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儂健和他的鴉膽子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農產品市場周刊 作者:文/夢 寒 字號:【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這首詩用來描寫儂健的人生經歷很是恰當。青春的疼痛、創業的艱辛、媒體的關注、社會的認可,一下子全在骨頭里噼啪作響,三十而立的他,怎能不心情激蕩?怎能不心潮起伏?怎能不感慨萬千?毫不夸張地說,他的人生經歷,他的創業故事,無不生動地闡釋了一個詞——頑強。

  盛夏的一個周末,在“半城綠樹半城樓”的廣西南寧市郊外一處祥和的農家樂里,儂健特意泡上了一壺鐵觀音和我聊起了他的經歷。

  “我沒有任何后臺,也沒有任何社會背景,因為貧窮,我只讀了初中一個學期就退學打工了,我是靠自己一步一個腳印闖出來的。”他的開場白令人驚訝,因為,他現在的身份已是南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留學人員創業園內一家業績斐然的科技型農業開發企業的董事長,一個擁有社會影響力的行業精英。

  儂健的家鄉在廣西靖西市新甲鄉大荷村小龍屯,這里地處山旮旯外,特點是:小,因環境惡劣,只有10多戶人家在此繁衍生息;窮,祖祖輩輩住的都是典型的壯族干欄式木屋;少,遍地石頭人均耕地稀缺;難,被莽莽蒼蒼的大山阻隔,羊腸小道行路維艱……

  儂健的家庭是一個六口之家,是村里有名的特困戶。一家人只有在每年春節時才勉強吃上一頓豬肉,一年四季填充肚子的無非是那些玉米、紅薯、木薯和野菜,就連飽一餐美味的大米飯也成了孩子們的奢望。

  感恩父母,

  支撐起家庭重擔

  作為長子,為了減輕家庭的負擔,懂事的儂健每天放學回來就上山打柴或割草喂牛。即便是這樣,家里還是過著三餐不繼的生活,很多時候要靠左鄰右舍救濟度日。上到初中第二個學期時,儂健就輟學了。那年,他才13歲。

  明白事理的他從不埋怨父母。他在心底里理解父母的艱難,敬重父母的勤勞,感恩父母的養育。他說:“常懷感恩心,一生無憾事。”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儂健感受最深,也最感無奈。儂健含淚告別了親人,道別了故鄉,經人介紹來到了百色右江河畔的一個果場打工掙錢。當時,他那簡樸的行裝里包裹著無數的憧憬和夢想,那就是:決心通過自己的努力,盡快讓父母和弟妹走出生活困境。

  “本以為出門打工就可以賺些錢來補貼家用,卻因為我那時年齡還小,個頭又不高,在果場里從事挖坑、扛苗、種樹等這些重活真是力不從心,最終被人嫌棄。”儂健呷了一口茶,輕輕地嘆了一口氣,繼續講述著他的故事。

  從果場出來,儂健心情很沉重,生平第一次嘗到了被人拒絕的滋味。走在路上,儂健想了很多。

  “我不能為眼前的困難所退縮,此處不留人,就到南寧去,大城市里會有更多的打工機會。”就這樣,儂健捂緊在果場辛苦賺得的300塊血汗錢擠上了開往南寧的列車。南寧,廣西壯族自治區省會,廣西第一大城市。走進這繁華都市,儂健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聳立的高樓大廈讓他瞠目,奢侈的燈紅酒綠讓他結舌,進而感嘆自己還不如這城市中的一棵小樹。露宿街頭幾天后,為了生存,儂健在南寧交易場找到了一份清潔工的工作,負責打掃和收集市場內垃圾。

  干清潔掃地工作,雖是遭人白眼、冷落,但儂健卻練就了同齡人少有的忍性、耐性和剛性。

  蹉跎是財富,

  苦難是黃金

  儂健一人在外,什么臟活兒累活兒都干過,幾年下來卻沒有太多改變,家里也依然生活困難,于是他決定無論如何要自己創業。說干就干,他在郊區池塘邊養了幾頭豬,邁出了創業的第一步。缺錢買飼料,他就沒日沒夜地走街串巷,從垃圾箱中撿來剩飯剩菜進行喂養。

  養豬人的生活真的很不容易,從日出到日落,忙忙碌碌就是一天。養豬人的日子真的很是勞累,防疫、衛生、消毒,飼料、飲水、營養,常常為豬生病操碎了心,過得寢食難安。儂健就這樣經歷了3年,堅持了3年,也開始賺到了一些錢,但他不滿足于現狀,想有更大的飛躍、更廣闊的空間。

  一個偶然機會,儂健進入一處建筑工地,老板看見他憨厚老實、品行良好,就極力勸他留下來幫忙做事。儂健心生感激,答應了下來。干一行,愛一行。儂健勤快又認真,不懂就虛心求教,一年后,他變成了一個可以單獨出去攬業務的小工頭,手下有10多個工人,還添置了摩托車,生活由此發生了些許轉變。

