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從9月USDA報告看油脂油料演變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農產品市場周刊 作者:國聯期貨研究員 吉 明 字號:【

  CBOT大豆連續反彈的內因

  自8月16日以來,CBOT大豆市場連續六周收陽線。經半個月調整,9月22日期價再度突破上行。目前,CBOT大豆指數最新報價為980美分。從技術上看,反彈趨向強烈,高度可達到1019美分。

  什么原因促成了此次反彈呢?后期將會如何演變?

  首先,出口需求增加是價格上漲的主因。據美國農業部(USDA)報告稱,最近一周(9月18日—9月24日)出口銷售大豆233萬噸,遠高于120?150萬噸的市場預估。這給盤面帶來了支撐。

  其次,天氣對單產的影響還有一點“時間窗口”。當前,美國大豆生長優良率略降至59%,去年同期為73%。若是后期遭遇早霜,或許還會刺激大豆期價。

  最后,美元疲軟的表現亦提振大豆出口需求。

  然而,北美正逐步進入收割季節。9月17日當周,美國大豆收割率為4%。隨著2017/2018年度新豆上市,在豐產的壓力下,CBOT大豆將呈現振蕩回落、尋底的方式。其底部支撐區域在850?900美分。

  時至11、12月份,市場焦點將轉移至兩方面:1.南美播種面積及生長情況,2.年底豆類消費增長情況。從歷史規律看,冬春之季的反彈是大概率事件。

  從9月USDA報告

  看后市格局

  1.從全球庫存消費比看未來

  據9月份的USDA報告,2015/2016年度全球大豆的庫存消費比為24.7%。2016/2017年度全球大豆的庫存消費比為29.1%。其中,全球大豆產量為35144萬噸,增加了3773萬噸;全球消耗大豆32977萬噸,增長了1542萬噸。產銷過剩2167萬噸。這導致期末庫存上升1542萬噸至9596萬噸。

  可以看出,在剛過去的2016/2017年度里(8月底結束),全球大豆供給非常充裕。不過,利空消息基本已在價格中體現了。只是在6月份產生了一波“炒作美國天氣”的反彈行情。

  讓我們看看2017/2018年度的供求數據,CBOT大豆有望進入寬幅平衡區間,這個區間可定性為低位底部區間,其價格波動范圍暫定為850?1200美分。為什么呢?

  據USDA報告,2017/2018年度全球大豆產量為34844萬噸,產量下降了300萬噸;但消費量還是增長了1453萬噸(+4.4%),為34430萬噸。如此,全球產銷過剩僅為414萬噸。盡管期末庫存略升至9753萬噸,但庫存消費比略降為28.3%,比上年度低約1個百分點。

  從歷史規律看,庫存消費比連續上升后,若比值逆轉開始減少,則表明供求關系好轉。那么,市場有望在此區域構筑底部。另外,從消費角度看,近兩年全球增長均量為1500萬噸!

  2.從不同國家的分項數據看市場

  先看看美國:在2016/2017年度,美豆產量增長了1035萬噸。在今年,2017/2018年度產量增加了338萬噸,為12059萬噸。這主要是今年播種面積比上年擴展了7.3%,為8950萬英畝。然而,明年4月份播種面積還會增加嗎?這是個變數。這將是明年3月時炒作的主題。2018年3月30日USDA會公布意向種植面積。

  從出口需求看,美國2016/2017年度出口增加了620萬噸,為5906萬噸;并預估2017/2018年度出口將繼續增長218萬噸,為6124萬噸。從近期的周度出口銷售看,情況似乎比預計的更加樂觀。

  再看看巴西情況:據USDA報告,巴西2016/2017年度產量增加了1750萬噸,為11400萬噸;但是,預估2017/2018年度產量將出現下降,減產700萬噸,為10700萬噸。

