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豆粕:天氣炒作為下跌打開空間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農產品市場周刊 作者:文/吉 明 字號:【

  豆類市場突然轉向的內因

  6月30日美國農業部報告是誘因

  自年初以來,CBOT大豆就被全球大豆豐產的預期所籠罩,以5浪下跌的形式直至6月底;而去年4月份就開始炒作天氣行情了。

  之所以延遲,是因為市場預期:今年美國大豆的種植面積將要大幅增長,并首次超過玉米。然而,USDA6月30日的報告卻令空頭有些失望,并引發集中回補,從而產生急劇上漲。據報告稱,美豆種植面積較3月底的預測值僅調增了3.1萬英畝,為創紀錄的8951.3萬英畝,比上年增加了6.8%。但低于分析師預測8994.6萬英畝。

  另外,一個數據就是美國大豆季度庫存數據比預期低。截至6月1日,美國所有地區的大豆庫存為9.63億蒲(上一年度為8.72億蒲)。這一數據同樣低于此前市場的預期值(考慮南美豐收)。

  盡管是兩個利空的數據,但市場的解讀卻是:物極必反。未來不可能比這些更“壞”了。

  天氣炒作是美豆上漲的推手

  7—8月是美國大豆生長的關鍵時期(開花、結莢),此時需要適度降雨。然而,從7月開始,市場注意到美國中西部某些地區出現炎熱天氣,由此,拉開了“炒作天氣行情”的開始。

  此次,CBOT大豆(指數)最低時為907美分/蒲式耳(6月23日),隨后逐步推升,并以較快的速度突破1000美分大關,在7月12日達到近日高點1047美分/蒲式耳。如今,美豆處在技術上的調整狀態中,理論上還有一波拉升行情。

  “炒作天氣”將會從兩方面著手:第一,關注近期美國的天氣預報。近日,干旱和降雨交替出現,導致盤面波動加大,忽上忽下。第二,觀看美豆的生長狀態。這個指標較天氣較為穩定、可靠。據美國農業部公布,截至7月23日當周,美國大豆生長優良率為57%,低于前一周(7月10日—7月16日)的61%,遠低于上年同期的71%。看來,7月份USDA報告將2017/2018年度美豆的單產(48蒲式耳)大幅調低是有一定道理的。

  從現在到8月底,若是破壞性的干熱天氣繼續強化,美豆生長受到威脅,那么,行情再度上漲將是大概率事件。屆時,生長優良率會繼續下降。

  從不同維度理解USDA報告(7月)

  從全球庫存/消費比看未來

  當前,2016/2017年度全球主產國(美國、巴西和阿根廷)的產量基本定局。

  據7月份的USDA報告,全球大豆產量為35178萬噸,消耗量為33143萬噸,產銷過剩為2035萬噸。這導致期末庫存上升了1775萬噸至9478萬噸;庫存消費比達到最高,為28.6%,比上年度高出4.1個百分點。

  可見,在本年度結束前(8月31日),全球大豆供給非常充裕。若是沒有天氣影響,大豆仍將處于下跌尋底的狀態。

  然而,看看2017/2018年度的預測數據,似乎有依稀構底的可能。

  據USDA報告預測,2017/2018年度全球大豆產量為34509萬噸,產量下降了669萬噸(-1.9%);但消費量增長了1384萬噸(+4.1%),為34527萬噸。如此,導致全球產銷再度進入缺口狀態,存在微小的缺口(18萬噸),也促使期末庫存降至9353萬噸,庫存消費比降為27.1%。