  再后來,技術成熟了,翅膀過硬了,儂健就自己出資成立了一家建筑裝飾公司,由于他嚴把裝修質量關,對客戶服務態度又好,公司的業務直線上升,效益也成倍增長。因此,他鳥槍換炮,開上了幾十萬元的小車,當上了真正的老板。家里的生活也越過越好。

  志存高遠的人,

  不念一時的成功

  2012年,儂健在四處尋找著新的投資項目,正在這時,他回老家廣西靖西市參加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藥市”,期間,他在與一位老人的談話中得知,每年這個時候,都會有不少外地藥材商來大量采購當地山里一種中藥材的種子,這種中藥材誰都見過,就是不知道叫啥名字。

  儂健在網上查閱的同時,還主動聯系廣西醫科大學的專家前來實地考察,最后證實這種中藥材就是遍布廣西各地山區的鴉膽子,這是個巨大的中藥寶庫。

  心動,就要付諸行動。經過深入調查,儂健進一步了解到,鴉膽子主要產自福建、臺灣、廣東、海南、云南、廣西等地,適宜生長在海拔950~1000米石灰山地區。而由于廣西地理緯度、氣候、海拔、土壤等條件均適宜,所以,廣西鴉膽子在全國同類藥材中品質最佳,最受全國各地藥材采購商的青睞。

  然而,在儂健涉足這一領域之前,全廣西竟然沒有人工種植鴉膽子的先例,每年只有少量的野生鴉膽子供應市場,可謂僧多粥少。

  “如果能把鴉膽子由野生改成人工種植,這樣就能把它做成一個農業產業,從而扶持廣大父老鄉親走上脫貧致富之路。”儂健火熱的心里冒出了這樣一個大膽的想法。但是,從投資農業項目來說,這個行當遠不及炒地皮、建房子那么爽快利索,這是從土里刨食的活兒,土壤成分、水源、氣候、病蟲害等等問題都會冷不防地跑出來跟你開個玩笑,光是老天爺來一場“厄爾尼諾”,就能讓眾多農業界的佼佼者喝一壺的。明知道是塊硬骨頭,卻偏要去啃,這大概是儂健的“年輕氣盛”吧。

  思路決定出路,

  出路卻在思路拐角處

  就這樣,儂健帶領他的團隊風風火火地來到中越邊境的靖西市魁圩鄉,建立起第一個生產研發基地,將野生鴉膽子移栽進行了試種,沒想到竟取得了人工培育的成功。初次嘗試,給了儂健和他的團隊很大信心。

  鴉膽子人工培育種植成功的消息不脛而走,當地的村民歡呼雀躍,紛紛奔走相告。因為,多少年來,固守家園的這些父老鄉親是守著金山銀山過窮日子,以后山上的這種鴉膽子可以大面積種植,致富就有希望了,生活就有奔頭了。

  然而,世上有些事情難以預料。就在儂健他們滿懷信心地在各鄉鎮擴大發展更多的種苗培育基地時,當地一位得了嚴重“紅眼病”的副鄉長卻有意造謠惑眾,說儂健團隊實行的“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其實是一種變相的傳銷騙錢。他的話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種植戶之間炸開了鍋,一些人撕毀了雙方簽訂的合作合同,一些人跑來圍攻基地討要說法,一時間謠言四起,弄得人心惶惶,滿城風雨。

  此次危機,使儂健遭到近乎毀滅性的打擊。先前投入的100多萬元打了水漂。令人敬佩的是,在陷入絕境時,儂健首先想到的是和自己并肩創業的10多個同事,他毅然變賣所有值錢的家當,按時發放大家的工資。

  歷經磨難,不僅使他更冷靜,也讓他在心靈上完成了一次次的意志跨越。

  正是憑借痛苦而豐富的成長閱歷,正是靠著勇敢馳騁愉悅的夢想,儂健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后,再度揮師南寧,于2014年正式成立了廣西健業鴉膽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什么叫“永不放棄”。

  在廣西大學教授以及百色市農業局、林業局專家們的指導下,歷經兩年多時間的努力,儂健和他的團隊成功地攻克了鴉膽子種苗病蟲害防治的難題,在人工種植和種苗培育方面都取得了成功,由此開啟了他在全廣西的推廣種植之路。

  在積累了大量的鴉膽子培育、種植經驗之后,他的公司依托廣西廣闊的土地和勞動力資源,提出了“企業+人才+合作社+農民+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即,以公司強大的技術團隊和銷售團隊做支撐,以農村黨員、村干部、能人為骨干,以農戶和合作社為鴉膽子生產單元,引導扶持廣西農民種植植物藥材鴉膽子,盡早脫掉貧困帽子。

  目前,1200多畝的種苗培育基地已經建成,先后布局成立的21個縣級辦事處和136個農民專業合作社遍布廣西各市縣,1萬多農戶被吸收加入,鴉膽子種植面積超過2萬畝,牢牢地把握住了廣西鴉膽子這一產業的主導地位。與此同時,廣東、云南等省份的種植示范基地也正洽談合作中。

責任編輯:王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