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品牌價值100強》榜單問世20多年了,但上榜者的身影中,農產品品牌始終極其罕見。
這是為什么呢?筆者根據相關資料并綜合專家意見,大概可歸結三方面的原因,正是這些原因成為農產品品牌發展的瓶頸,而目前寥寥幾家形成農產品品牌的企業,恰恰就是因為突破了這些瓶頸。
生產的穩定性
眾所周知,獼猴桃的原產地在中國,但其在世界上唯一形成大品牌卻是新西蘭的佳沛公司。該公司年產獼猴桃30多億顆,銷售至全球53個國家,去年的年銷售額達100多億人民幣,在全球獼猴桃市場中占比33%,已成為全球獼猴桃的領導品牌。
早在1960-1980年代,新西蘭以種植獼猴桃為業的果農數量就已非常龐大,產業發展迅速。但當時該產業仍處于原始自然競爭狀態,生產者眾多卻分散,產出的獼猴桃品質不穩定、產量波動大,也導致品牌零散,整體影響力十分有限。
新西蘭政府決定通過組織變革,提高獼猴桃生產穩定性,從而塑造強勢獼猴桃品牌。“新西蘭奇異果營銷局(NZKMB)”便由此而生。
這一由眾多果農聯合發起成立的部門,負責從果農處統一收購獼猴桃,并面向市場統一銷售。其他機構及個人無權過問獼猴桃采銷過程,果農也不可私自面向國際市場銷售。佳沛公司的奇異果(獼猴桃)流程也實現了標準化,佳沛獼猴桃的揀選工作由機器自動完成。獼猴桃將按照品質、大小自動分揀進入不同倉庫。同一倉庫內,獼猴桃品質、大小基本統一。
流通的便利性
我們發現,農產品特別是易腐農產品的流通便利性與存放時間、運輸半徑以及運輸過程中的損耗相關,而這三點又均與農產品含水量有很強的相關性。以牛奶為例:牛奶若不經由任何保鮮處理,在擠出幾小時后就會變質;當含水量低于15%時,絕大部分微生物將難以滋生,農產品存放期就可延至半年以上,而突破這一瓶頸的關鍵就是包裝技術。
這方面,伊利的做法就很有代表性。他們采用的是超高溫滅菌技術,即將牛奶在137-142度的環境中加熱2-3秒,隨后瞬間冷卻,在密封環境中直接包裝進入由6層紫鋁復合而成的無菌材料里。該技術可使牛奶在常溫狀態下保存6個月。相較于玻璃瓶裝牛奶,這種包裝的運輸損耗率也大大降低。伊利所以能在短短十余年內,從一家地方小奶廠迅速成長為國內最著名的乳制品品牌,除了原料奶的優質和加工技術的先進,包裝技術帶來的流通便利功不可沒。
市場需求端
生產的穩定性和流通的便利性決定了農產品能否出現品牌,市場需求端則決定了出現品牌的機會或空間有多大。筆者認為,在市場需求端,農產品品類形成品牌的難易程度,更多由兩個重要因素決定:產品升級的空間和渠道升級的空間。
這方面,以生產堅果系列產品為主的三只松鼠的經驗就值得借鑒。三只松鼠成立于2012年。彼時,碧根果、夏威夷果、巴旦木這三種產品在線下尚無強勢品牌,而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卡通畫營銷方式、交互式體驗潮流初起。在產品與渠道都存在巨大升級機會的背景下,三只松鼠迅速成長為新一代炒貨領導品牌。
三只松鼠深度結合互聯網打造產品體驗,將消費者稱為“主人”,在產品包裝上印刷“我們是一群為主人服務的小松鼠”,在品牌情感、文化外延方面做足功夫,實現了消費者產品體驗與認知的又一次升級。渠道方面,三只松鼠自創立之初即采用100%的線上零售方式,開拓了利用互聯網進行B2B和B2C銷售的先河。這一舉措省去了傳統零售中的種種環節,有效降低渠道成本、提升渠道效率。回顧其發展歷程,我們發現,在生產穩定、流通便利的基礎上,需求端升級這個因素發揮了重要作用。新渠道與新品牌往往是共生關系。新品牌的誕生,絕大部分得益于新渠道的出現。因此,對于生產穩定、供應鏈成熟的品類,當產品和渠道出現升級空間時,農產品品牌的出現就是題中應有之義了。
(作者系中國電子商務協會食品醫藥產業促進會副會長)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