  從歷史與經驗的角度看,庫存消費比經過連年上升,某年突然轉向并減少;那么,市場構底反轉的可能性較大。如今,2017/2018年度的CBOT大豆正存在這種可能。

  供求矛盾是不斷變化的

  從現在這個時點看,USDA報告(7月)的供求數據基本反映在市場波動當中。市場在利空出盡中,轉向惡劣天氣的炒作。可以看出:7—8月份的反彈和大幅波動均是正常的。

  然而,我們若是從9月份的時點往后看,那么,心態和數據均會不一樣。

  先從心理角度看,9月份之后,北半球市場進入收割季節。農產品的特點是:產出是一次性的,而需求是逐月的。若是天氣炒作導致價格高企,那么,美豆上市的壓力將迫使豆價逐階下行,畢竟新豆和庫存的供給充足,而需求平淡。也就是說,反彈行情之后,將迎來漫漫的尋底之路。

  那么,底在何方呢?綜合考慮,CBOT大豆的強支撐區在850?900美分之間。

  再從USDA數據變化的可能性來考慮。

  在7月份的USDA報告中,美豆單產是按48蒲式耳/英畝(去年為52蒲式耳)來測算的,預測其2017/2018年度的產量為11594萬噸,比上年度減少了127萬噸(基本相當)。這個單產數據與當前美豆的生長優良率(57%)相匹配。但是,考慮到今年播種面積比上年擴展了6.1%,因此,也存在這種可能:在后期USDA報告發布時調高單產數據。

  同樣,USDA報告可能低估了巴西2017/2018年度的產量數據。報告認為:產量將減少700萬噸,為10700萬噸。這可能有些違背常理。

  由于巴西可開發的耕地較多,種植面積將繼續擴大。據巴西農業部政策負責人Neri Geller稱,下個年度巴西大豆的播種面積將增加2?3%。可見,USDA將未來巴西大豆的產量調低,有為美豆銷售開路的嫌疑。

  總體看來,不論哪種情況,CBOT大豆還不能輕易言底。反彈過后,仍將是下跌,直到尋找到新的多空平衡點。這是個漫長的過程,或許是跨年度的。

  國內豆粕的需求狀況及趨向

  國內豆粕的需求現狀

  目前,港口方面,大豆卸貨出現擁堵現象,部分大豆筒倉曝滿。油廠方面,壓榨積極,開工率維持在57%的高位,因豆粕脹庫而略有下降。不論是港口還是油廠,大豆庫存均處于歷史同期最高水平。與此同時,下游需求表現一般,豆粕庫存亦維持高位。截至7月21日,油廠豆粕庫存增至122.3萬噸。

  與此同時,國內養殖業恢復緩慢,生豬存欄量仍處歷史低谷。截至2017年6月,國內生豬存欄量為3.54億頭,環比下降0.2%,同比下降3.2%。另外,高溫和暴雨天氣亦影響禽類養殖的恢復。可以預見,國內養殖業恢復速度一般,將影響飼料消耗的進度,致使豆粕庫存難以消化。

  豆類需求的趨向

  據7月份的USDA報告,中國2016/2017年度的大豆進口量為9100萬噸,較上年度增長了777萬噸。總體來說,這是一個不錯的采購數據。另外,在2017/2018年度,中國還將進口9400萬噸大豆!

  從具體的月度進口數據看,據海關統計,6月份我國進口大豆768萬噸,7月份預計超過900萬噸,8月份到港量可達850萬噸。按照季節性規律,9—10月份的到港量將有所回落,因新豆即將上市,壓榨量會下降。但是,11—12月份美豆將大量到港,豆粕需求亦將逐漸回升,因春節因素飼料需求進入旺季。

  市場推測:

  天氣炒作以階段性反彈來看待

  綜合上文分析,除非特別惡劣的天氣,否則,很難改變全球大豆供給充足的現實,也難以翻轉2017/2018年度所給出的供求遠景;盡管近年的全球需求在穩步增長。但是,還是能夠看出:全球2017/2018年度的庫存消費比出現下降,也預示著市場的底部將出現在該年度的某個時間。

  就下半年而言,此次天氣炒作僅作為階段性反彈,后期將在收割壓力下不斷走低;或許到了年底,會因需求旺季而產生較大幅度的反彈。

  (作者單位:國聯期貨)

責任編輯:王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