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離鄉不丟地 不種有收益 ——河南省潢川縣金塔紅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開展農業生產托管紀實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農產品市場周刊 作者:本刊記者 王 歡 字號:【

  河南省潢川縣古稱光州,與很多河南其他地方一樣,這里有著源遠流長的農耕歷史。悠久的歷史固然值得稱道,但這片傳統農業地區也沒有忘記不斷適應時代步伐,用新的經營管理模式在中原大地上書寫現代農業篇章,并由此產生了一批有示范意義的典型,潢川縣金塔紅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金塔紅合作社”)便是這其中之一。

  金塔紅合作社位于河南省東南部的潢川縣付店鎮駱店村,與中國諸多農村一樣,駱店村的農戶一直有種植瓜果、蔬菜的傳統。而且他們還有自己的優勢——村子地處小寨河東沿岸,土地屬沙質土壤,適宜農作物種植,特別適宜種植瓜果、蔬菜;另外,該村距離潢川縣城區僅13公里,道路交通十分方便。

  但就是這樣一個地處中原大地、有著自身優勢與農業傳統的村落,近些年也與很多地區一樣,出現了青壯年勞動力常年外出務工,責任田無暇顧及的情況。這一突出矛盾的出現也為金塔紅合作社提供了機遇,他們開始積極響應農業生產托管這一新型經營管理模式,讓廣大農民過去所夢想的“離鄉不丟地,不種有收益”成為現實。

  金塔紅合作社于2011年成立,從2012年開始依靠自身農機裝備多、作業效率高、熟練技術工人多的優勢,在不改變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前提下,開展農業生產全程托管、訂單作業服務,全程機械化生產管理。2016年底,金塔紅合作社托管土地已達15000畝,他們也被評為國家級示范合作社。能在幾年的時間取得如此迅速的發展,還要歸功于合作社的做法兼顧了各方利益,讓所有人都感到滿意。

  在具體做法上,合作社與農戶簽訂托管合同,合作社根據土地、市場情況定品種、定面積、定產量,農戶出地、出服務費,合作社全程服務管理,種植收益歸農戶;合作社統一購置種子、肥料、植保藥品,統一耕作種植管理,統一收割,統一銷售,所得的收益歸農戶;合作社充分發揮現代農機裝備的高效作業的效能,挖掘合作社熟練工人的潛能,各盡其能,發揮特長,互助合作,完成作業服務面積,發揮機械和人員的最大效益。

  農戶只出一點服務費,合作社卻要干這么多,合作社這樣做能盈利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由于作業土地成規模,最大化發揮了現代農機的效率,職業農民也各盡所長,與過去一家一戶的生產方式相比,整體成本大大降低,平均每畝收取服務費的利潤能達到110元,15000畝地就可以達到165萬元的收益。因為現代的生產和管理方式,托管能獲取更好產量,根據合作社與農戶簽訂的訂單作業合同,超產部分80%歸合作社所有,年超產部分收益可達75萬元。另外合作社還統一大量以出廠直銷價訂購農資物質,進一步降低了生產成本,年節約成本支出70萬元。合作社2016年利潤達280萬元,合作社的管理人員和職業農民都對此滿意。農戶外出務工能掙錢,家里田地收益有保障,合作社也取得了不錯的利潤,這種雙贏的經營方式受到各方好評也就不足為奇了。

  “通過近幾年農業生產托管的運作,我們認為農業生產托管作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經營方式,是方便農戶,保障田地收益,增加合作社收入的創新實踐。”金塔紅合作社負責人表示,農業生產托管目前還處在起步階段,為了促進其健康快速發展,建議對農業生產托管的合作社實行重點傾斜,鼓勵推廣。同時,他也提出了具體建議:一是加強項目扶持。結合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建設工程,涉農項目要優先在農業生產托管地塊實施,農機具購置補貼向農業生產托管合作社傾斜,支持農業生產托管主體承擔涉農項目,開展農技推廣服務。二是加強金融政策支持,設立融資專項補貼資金,適當補貼農業生產托管合作社貸款和擔保費用,協調金融保險機構與農業生產托管合作社做好對接,創新服務產品和服務模式,解決其貸款難、保費賠付難等問題。三是建議各級政府加強農業生產托管工作的宣傳推介,培育典型,發揮示范帶頭作用,營造共同支持其發展的良好氛圍。四是加強對農業生產托管合作社的技術培訓,農技服務部門定期向農業生產托管合作社宣傳、推廣新技術,“陽光工程”“雨露計劃”等應優先將農業生產托管合作社納入培訓范圍,進一步強化科技和人才支撐,增強其發展的內生產力。

責任編輯:王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