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本月預測,2017/18年度,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中國玉米播種面積35445千公頃,比去年減少1315千公頃。玉米單產每公頃6091公斤,比去年每公頃增加118公斤。玉米產量為2.16億噸,比去年調減366萬噸。玉米進口量預計為100萬噸,比上月調減50萬噸。玉米消費量為2.21億噸,比上月預測數調增534萬噸。其中,飼用消費穩步增加,預計達到13835萬噸,比上月調增332萬噸;受深加工需求拉動以及燃料乙醇政策影響,玉米工業消費預計達到6330萬噸,比上月調增200萬噸。玉米出口量預計為50萬噸,比上月調增20萬噸。年度結余變化量減少至457萬噸,年度產需缺口有所擴大,國內玉米產區批發均價提升到1600-1700區間。但由于高庫存的存在,玉米市場仍將保持供大于需格局。
大豆:本月預測,2017/18年度,中國大豆播種面積8194千公頃,比上年度增加986千公頃,增幅13.8%;大豆單產每公頃1817公斤,比上年度增加1.2%;大豆總產量1489萬噸,比上年度增加195萬噸,增幅15.1%;大豆進口量9597萬噸,比上年度增加248萬噸,增幅2.7%;大豆總消費量1.11億噸,比上年度增加245萬噸,增幅2.3%。本月大豆市場供需形勢與上月預測數保持一致。
今年國產大豆增產幅度較大,市場供應量增加,近期東北主產區國產大豆價格有所下跌,預計2017/18年度國產大豆銷區批發均價區間為每噸4175-4375元,保持上月預測數不變,中間價較上年度均價下跌7.8%;進口大豆到岸稅后均價區間為每噸3050-3250元,保持上月預測數不變,中間價較上年度均價下跌5.0%。
棉花:根據對商業庫存和工業庫存的調查結果,本月調整了2016/17年度的棉花消費量和期末庫存。本月估計,2016/17年度,中國棉花消費量調增19萬噸至828萬噸,期末庫存下降19萬噸。其他數據和上月估計保持一致。
本月預測,2017/18年度,中國棉花播種面積為3293千公頃,單產為每公頃1662公斤,總產量為547萬噸,均較上月預測增加。進入12月份,全國新棉采摘基本結束,新疆等主產區棉花單產和產量數據進一步清晰。其中新疆棉花單產和總產同比分別增長約8%和11%,棉花質量較上年明顯提高。2017/18年度棉花進口量預測為100萬噸,消費量預測為822萬噸,期末棉花庫存降至700萬噸。新年度國內棉花市場將平穩運行,3128B級棉花均價預測保持在每噸14500-16500元區間。國際棉花供需格局寬松,預測2017/18年度Cotlook A指數均價在每磅70-85美分區間運行。
食用植物油:本月預測,2017/18年度,中國食用植物油產量2781萬噸,比上月預測值調增5萬噸。主要是因為花生和籽棉單產調增,使得花生油和棉籽油產量調增。2017年花生生長期內氣候條件總體良好,單產比上年增加,雖在收獲期受較長陰雨天氣影響,水分增加,但因烘干晾曬措施較為及時,后期優質花生上市量將逐漸增加。11月江淮、江漢和西南地區大部光溫基本適宜,土壤墑情良好,總體利于油菜播栽和幼苗生長;而江南和華南多雨寡照不利于油菜穩健生長,需進一步加強關注。中國食用植物油進口628萬噸,消費量3190萬噸,均與上月預測值持平。
食糖:2017/18年度全國食糖產銷已陸續展開。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國開工生產的糖廠共有41家,比上年度同期減少5家;全國共生產食糖67.13萬噸,比上年度同期增加2.24萬噸,增幅3.45%;全國累計銷售食糖30.22萬噸,比上年度同期增加2.21萬噸,增幅7.9%。北方甜菜產區甜菜起收已經完成,糖廠全面開榨,甜菜出糖率比上年同期有所提升。南方甘蔗產區為提高產糖率和設備利用率,制糖企業普遍推遲開榨,廣西、云南等部分產區前期陰雨寡照天氣較多,對糖分累積造成不利影響。
進入12月,全國食糖產銷全面展開,其中,甜菜糖生產進入后期,甘蔗糖生產漸入高峰。天氣對全國食糖生產尤其是甘蔗糖生產有很大影響,后期將繼續關注。本月對預測數據暫不調整。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