠的基礎上,股份制公司紅星集團正式成立。1956年,紅星商標開始被使用直至今日。紅星集團的主導產品“紅星牌”系列乳制品曾長期承擔軍需奶粉和出口奶粉的生產任務,在國際、國內歷次評比中屢獲殊榮。2011年,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批準,紅星集團開始使用“鞍達”商標。經過60多年的歷史變遷,始終執行著當年各項生產標準的“鞍達奶酪”依然可以讓人們品嘗到醇厚滋味。如今,鞍達實業集團企業總資產已超1.16億元,擁有奶粉、奶酪、液奶等三大系列30多個品種。

  鞍達實業的產品結構多元化,只是安達乳品升級的一個縮影。目前在安達,貝因美、鞍達實業、龍興、華丹、伊康生物、清大乳業等數家乳品加工企業的日加工處理鮮奶能力已達2000多噸,產品品種也從過去較單一的奶粉、液態奶不斷擴展到初乳素、奶酪、冰淇淋等多個品種。

  黑龍江貝因美乳業有限公司前后分三期投入13億元,在安達建成了年產10萬噸的亞洲最大單體配方奶粉生產基地,也是世界級的兩大生產企業之一。日前,貝因美乳清粉生產線的布局已經開展。擁有日加工鮮奶能力200噸,年生產量7200噸的黑龍江清大乳業有限公司,2017年投資4000萬元新建巴氏殺菌鮮奶、屋頂包、單杯、連杯等7條全自動低溫奶生產線,日可處理低溫奶90噸。這些生產線的投產,將使巴氏奶首次出現在安達乳品家族的圖譜上,使安達乳品品類更為完善。

  為了保持乳制品行業的持續穩定發展,安達市不斷加強乳制品質量安全監管,建立完善檢測系統和信息系統;不斷引導乳企加強誠信責任意識,加強產品科技創新,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2016年,安達市乳品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3.8億元,占規模以上企業總量的15.7%。歷經百年發展的“奶牛之鄉”正在乳業全產業鏈發展道路上闊步前行。

  (稿件來源 :《黑龍江日報》)

責任編輯:王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