  顯然,美國農業部將巴西產量調減,是認為巴西今年10月開始播種的大豆面積將出現下降。若真是如此,那么,當巴西大豆處于生長階段時,天氣對CBOT大豆的影響將會加劇。也就是說,冬春之際,南美惡劣的氣候會引發CBOT大豆的上漲。若面積還是增加的,那么,CBOT大豆就不會那么敏感了。

  最后,看看中國的進口情況:2016/2017年度,中國進口了大豆9200萬噸,增長了877萬噸;并預估2017/2018年度進口再度增加,增長300萬噸,達9500萬噸。這也反映了中國的需求呈現剛性增長。

  國內油脂油料的需求狀況

  及波動趨向

  1.國內豆粕的需求及波動趨向

  近日,國內豆粕出貨好轉,成交量和提貨量明顯增加。這顯然與飼料企業雙節前的備貨有關。

  上周(9月18日—9月24日),油廠豆粕庫存略有回升,為83.77萬噸。在此之前,庫存處于連續6周下降的狀態。

  與此同時,美國大豆的出口需求大幅增長,8月壓榨量亦創下歷史同期最高紀錄。這一切都體現在CBOT大豆近期的反彈之中,亦對連粕有積極影響。

  但是,從中期角度看,新豆上市后,豐產壓力會逐漸顯現。

  一般,11、12月是我國進口大豆到港的高峰時期。據悉,10—11月兩月到港大豆或高達1600萬噸。當前,由于壓榨利潤尚可,油廠維持較高的開機率;因此,在豐產的背景下,未來豆粕供應將相當充足。因此,此次豆粕反彈后,市場仍將趨于下行,或以振蕩回落的方式,以尋求底部區域。

  進入冬季,在12月份前后,豆粕需求仍會再度回升,因春節備貨等飼料需求進入旺季。通常在這個時期,連粕市場進入上漲階段,漲勢會持續至明年2月份。

  另外,一個支撐豆類反彈的因素是:南美大豆播種面積很可能減少,加上生長期天氣或變得惡劣(拉尼娜氣候);那么,這將引發CBOT大豆在冬春之際出現反彈。

  按照歷史規律,通常春節過后,豆粕市場的消費進入蕭條時期,因牲畜出欄較高。因此,這段時期,因消費低迷,連粕市場將呈現回落之勢;除非南美大豆出現極為不利的天氣。

  2.國內豆油的需求及波動趨向

  從豆油的漲跌規律看,一般第四季度出現上漲的概率較大,而且幅度尚可,持續時間往往到春節前后。這與我國的冬季消費習慣和節假日需求旺季相關聯。

  目前,國內雙節包裝油的備貨旺季基本結束。近期,豆油期價亦反映出這一特征,出現回落。隨著北半球新豆上市,豆油壓榨量及供給較為充足,因而調整壓力或持續至11月份。

  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數據,2017/2018年度我國豆油產量預計為1678萬噸,進口量為50萬噸;本年度的食用油消費量預計為1530萬噸,工業及其他用量為160萬噸。如此,年度供需結余為38萬噸。這個結余量為2012年以來第二偏低數據,因而整體呈現偏緊格局。這就為季節性反彈造成條件。

  另外,從當前豆油庫存看,商業庫存已從高位水平(144萬噸)開始回落,并進入去庫存周期。按照往年規律,豆油庫存一般自9月份觸頂后開始回落,整個四季度均呈下降,有些時候持續回落至明年春季。這一下降周期,疊加年底的消費旺季,容易產生一波上漲行情。

  截至9月22日,庫存總量降為136萬噸。由于庫存仍處高位,因而短期壓力明顯。

  然而,如果這一趨勢繼續,那么,隨著冬季消費旺季的來臨,在元旦和春節備貨的驅動下,豆油有望進入一波為期2?3個月的上漲周期。

  這波上漲行情,我們定性為階段性行情,屬于反彈性質。因為春節過后,市場隨即進入消費淡季,深度回落將會出現,畢竟供給充足的矛盾并沒有解決。

責任編輯:王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